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1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88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200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随着公众对SO2污染危害的进一步认识,火电厂SO2的污染控制问题已越来越得到广泛的重视。现有火电厂多采用湿法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法,其脱硫效率可达95%以上。脱硫后的废水因含有多种污染因子,需经水、污泥系统处理后方可排放。  相似文献   
52.
孙瑞林  罗军 《环境科学导刊》2010,29(2):25-28,35
从二氧化硫总量减排环保监督管理的实际出发,结合日常监督工作的实例,分析影响烟气脱硫效率的因素,找出脱硫系统容易出现的故障,提出对脱硫系统日常监督考核的重点,探索建立烟气脱硫系统监督考核方法。  相似文献   
53.
粉煤灰综合利用是我国各大城市处理工业固体废弃物中比较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国家资源综合利用政策的调整,使各地粉煤灰综合利用情况出现了新问题。以南京市粉煤灰排用情况为案例,分析了由于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及相关政策的调整,南京市粉煤灰在多年保持100%综合利用的情况下,出现拐点和面临的困境,并结合粉煤灰排用工作特点,给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为各大城市粉煤灰综合利用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4.
湿法烟气脱硫关键影响因素及新型单塔双循环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元  杨志忠 《环境工程》2016,34(1):69-73
分析了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LGWFGD)技术的关键影响因素:液气比、浆液pH值、浆液密度的影响规律,发现在浆液pH值和浆液密度的选择时不能同时满足高脱硫效率和高石膏品质的要求。为解决这一矛盾,提出一种新型的单塔双循环技术,在两个相对独立的浆液循环系统中可以分别调节浆液pH值和浆液密度,使得高脱硫效率和高石膏品质的需求同时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55.
针对磷石膏基充填料浆在管道输送中易磨损等问题,测定了料浆的理化参数,确定了料浆流变模型,运用FLUENT软件对料浆的管道输送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探究料浆输送过程中的压力、流速、剪切应力的分布规律,计算沿程阻力损失,并通过料浆在L型管道中的输送试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差10%左右,说明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可以为矿山充填管路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6.
脱硫石膏作为燃煤电厂湿法脱硫工艺的主要副产物,广泛用作建筑和工业材料。对脱硫石膏和天然石膏从多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脱硫石膏品质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脱硫浆液品质、p H值、石灰石品质、停留时间和烟气杂质的影响机理最新研究成果。从结晶过程角度总结了温度改变结晶诱导时间和石膏晶形的研究进展,针对浆液过饱和度、搅拌速率、金属离子影响结晶的研究进行概述。各种研究成果表明,较低的浆液温度降低和较高的过饱和度均不利于维持稳定的柱状晶形,从而影响石膏脱水效率。  相似文献   
57.
刘晓红 《环境工程》2004,22(4):76-78
以湿法磷酸副产的磷石膏和工业品氯化钾为原料 ,采用两步法 ,常温常压下 ,在 5 0 0 0t a工业化装置中 ,生产符合国标ZBG2 10 0 6 89农用一级品硫酸钾。整个过程流程较简单 ,能耗低 ,投资省 ,基本无“三废”排放。钾的收率达70 %。工艺条件稳定 ,产品质量稳定。中试结果与小试有较好的重复性 ,放大效果好。  相似文献   
58.
罗遥  康荣华  余德祥  谭炳全  段雷 《环境科学》2012,33(6):2006-2012
以电厂脱硫石膏为修复剂,选取重庆铁山坪地区典型的酸化森林土壤为修复对象,进行了为期1 a的修复效果研究.对不同土层土壤溶液pH值、主要阴阳离子和重金属浓度的动态变化展开观测,并对土壤和脱硫石膏的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以评价脱硫石膏的修复效果及存在的风险.结果表明,与对照样地相比,修复样地各层土壤溶液Ca2+和SO24-的浓度随时间依次升高,pH值也略有上升,且年均n(Ca)/n(Al)摩尔比从2.16、1.35和0.88升高到2.58、1.52和1.12.土壤溶液中As、Cu、Cr、Ni和Zn的浓度并未检测到明显上升,只是Cr、Ni和Zn在土壤上层出现了轻微富集.脱硫石膏的处理对酸化土壤起到了改良作用,且未造成土壤溶液重金属浓度明显的升高,但重金属在土壤层的积累会造成潜在的风险,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59.
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石膏脱水问题分析及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燃煤电厂在湿式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中的脱硫石膏质量控制。从各种物料、运行方式及设备方面分析石膏脱水问题,主要包括石灰石纯度、入口烟气含尘量、吸收塔浆液及脱水系统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了影响脱硫石膏质量的工艺因素,提出了控制参数,对提高脱硫石膏的质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0.
为了探究磷石膏淋滤液磷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及赋存状态,文章以贵州某磷石膏堆场为研究区,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与土壤吸附实验,分析磷石膏淋滤液磷在红黏土中的迁移转化特征,并探讨了红黏土对磷的吸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磷石膏厚度与红黏土厚度,对磷石膏淋滤液磷的迁移有显著影响,其中磷石膏厚度越大,淋滤液中磷浓度越大,而红黏土土层厚度越大,淋滤液中磷浓度越低;磷石膏淋滤液磷在红黏土中的迁移转化过程中,其各形态之间不断发生转变,并有一部分会被红黏土所吸附,从而使磷浓度随之降低,主要存在形态为可溶磷与无机磷,占比分别为80%~94%和80%~95%,有机磷与颗粒态磷含量较小,占比分别为5%~20%和5%~16%;红黏土对磷石膏淋滤液中磷的最大吸附量为0.23 mg/g,且红黏土对磷的吸附等温曲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相关系数R2为0.986 78,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相关系数R2为0.964 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