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9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19篇
安全科学   293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49篇
综合类   488篇
基础理论   51篇
污染及防治   42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46篇
灾害及防治   6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81.
地下储气库的建设和运营环境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且使用寿命有限。为保障地下储气库的有效运营,提出一种基于直觉模糊信息和物元可拓法的地下储气库安全性评价方法。该方法基于地下储气库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物元可拓法构建地下储气库安全性可拓评价模型,根据专家给出的直觉模糊评价信息设计指标影响权重计算方法,进一步求得安全性指标与评价等级的关联度,并引入安全性级别变量特征值表达地下储气库安全性的定量评价值,从而实现地下储气库最终安全性的定量评价。以江苏金坛某地下储气库安全性评价为例进行实例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直觉模糊信息能够有效实现指标权重的赋值,指标权重充分反映了专家偏好及不确定性信息;利用物元可拓法对地下储气库安全性的评价结果符合目前实际状况,能够得出造成地下储气库不安全的缺陷指标,便于运营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该方法可为我国地下储气库的长期安全运营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2.
对宣城向阳剖面的109个网纹红土样本做粒度分析和地球化学元素分析,并对粒度数据采用合适的端元分解方法,将各端元与地球化学指标在深度上进行了对比.结果 认为:端元法可以把代表此区域3种不同动力的沉积端元(EM)分离出来,并可以定量地分析各自所占比重及各个阶段每种动力各自的沉积变化.EM1明显指示着对原有沉积物的成壤改造作...  相似文献   
383.
化学生物絮凝工艺的反应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考察了化学生物絮凝工艺中的Zeta电位、颗粒物粒度分布和溶解性有机物的分子质量分级,并分别与化学强化一级工艺和初沉池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相同药剂投加量下,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和化学强化一级工艺的出水Zeta电位值基本相等,化学生物絮凝工艺的回流污泥所携带的化学药剂几乎不影响反应池内颗粒物的稳定状态,其中的生物作用是该工艺对污染物的絮凝效果优于化学强化一级工艺的关键因素.在化学生物絮凝工艺中,投加药剂仅对粒径>10 μm颗粒物和分子质量>6 ku溶解性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而生物絮凝作用不但可以促进对大粒径颗粒物和大分子质量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而且对小粒径颗粒物和小分子质量溶解性有机物也有较好的去除,其出水中粒径>3 μm的颗粒物被完全去除,分子质量为2~6 ku 的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率也高达42.5%.  相似文献   
384.
城市河流栖息地评价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夏霆  朱伟  姜谋余  赵联芳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12):2095-2104
维持河流生物完整性必须要有良好的栖息地条件.城市河流栖息地评价是城市河流治理和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城市河流栖息地评价基准与城市河流栖息地特征密切关联.基于可拓学物元概念和其发散性特征,以及前人的研究,建立了包含水质、形态结构、水动力和水生生物4个类别要素的适应于城市河流健康修复实践的栖息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多级可拓物元评价模型,并在评价过程中引入可拓学诊断方法以确定影响栖息地质量的关键因子.将以上方法应用于镇江市古运河,结合古运河修复目标和现状条件建立了相应的指标评价标准.经过1a多时间的野外调查,在古运河上选择6个500m长特征河段,分别对其栖息地、要素质量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古运河整体栖息地及水质、水动力和水生生物质量均较差;诊断分析表明,水动力和水质为影响栖息地质量的主要因素,水质污染指数、透明度、流量满足率和纵向连续性为影响古运河栖息地质量的主要因子,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古运河栖息地修复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85.
北京市沙尘天气中矿物单颗粒的物理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应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研究了2005年4月北京市区2次典型沙尘天气PM10样品中矿物单颗粒的形貌、数量-粒度分布和化学组成.研究表明:沙尘天气样品中的矿物颗粒呈边缘锋利的不规则状;数量-粒度分布在1.0~1.5 μm出现明显的峰值.根据X射线能谱的定量数据,将721个矿物单颗粒分为7类.沙尘天气样品中的矿物颗粒主要以硅铝酸盐和石英矿物为主,并且有富Ca颗粒出现.大部分颗粒是2种或更多种矿物的内部混合物.沙尘天气富Ca颗粒占矿物单颗粒总数的5.9%,主要以CaCO3以及硅铝酸盐或石英的混合物的形式存在;非沙尘天气样品中富Ca颗粒含量高达14.5%,其中约有一半来自人为源排放.单个矿物颗粒中Ca含量以及m(Ca)/m(Al)可以用来区分外来沙尘源与本地矿物颗粒.   相似文献   
386.
