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48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67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528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219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采用臭氧-移动床生物膜组合工艺深度处理河北省某制革园区综合废水,通过考察臭氧投加量、臭氧接触时间对废水COD、UV254、色度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臭氧最佳投加量为20 mg/L,最佳接触时间为40 min。在臭氧最佳运行条件下,MBBR停留时间为15 h,臭氧-移动床生物膜组合工艺出水COD、氨氮、色度可达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标准,出水COD为41~50 mg/L、氨氮为0.5~0.7 mg/L、色度为10~20。  相似文献   
942.
以中低浓度生活污水为对象进行中试试验,研究优化工艺的运行参数后,强化絮凝-流动床生物氧化组合工艺对该类污水的总体处理效果及其对有机物和氮磷的去除效果;探索最佳的工艺技术路线,提供经济可行的工艺实施方案。结果表明,组合工艺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要求的最佳运行参数为:PAC加药量为30 mg/L左右,气水比为4.5:1,絮凝反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2.8 min,流动床生物氧化装置的水力停留时间为4 h,填料投配率为30%,污泥混合液回流比为80%~100%,泥龄为15 d。  相似文献   
943.
采用150 L的移动床生物膜(MBBR)反应器,控制温度为28℃,以无机高氨氮(平均浓度350 mg·L~(-1))废水为原水,启动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同时,取其中絮状污泥至5L的SBR反应器中,维持进水NH~+_4-N浓度为90~200 mg·L~(-1),共同进行短程硝化恢复研究.结果表明,MBBR反应器中,HRT平均为12 h时,短程硝化与TN去除率互相制约,TN去除率平均为38.2%,δNO~-_3-N/TN值平均为0.274,当HRT降至6h后,δNO~-_3-N/TN值由0.347下降至0.146; SBR反应器通过间歇曝气,分别维持曝气与停曝时间为30 min与20 min,好氧过程中DO浓度为0.5~0.6 mg·L~(-1),且每周期末FNA浓度高于0.18 mg·L~(-1)时, 12 d后系统内NAR由0增长至99.2%,NUR从24.8 mg·(g·h)~(-1)降至0,TN去除率则由13%降至3%,成功由全程硝化转变为短程硝化;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MBBR反应器中Candidatus Kuenenia在絮状污泥和生物膜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7.91%及17.38%,Nitrosomonas在二者中分别占27.43%和2.55%,Nitrospira则在二者中占0.30%和0.28%; SBR反应器恢复短程硝化后,AOB与ANAMMOX丰度分别下降至1.18%和0.01%,Nitrospira的相对丰度则上升至1.39%.  相似文献   
944.
考察了三价铁(2.24~7.84mg/L)存在下厌氧氨氧化系统对有机物的耐受性能,并通过16S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定量PCR探究其机理.结果表明,进水COD浓度为50和100mg/L时,4个反应器的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均较高(>90%),三价铁的强化作用不明显;进水COD浓度继续升高(150和200mg/L),厌氧氨氧化受到抑制,三价铁的强化作用逐渐增加;COD浓度为200mg/L时,添加三价铁(7.84mg/L)可将氨氮和总氮去除率由61.3%和79.8%(对照组)提升至71.2%和84.7%.16S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表明,有机物存在下,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出现变化,主要表现为厌氧氨氧化菌丰度的降低及反硝化菌群的大量增殖,进水添加三价铁可提高浮霉菌(Planctomycetes)的丰度.定量PCR结果表明,三价铁能够提高厌氧氨氧化菌16S rRNA及功能基因hzsB的丰度.  相似文献   
945.
化纤聚合(锦纶)废水浓度高,处理难度大,费用高,采用“化学催化氧化+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可将具有毒性、抑制性的高分子苯环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易生化有机物,再通过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出水化学需氧量<50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46.
947.
乙酰螺旋霉素废水生物处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相同体积 (6 2L)的升流厌氧污泥床和厌氧复合床处理乙酰螺旋霉素废水 ,当容积负荷为 6 0kg(COD) (m3 ·d)时 ,升流厌氧污泥床和厌氧复合床反应器对SS、COD、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 6 7 4 %、85 1%、91 2 %和 75 6 %、91 7%、96 1%,结果表明厌氧复合床是高效实用的厌氧生物反应器 ;厌氧出水采用相同体积 (6 4L)的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和周期循环活性污泥系统进行处理 ,当容积负荷为 1 6kg(COD) (m3 ·d)时 ,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和周期循环活性污泥系统对SS、COD、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 87 9%、85 1%、92 8%和 91 6 %、88 7%、95 4 %,结果表明周期循环活性污泥系统是高效实用的好氧生物反应器 .  相似文献   
948.
为考察Fe3+对移动床生物膜系统(Moving-bed Biofilm Reactor, MBBR)脱氮途径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15 ℃下长期运行的移动床生物膜为研究对象,确定Fe3+的最佳投加浓度,在此基础上,启动运行MBBR1(添加 Fe3+)与MBBR2(不添加Fe3+),对比分析了两反应器脱氮性能、相关酶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及脱氮途径.结果表明,添加10 mg·L-1 Fe3+的MBBR1与MBBR2相比,氨氧化、亚硝酸盐氧化、硝酸盐还原及亚硝酸盐还原的速率分别增加了75%、3%、10%和6%,氨单加氧化酶(Ammonia Monooxygenase, AMO)、羟胺氧化酶(Hydroxylamine Oxidoreductase, HAO)、亚硝酸盐氧化酶(Nitrite Oxidoreductase, NXR)、硝酸盐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 NAR)和亚硝酸盐还原酶(Nitrite Reductase, NIR)的活性分别增加了10%、13%、2%、108%和3%,总氮去除率提高了11.17%.Illumina MiSeq测序结果表明,MBBR1中NitrosomonasThauera相对丰度均高于MBBR2,NOB相对丰度接近.模型计算结果显示,MBBR1主要脱氮途径为同步短程硝化反硝化,而MBBR2主要脱氮途径为全程硝化反硝化.综上,Fe3+可通过影响脱氮过程中关键酶活性及生物群落结构,强化MBBR系统同步短程硝化反硝化能力以提高MBBR系统脱氮性能.  相似文献   
949.
厌氧氨氧化细菌富集培养过程微生物结构与功能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厌氧氨氧化细菌富集培养过程中微生物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本研究采集升流式污泥床反应器(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UASB)中厌氧氨氧化反应启动与驯化过程的样品,结合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启动过程中的氮素转化功能基因、异养菌演替及菌群演替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