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65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80篇
综合类   232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73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江苏省粮食生产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了研究江苏省农用地粮食生产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论文分析了2000年和2006年江苏省农用地粮食单产和总产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情况,同时,分析了人为影响因素和气象因素对江苏省农用地粮食单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江苏省农用地粮食单产空间分布差异表现为由南往北不断减少的格局,这个格局2006年与2000年相比没有发生改变,但是,随着近年表现出苏北和苏中粮食单产增加大于苏南的趋势,苏南地区的粮食单产优势在渐渐消失,苏中地区成为江苏省粮食单产的另一个高值区,局部地区接近苏南的单产水平。2000年粮食总产分布表现为高值区多中心的格局,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苏中和苏北地区,但到2006年后粮食总产高值区在苏北和苏中连片,其他地方的高值区消失。从论文分析结果来看,人为影响因素和降水变化是江苏省近年农用地粮食生产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粮食生产格局的时空变化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其结论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2.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时空格局及动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空间自相关、聚类分析和多元回归模型等方法,论文探讨了2000 年以来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时空动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其中,大豆播种面积及其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均经历了“上升-下降”的波动过程,玉米和水稻播种面积不断扩大,但其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分别在2009 和2011 年超过大豆;②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具有一定的空间相关性,大豆空间集聚最显著,玉米次之,水稻最不明显;③ 粮食生产区域化和专门化态势增强,松嫩平原北部及大小兴安岭地区、松嫩平原东南部和三江平原北部分别形成了以大豆、玉米和水稻为主的粮食生产类型区;④ 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农业投入、经济环境、技术水平、市场因素是影响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及其结构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3.
王军荣 《环境》2004,(11):37
辽宁一个村年产致癌陈化粮30万吨,销往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这些陈化粮的致癌性比化学品强75倍,记者调查发现,这些陈化粮大多被建筑工地工人“消化”。  相似文献   
194.
利用脱钩理论,从时空维度对我国粮食总产量和水资源投入量的脱钩关系进行测算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粮食主产省(区)的粮食总产量和水资源投入量均呈增长趋势,两者之间总体表现为弱脱钩关系。2多数省份粮食总产量与水资源投入量呈协同增长趋势,且表现为弱脱钩关系。3具有相同脱钩关系的省份呈地域分布差异: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的多数省份处于弱脱钩状态,强脱钩省份多位于华北地区,扩张性复钩在华东地区较常见。4各省份在多数年份中实现了脱钩,但水资源配置与利用能力依然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195.
中国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时空差异及驱动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国县域为研究单元,基于2004年和2014年各县统计数据,采用ESDA、重心迁移、GWR等方法对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的空间格局进行测定,并分析人均粮食占有量区域差异的空间异质性及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2004~2014年,全国各县域粮食的人均占有量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人均粮食占有量的重心在10a间由西南向东北转移,且南北方向迁移的幅度大于东西方向迁移的幅度。2004年全国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冷热点分布相对分散,东北地区是全国唯一的热点区,冷点区分布在沿海地区,2014年热点区相比于2004年有所缩小,冷点区则有所扩大。影响人均粮食占有量变化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在空间上差异明显,其重要程度由大至小依次为:人口数量第三产业比重城市化率第二产业比重人均GDP。  相似文献   
196.
With population growth and increasing pressure on land resources, land carrying capacity (LCC) and food safety have been attracting great attention worldwide. From the point of man-grain relationship and by establishing LCC and land carrying capacity index (LCCI) models, this article firstly analyzes the spatial-temporal dynamics of LCC of China from 1949 to 2005 at county, provincial and national levels. Choosing 2005 as a representative year, this article then evaluates the LCC of 264 pastoral regions (semipastoral regions), 663 urban regions and 592 poverty stricken regions of the count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from 1949 to 2005, with the increase of grain production, the LCC of China has been improved conspicuously, but due to the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the production can only maintain a low level grain consumption; (2) over the past 25 years (1980-2005), the number of population overloading provinces decreased from 23 to 15 and the mangrain relationship has been improved gradually, but there were more overloading provinces than surplus provinces in China; (3) at county level, there were 1572 overloading counties in 1980 accounting for 68.26% of the total counties of the country and where were 649 million people lived, while in 1990, 2000 and 2005, the number of overloading counties were 1066, 1133 and 1087 respectively, which shows that the man-grain relationship has been improved obviously during the past 25 years; as for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 surplus counties we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agriculture developed regions, such as Northeast Plain, North China Plain,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Plain, and overloading counties were mainly located in regions with poor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low grain production capacity, such as Northwest China, Tibetan Plateau and Loess Plateau and economically developed urban regions, such as Beijing, Tianjin and Shanghai; (4) animal husbandry improved greatly the LCC of pastoral and semi-pastoral regions, while urban regions were overloading for increasing population pressure and more than half of poverty stricken regions were overloading due to critical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poor economic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97.
对我省的人口发展和粮食生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广东人口将在2005年底达到8000万人,比过去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而粮食生产却不容乐观,到2015年最多只能达到年产2670万t的水平,人均粮食约280 kg,比目前水平略低。从长远来考虑,我省的粮食问题将更显不足,而耕地又逐年减少,故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水平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98.
奇思异想解决中国粮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布朗先生在 1 995年向全世界发问 :“谁来养活中国”?一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布朗说 :“中国的耕地少 ,生产率下降 ,膳食结构改变 ,环境资源破坏…… 2 0 30年中国粮食将出现巨大赤字。”我们国内的一些专家也在相当程度上同意布朗的看法 ,也认为“我国粮食生产的形势极严峻”,“确实存在总供给小于总需求危险 ,”还有的农业经济学家经详细测算说 ,“至 2 0 1 0年中国粮食有 2 0 0万吨的巨大缺口。”看来中国粮食确实少了。然而 ,另据国内有关媒体报道 ,“目前国家粮食储备高达 2 0 0 0亿公斤以上”。这 2 0 0 0亿公斤相当于全国…  相似文献   
199.
基于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及其结构调整中面临的问题分析,指出近5年来导致我国粮食产量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结构调整。大规模的“压粮扩经”趋势若不能有效控制,必将对国家粮食安全带来冲击。对2005-2010年我国粮食需求及粮食主产区占全国粮食产量比重进行测算.提出不同粮食自给率下国家粮食安全对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目标要求。粮食主产区具有满足国家粮食安全产量需要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200.
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风险的影响研究是传统粮食生产灾害风险研究在气候变化框架的延伸,亦是气候变化粮食生产影响研究向风险领域的拓展,系典型的领域交叉问题,对防范未来气候变化引发的粮食安全风险、构建全球粮食系统韧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气候变化影响区域单产风险以及多区域同步歉收风险的研究进展,从气候平均值、波动和极端值变化以及大尺度环异常的角度总结了其中的影响机制,评述了当前研究方法的进展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应着重加强研究的问题:(1)进一步明晰气候变化改变单产风险的机理,改善作物模型对单产年际变率和极端低产的模拟能力,特别是对单一和复合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造成减产的捕捉能力。(2)推动时空相依风险的建模与随机模拟能力,改进对气候变化下多作物-多区域同步歉收风险变化的认识。(3)加强对气候变化下全球粮食生产风险变化的系统性认识,揭示全球和区域、历史时期和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的规律与格局,在以“止损”为核心的气候变化适应对策基础上,加快研究以“调峰”为核心的气候变化粮食生产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