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32篇
安全科学   56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278篇
基础理论   46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云南阳宗海沉积物-水界面铁、锰、硫的循环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阳宗海是一季节性含氧湖泊,是云南宜良的水源地。对阳宗海沉积物中铁、锰、硫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说明阳宗海沉积物早期成岩过程中铁、锰的循环受到氧化还原边界层和沉积物-水界面的双重控制。湖泊中铁、锰围绕着沉积物-水界面形成循环。有机质降解是这一过程的主要驱动力。在水体含氧性较好时,铁、锰循环导致沉积物表层铁、锰的富集;在水体含氧性较差时,铁、锰由沉积物大量释放进入上覆水体中,从而导致水体浓度增大。锰的氧化还原循环比铁激烈,铁的循环还受到硫酸盐还原的制约。锰指标不能指示沉积物氧化还原环境的变化;而输入沉积物中的铁绝大部分都保存于沉积物中,所以铁指标可以很好地来指示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环境,具有良好的示踪价值。  相似文献   
392.
无扰动的完整的水体沉积物 -界面水柱状样品的获取是提取沉积物记录的环境信息、研究沉积物-水界面物质迁移传输的地球化学过程原理的一项基本工作。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研制的用于 5m以下深度的浅水水体沉积物 -界面水采样器 ,该采样器由手柄杆、取样管、分样顶托三部分组成 ,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材料廉价易得、加工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 ,并且可以获取足够厚度的沉积物层和直径较大的柱状样 ,在运河(杭州段 )和杭州西湖沉积物 -界面水样品采集中 ,成功地获取了 40~ 70cm沉积物柱样和 30~ 6 0cm界面水样 ,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浅水水体沉积物 -界面水采样工具。  相似文献   
393.
液化气脱硫装置的腐蚀泄漏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液化气脱硫醇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腐蚀泄漏的原因和特点,以及针对不同情况进行的相应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394.
本文估算了阜山金矿区成岩成矿期构造差应力值 ,获得近 2km2 内主压应力和差异应力的空间分布规律 ,结果表明矿体部位往往对应于应力应变强烈变化区段 ,而并非极高值或极低值处。通过应变测量和磁组构分析 ,得到阜山金矿成岩期和成矿期构造应变场特征 ,指出阜山金矿构造应力场在成矿期经历了由NW向挤压转为NE向挤压转化的特征 ,这次转化对该区成矿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95.
介绍了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系统的特点,评价软件的主要功能,用户界面及软件的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396.
397.
398.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设施节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某大型城市污水厂的调研的结果,对污泥处理设施的节能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399.
为精准分析环境介质在零价铁(ZVI)界面沉积过程和沉积层特性,采用喷涂方法制备ZVI负载芯片,应用耗散式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研究了腐殖酸(HA)与钙离子(Ca(Ⅱ))在ZVI界面沉积吸附过程的差异,并探讨了Ca(Ⅱ)浓度与HA/Ca(Ⅱ)投加顺序对沉积过程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反应体系中先通入HA相较先通入Ca(Ⅱ),ZVI表面形成的沉积层质量更高、沉积层结构更稳定;HA沉积后可促进Ca(Ⅱ)沉积,然而Ca(Ⅱ)先沉积后HA沉积量较少,很大程度上与吸附层外层结构组成差异相关.此外,发现随着Ca(Ⅱ)浓度从10mg/L升高至200mg/L,Ca(Ⅱ)沉积速率加快,界面沉积量增多.QCMD耗散变化研究发现,当Ca(Ⅱ)浓度从10mg/L提高至100mg/L,沉积层耗散变化值(ΔD)逐渐下降,沉积层转变为刚性结构;Ca(Ⅱ)浓度继续加大到200mg/L,ΔD升高趋势,沉积层构象呈现疏松态.应用QCMD可实时监测ZVI钝化层形成的动态变化过程,提供了ZVI界面吸附层变化特征等关键信息.  相似文献   
400.
研发了能源桩-土界面特性测试仪,在测试仪中安装可控温钢筋混凝土模型桩,在桩周围填充各类土体,模拟不同地基中的能源桩。通过对土体施加一定的恒定竖向荷载模拟不同深度的土层。模型桩中安装有换热管,利用低温恒温水浴,通过循环液控制桩体的温度,模拟能源桩吸热、放热过程。利用铂电阻温度传感器测量桩和土体的温度;利用安装在桩体表面上的微型土压力计测量桩-土界面的法向应力;利用FBG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测量桩体的周向变形。以砂土地基为例,通过冷热循环试验,准确得到了桩温、土温、桩-土界面的法向应力和桩的周向变形,说明EPSICA可以用于揭示桩-土界面的接触力学特征,为能源桩的热、力学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