为深入研究不同类型的行人跨越障碍物行为,建立改进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利用Dijkstra算法计算静态场,根据跨越障碍物能力不同将行人分为强跨越能力、弱跨越能力和无跨越能力3类,通过调查大型商场出入口相关尺寸参数和障碍物分布情况,构建商场疏散通道的疏散场景,分析可跨越障碍物的摆放方式与长度、行人密度和在障碍物可跨越条件下出口大小等因素对疏散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虑跨越障碍物行为更符合疏散实际情况,且具有不同跨越能力的行人达到一定比例时最有利于疏散;行人密度越小,可跨越障碍物的位置对疏散影响越明显;出口在一定大小时就已经满足疏散要求,增大出口对疏散促进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387.
针对岩质高边坡工程爆破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过程中存在模糊性与随机性的特点,提出采用云模型改进传统物元理论,采用物元法和云模型相耦合的评估模型来处理评估中的不确定性问题.该云化物元耦合模型方法采用云模型的数字特征值代替物元基本元中的特征量值,通过云模型的相关算法来计算风险评估指标的云关联度;同时,采用基于改进CRITIC的客...  相似文献   
388.
为在线监测污水处理、水体增氧和气液相化学反应过程中的气泡粒径的实时变化情况,构建了一种在线测试微气泡群的测试系统,并进行气泡粒径的实时监测;将微细气泡发生装置产生的气泡水引入到粒度分析仪的测试区样品池,形成一个稳定的动态循环流动的系统;通过调节分流阀和分散剂阀同时实现样品的均匀混合和在线取样,再将样品输送至样品池进行快速检测,实现气泡尺寸的在线实时监测。结果表明:当遮光率为10%,从样品槽混合好的样品到样品池的距离为6 cm,测试时间为10 s时,可获得测试微细气泡粒径的最佳条件,精度为±6%;溶气-释气法产生的微细气泡粒径为10~150μm;随着进气量的增加,气泡的尺寸逐渐增加,其对应的体积比逐渐较小;气泡的粒径还会受到液相水样的影响,当液相为循环水时,气泡粒径呈双峰分布;当液相为新鲜自来水时,气泡粒径呈单峰分布。微气泡尺寸在线测试平台具有具有重复性好、精度高、可控性强、操作简单等特点。本研究结果可为微气泡在污水处理、水体增氧和气液相反应等场合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9.
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春季降尘量和粒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正偲  董治宝 《中国环境科学》2011,31(11):1789-1794
根据腾格里沙漠东南缘风沙科学观测场实测的降尘资料,对该地区春季(3~5月)降尘量和降尘粒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5月的降尘量最大,其次为4月和3月.春季降尘量的平均值为1053.3kg/hm2.研究区降尘平均粒径较粗,以沙物质为主.分选性较差至很好.偏度近对称至极正偏.峰度中等至很窄.受风速、地表粗糙度和沙源的影响,降尘粒级分布既有单峰,又有双峰和三峰,主要以双峰为主,同时,所有粒径中跃移颗粒约占90%,近距离输送的悬移颗粒占7%左右,而远距离输送的悬移颗粒仅占不到4%.因此可以认为,该地区跃移颗粒的跳跃高度高于前人的研究结果.同时,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沙漠地区,大气降尘主要以局地的沙粒为主,远源沙尘贡献并不多.  相似文献   
390.
北京市冬季室内空气PM10微观形貌及粒度分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北京市吸烟和非吸烟4户家庭室内外空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质量浓度变化规律,利用高分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室内PM10的微观形貌特征及粒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吸烟室内PM10浓度一般高于非吸烟室内;室内PM10一般由烟尘集合体、燃煤飞灰、矿物颗粒、生物质颗粒及未知颗粒共5种颗粒物组成.吸烟和非吸烟室内PM10的粒径一般小于2.5祄,呈双峰分布,其中在吸烟室内,烟尘集合体和未知颗粒等的贡献比较大,而非吸烟室内PM10的数量-粒度分布也为双峰分布,烟尘集合体、燃煤飞灰的贡献比较大.吸烟和非吸烟室内PM10的体积-粒度分布均为单峰分布,并且集中在2.5~10祄范围,其中吸烟室内的烟尘集合体、矿物颗粒物占优势,而非吸烟的室内矿物颗粒占优势.虽然矿物颗粒对粒度粒径的贡献较小,但对体积的贡献比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