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48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67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528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219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81.
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石化废水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悬浮填料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石化废水,在水力停留时间大于6h、反应器填料投加率为50%的条件下,出水COD、NH3-N、SS、浊度等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在水力停留时间大于8h时,能达到良好的硝化效果。  相似文献   
882.
全程自养脱氮特性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消化污泥脱水液为基质 ,两级串联悬浮填料床反应器的NH+4-N平均表面负荷为 3~ 4g (m2·d) ,总的全程自养脱氮率达 65%~70 %。对反应器中的生物膜污泥采用批式实验 ,研究了全程自养脱氮的特性影响因子。结果表明 :只有在DO限制 (如 0.8mg/L左右 )条件下 ,生物膜污泥才能进行彻底而正常的全程自养脱氮作用 ;全程自养脱氮的适宜pH范围约在 7.5~8.5之间。   相似文献   
883.
A new process for removing the pollutants in aqueous solution-activated alumina bed in pulsed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 was investigated for the removal of phenol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e increase in removal rate with increasing applied voltage, increasing pH value of the solution, aeration, and adding Fe^2+. The removal rate of phenol could reach 72.1% when air aeration flow rate was 1200 ml/min, and 88.2% when 0.05 mmol/L Fe^2+ was added into the solution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applied voltage 25 kV, initial phenol concentration of 5 mg/L, and initial pH value 5.5. The addition of sodium carbonate reduced the phenol removal rate. In the pulsed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 local discharge occurred at the surface of activated alumina, which promoted phenol degradation in the thin water film. At the same time, the space-time distribution of gas-liquid phases was more uniform and the contact areas of the activated species generated from the discharge and the pollutant molecules were much wider due to the effect of the activated alumina bed. The synthetical effects of the pulsed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 and the activated alumina particles accelerated phenol degradation.  相似文献   
884.
这是一篇国外考察报告,介绍了蒙古东南部地区由碱性一次碱性火山岩、次火山岩和侵入岩组成的中生代碱性杂岩体及其与有关的稀有稀土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并对与蒙古毗邻的中国境内寻找类似的磁性杂岩体及其与有关矿床的可能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85.
碱蓬对富营养化海水养殖水体中氮磷的去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模拟试验的方法,通过设置5种浓度梯度的富营养化水体净化实验,比较研究了盐生植物碱蓬对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海水养殖水体中氮、磷的净化效果和去除能力。结果显示,碱蓬在低富营养化水体中均可生长,在高营养化水体中需要一定的适应期适应后才可以良好生长;且碱蓬对水中的氮、磷均表现出良好的净化效果,浓度分别由初始的0.68~8.02 mg/L和0.00~3.12 mg/L降至0.37~2.36 mg/L和0.00~1.70 mg/L;对水体盐度的降低也有一定的作用,由初始的3.2%降至2.6%~2.9%;实验结果为利用盐生植物修复海水养殖富营养化水体的模式和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86.
本文分别以连续曝气和间歇曝气方式长期运行两套亚硝化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对比分析两种曝气方式下亚硝化生物膜特性差异和变化.研究表明,连续曝气和间歇曝气均可实现亚硝化生物膜生长(Kd> 0),但间歇曝气下生物膜连续脱落对生物总量基本无影响,生物膜生长过程更加稳定,且当亚硝化运行稳定后,间歇曝气可获得更高的生物总量(1.42g/m2).而连续曝气下生物膜可获得更高的蛋白质/多糖(PN/PS=1.8~2.0)和蛋白质/挥发性固体(PN/VS=0.145)以及更低的腐殖质/挥发性固体(HS/VS=0.05)和死细胞占比(13.66%).这说明连续曝气下生物膜中活性生物量占比更高,惰性生物量占比更低,活细胞占比更高,因而生物膜活性更高,微生物代谢更活跃.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以连续曝气运行的MBBR生物膜中亚硝化菌总量远高于间歇曝气,连续曝气更利于亚硝化菌的生长富集(2.36copies×108/g > 0.25copies×108/g).  相似文献   
887.
采用厌氧颗粒污泥床膜生物反应器(AnGMBR)对模拟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并对其运行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进水COD 260mg/L的条件下,AnGMBR的出水COD能稳定维持在30mg/L以下,即使HRT降至5h,系统的出水COD仍满足一级A排放标准.AnGMBR的总甲烷转化量在0.234~0.271L/g COD去除之间,其进水COD约有61%~70%转化为甲烷.AnGMBR在运行过程中颗粒污泥的粒径、机械强度没有较大的差异,颗粒污泥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经过一段时间的连续运行,AnGMBR的TMP稳定维持在35kPa左右,膜丝在经过清洗后,其性能能够得到有效的恢复.AnGMBR中用于颗粒污泥流化所需的能耗较低,膜滤出水为主要的需能部位,系统各阶段的产能均能满足能耗需求.AnGMBR高效稳定的运行表明,AnGMBR作为一个低耗高效的废水处理系统,具有良好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88.
为探讨有机负荷率(OLR)对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运行效能的影响及互营丙酸降解菌群的响应,以稀释的制糖废水为底物,考察了OLR升高对UASB处理效能的影响,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PCR)分析了互营丙酸降解菌群随OLR提高的演替规律.结果表明,在OLR为6.0~54.0kgCOD/(m3·d)的范围内,UASB处理制糖废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COD去除率为92.0%以上.qPCR检测结果表明,至少有3种已鉴定的丙酸氧化菌(Pelotomaculum schinkii,P.propionicum和Syntrophobacter sulfatireducens)存在于UASB反应器中.其中,S.sulfatireducens是主要的丙酸氧化菌,其数量为126~1.2×103 16S rRNA基因拷贝数/ng DNA,约占检测到丙酸氧化菌总数的47.9%~58.6%.OLR从6.0提高至54.0kgCOD/(m3·d)导致所有丙酸氧化菌数量显著减少.Methanospirillum hungatei和Methanosaeta concilii是该UASB系统中的主要氢营养型产甲烷菌和乙酸营养型产甲烷菌.与丙酸氧化菌的变化趋势相反,这两种产甲烷菌的数量均随OLR的提高而显著增加,并在OLR54.0kgCOD/(m3·d)条件下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889.
废铁屑在染料生产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废铁屑和焦炭作为主要填料处理染料生产废水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不同状态下(好氧/厌氧)铁炭反应床催化内电解处理染料废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最佳条件,考察了在两种不同状态下对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厌氧和好氧两种状态下对染料废水的CODcr去除率均在60%以上,废水的可生化性有较大的提高,脱色效率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890.
移动床生物膜工艺特点、研究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悬浮载体生物膜工艺(MBBR)又称悬浮填料移动工艺,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得到开发和应用的,它吸收了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者的优点而成为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方法。在国外,悬浮载体移动膜工艺已进入使用阶段。我国在悬浮载体移动膜工艺上基本还处于研究阶段。对这一工艺的特点、研究现状及方向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