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3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5篇 |
废物处理 | 1篇 |
环保管理 | 76篇 |
综合类 | 202篇 |
基础理论 | 26篇 |
污染及防治 | 1篇 |
评价与监测 | 4篇 |
社会与环境 | 73篇 |
灾害及防治 | 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30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我国稻谷供给与消费平衡的时空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基于城市和农村人口大米消费量、稻谷加工产品产量、猪及家禽等产品出栏量、单位面积种子用量等估算了2000—2014年我国稻谷消费的变化,分析了不同省份稻谷的供需平衡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稻谷人均表观消费量显著高于世界水平;2000—2014年稻谷供需从紧平衡甚至个别年度供不应求的状态逐渐过渡到供需盈余;我国稻谷以口粮消费为主,但消费比重减少明显,工业和饲料消费比重增加;2014年我国稻谷库存消费比接近70%,10 a库存增加了2.72倍;我国2/3的省份(21个)稻谷供需难以自足,仅10个省份稻谷能够自足,5个省份稻谷供需盈余量在300万t以上。为去库存,应坚定推进水稻的市场化改革;为保障区域稻谷等口粮的需求,应加强省际之间粮食流通体制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342.
灌溉水压力、供给弹性与粮食生产结构——基于变系数Nerlove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灌溉水稀缺性会限制粮食生产,也会同时诱致农业技术进步提高粮食供给弹性。基于2002-2017年27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变系数Nerlove模型,通过探究灌溉水压力、价格变动及其交互作用对不同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灌溉水压力对粮食生产结构的综合作用。结果表明:(1)灌溉水压力对粮食生产结构的直接作用是提高玉米产量比例,降低其他粮食作物产量比例,降幅从大到小依次为水稻、薯类、豆类和小麦。(2)灌溉水压力对粮食生产结构的间接作用是使小麦、豆类和薯类的供给弹性更小,使水稻和玉米的供给弹性更大,有利于水稻和玉米产量占比的增加。(3)2002-2017年灌溉水压力不断增加,对粮食生产结构的综合作用是促进了玉米产量比例大幅增加、豆类和薯类产量比例显著下降;地区上,北方粮食主产区玉米和水稻产量比例显著增加,使水资源相对稀缺的北方地区粮食生产更耗水,该结论与“灌溉效率悖论”一致。 相似文献
343.
供应链环节划分下的电煤物流风险评估和管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政策、经济、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型煤炭企业的电煤物流系统存着诸多的风险,如何识别和管控风险成为企业日益关注的重点。从供应链环节的角度出发,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方式,识别和确定电煤物流系统存在的33项风险因素,构建了电煤供应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G1法模型对风险危害度进行评估,制定包括安全运行防控机制和"三级库存"风险预警应急机制2部分的风险管控方案。电煤供应链风险评价指标反映了电煤物流系统各环节存在的风险因素;"三级库存"风险预警应急机制的提出,为企业经营决策者风险管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4.
单产提升潜力衰减模型法在河南粮食单产中长期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单产水平的提高是河南粮食增产的主要原因,准确预测粮食单产水平,对科学判断河南粮食生产能力、制定粮食生产战略意义重大。论文针对目前直接以单产为变量建立的预测模型未能反映出单产增长的有限性和增速的减缓性之不足,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单产提升潜力衰减过程的单产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河南耕地的平均单产潜力和历年实际单产数据,计算得到河南历年单产可提升潜力值;依据单产提升潜力理论上呈逐渐衰减之变化特点,可采用指数衰减函数建立单产提升潜力回归模型,以达到间接预测单产之目的。结果表明:1)单产提升潜力对数值与时间t之间具有高度负线性相关关系,适宜建立指数回归模型;2)回归模型Vq-Vt=e-0.009 5t+9.464 7拟合优度R2=0.973 1,在0.01置信水平上回归显著;3)预测模型反映出了单产提升潜力的有限性和衰减性,即单产潜力对单产水平的限制性,模型理论诠释清晰;4)利用河南1978—2000年的单产数据作为样本建立预测模型,用样本以外2001—2015年的实际单产作为观测值,对预测单产进行模型预测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单产绝对误差均值为129.15 kg/hm2,仅为现有方法的0.17~0.82倍,且误差平稳,适宜于单产中长期预测;5)预测得河南2020、2025、2030年的平均单产分别为6 375、6 765、7 155 kg/hm2,年均增幅为85.20~74.55 kg/hm2,增速呈逐渐减缓趋势。 相似文献
345.
346.
结合现代物流库存管理思想及其运作实践,以追求最优物流服务质量,求得库存利润最大时的最优经济批量为目标,建立库存控制新模型.模型引入直接影响物流服务质量的参数:及时交货率和安全交货率.设定假设,确定相关参数:单位库存成本、单位缺货成本、产品需求函数、库存收入、库存利润,建立模型并实践应用.对此模型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以便更好地实现兰州市特色农产品物流库存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347.
348.
中国粮食生产时空变化及其耕地利用效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基于粮食产量计量模型,运用LMDI方法,分解中国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的耕地利用四因素(规模、结构、强度、程度),结果表明:1978-2012 年,耕地利用变化对粮食生产的累积效果表现为强度效应最大,结构效应和程度效应其次,规模效应最小。其间,造成粮食增量的强度效应逐步减弱,程度效应由负转正并渐强;造成粮食减量的结构效应逐步加大,规模效应后期显著放大。1996-2008 年,粮食生产出现从东南沿海地区向北部和西部内陆地区的空间转移,主要是因为沿海地区城镇密集,耕地利用结构变化与规模变化对粮食的减量效应更为明显,甚至有复种下调出现程度负效应,而耕地利用强度变化对粮食的增量效应相对较小,内陆农区耕地利用效应则呈相反趋向。由此论文最后探讨国家粮食可持续增产的耕地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349.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