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4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153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40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01.
202.
氯化钠粉末对镁粉爆炸猛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固体惰性介质在减轻镁粉爆炸作用的实验研究,给出影响固体惰化剂作用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实验分别选用3种不同粒径的镁粉样品,并选取氯化钠粉末作为固体惰化介质,用20L球形爆炸测试装置进行实验,测定镁粉中加入不同含量的氯化钠粉未后镁粉爆炸的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值。结果表明:氯化钠粉末能够起到减轻镁粉爆炸影响的作用,并且随着镁粉粒度的减小,要达到相同的抑爆效果需要的氯化钠粉末的用量将加大。  相似文献   
203.
废线路板粉末中二噁英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柱层析-高分辨质谱法检测废线路板粉末样品中17种2,3,7,8-PCDD/Fs的含量。采用TRDIOXIN-5MS毛细管色谱柱(60 m×0.25 mm×0.25μm)进行分离和多离子检测(MID)模式进行检测,以保留时间和同位素特征离子丰度比进行定性,用13C标记同位素稀释内标法进行定量。结果表明,17种2,3,7,8-PCDD/Fs化合物的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9,该方法分析的提取内标的平均回收率范围为37.25%~82.75%,RSD8%,样品中各异构体的加标回收率为112.66%~124.26%,RSD7%。应用该方法检测废线路板粉末样品,回收率在58.67%~123.00%范围内,1,2,3,4,6,7,8-Hp CDF、1,2,3,4,6,7,8-Hp CDD、OCDF、OCDD的质量比分别为2.74、2.50、5.57、16.37 pg/g,TEQ分别为0.027 4、0.025 0、0.005 6、0.016 4 ng/kg。  相似文献   
204.
肖艳 《劳动保护》2009,(2):94-95
静电喷涂法是根据电泳的物理现象,使雾化了的油漆微粒在直流高压电场中带上负电荷,并在静电场的作用下,定向地流向带正电荷的工件表面,被中和沉积后形成一层均匀、附着牢固的薄膜的涂装方法。  相似文献   
205.
粉末活性炭在饮用水处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粉末活性炭(PAC)的基本性质,并对其在饮用水处理应用中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综述了PAC去除原水中嗅味物质、藻毒素、消毒副产物前驱物以及农药等痕量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粉末活性炭(PAC)与其他工艺的组合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并对其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6.
针对上海某水厂的水源现状,开展了水质受常规有机物污染以及模拟突发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等条件下投加粉末活性炭应急处理的研究。结果表明,煤质粉末炭即可发挥净化功能,在吸水井投加20~30mg/L既能取得最佳的吸附效果,又经济可行;粉末活性炭在低投加量时有促进混凝沉淀的作用,投加量达到50mg/L,沉后水的颗粒物数量增加30%左右,可能不利于后续过滤;投加粉末活性炭对原水预氯化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7.
本文研究了废旧可充电池中Ni、Cd、Co的回收新工艺.混合电池经消电后粉碎至柱径不大于5mm的粉末,在600℃下灼烧1 h.得到的粉末用碳酸铵水溶液浸取,过滤使Ni、Cd、Co与Fe分离;用催化氧化方法,将含氨滤液中形成的Co(OH)3沉淀析出;用含LIX64N的煤油作苹取剂从上述滤液中分离出Ni,再通过逐出溶液中的NH3,得到CdCO3沉淀.  相似文献   
208.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低温低浊水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低温低浊水处理的难题,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 工艺对松花江冬季原水进行处理试验研究,考察MBR工艺对浑浊度和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膜过滤周期.试验结果表明,MBR工艺对浑浊度的去除率在90%以上,出水浑浊度低于1NTU.对高锰酸盐指数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可达40%~50%和30%~45%.膜过滤周期较长,可达60~70 h.投加PAC可提高对有机物的去除率,但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不显著.MBR工艺可有效处理低温低浊水,出水水质优于常规工艺出水水质.在原水有机物污染严重时,可投加PAC形成PAC-MBR组合工艺,增强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209.
Carbon dioxide (CO2) adsorption on a standar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Mg2(dobdc) (Mg/DOBDC or Mg-MOF-74) and a tetraethylenepentamine (TEPA) modified Mgz(dobdc) (TEPA-Mg/DOBDC)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The structural information, surface chemistry and thermal behavior of the adsorbent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XRD), infrared spectroscopy (IR),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and nitrogen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 analysis. CO2 adsorption capacity was measured by dynamic adsorption experiments with N2-CO2 mixed gases at 60℃.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2 adsorption capacity of Mg/DOBDC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amine modification, with an increase from 2.67 to 6.06 mmol CO2/g adsorbent. Moreover, CO2 adsorption on the TEPA-Mg/DOBDC adsorbent was promoted by water vapor, and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was enhanced to 8.31 mmol CO2/g absorbent.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TEPA-Mg/DOBDC adsorbent dropped only 3% after 5 consecutive adsorption]desorption cycles. Therefore, this kind of adsorbent can be considered as a promising material for the capture of CO2 from flue gas.  相似文献   
210.
目的研究光电功能涂层制备方法对粉末薄膜光电极的光电转换效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喷涂法制备光电材料的FTO薄膜光电极,观察其表面形貌,通过研究光电流和光电位的变化评价光电材料的光电转换效率,并与点涂法和电泳法制备的光电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喷涂法制备的二氧化钛FTO薄膜光电极性能优于其他两种方法制备的电极,在3.5%氯化钠溶液中,光电位变化更稳定,压降大于500 m V,光电流变化大于60μA/cm~2。结论喷涂法制备光电极能够提高半导体粉末材料的光电化学效率,是一种可推行的薄膜光电极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