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5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75篇
综合类   215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76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202.
将社会经济与自然气候条件相结合,构建了一个集城镇化、耕地集约利用、气候条件与粮食生产于一体的理论框架,实证评估城镇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路径。基于2000—2018年330个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气候变量调节作用下耕地集约利用在城镇化影响粮食生产的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了该中介效应的程度变化及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①城镇化对粮食生产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耕地集约利用的中介效应能够削弱城镇化的负向影响。②气候条件能够在耕地集约利用的中介路径中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气温、降水量与日照时数均能够显著调节该中介作用的全路径,但在不同气候变量的调节下,耕地集约利用的中介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③气温在胡焕庸线以东大部分地区、日照时数在长江流域以北大部分地区,耕地集约利用能够发挥正向中介效应,而降水量在高于800 mm等降水量线的大部分地区则部分削弱耕地集约利用的负向中介效应,即不同气候变量调节的共同作用能够弱化甚至完全抵消耕地集约利用的负向中介效应。总体上,耕地集约利用中介效应与气候条件调节效应的双重作用能够削弱城镇化的负向影响。文章在理论上有助于丰富中国城镇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评估框架,在实践上也有助于为政府促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与保障粮食安全均衡协调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203.
随着人口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将继续呈刚性增长,使得粮食品种和区域结构性矛盾加剧,而粮食产能的动态评估能够让我们加深认识我国粮食供需平衡,对制定适宜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保障粮食安全的粮食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选取农田生产力作为我国粮食产能的指标,通过改进农业生态地带(AEZ)模型,动态嵌入不同县域水平的管理和投入水平的限制性因子,集成县级截面数据估计投入系数权重,并基于此估算了全国2000-2010年间农田生产力水平.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我国农田生产力虽年际间存在波动,但总体呈现增长的态势,且区域差异性显著.农田生产力水平存在从沿海到内陆、从南向北及从东向西的递减的梯度,而局部地区农田生产力变化明显,表现出明显的东西分异规律,其次是南北分异规律.而对各个地区农田生产力平均值统计发现,东部沿海地区与南部省份的农田生产力要高于内陆省份,西部地区农田生产力普遍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2000、2005、2010年全国分县统计的粮食产量数据与动态估算结果进行精度验证,其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2、0.76和0.89,实际产量为估算结果的69.4%、73.4%、67.2%,较好的反映了我国农田生产力的基本状况.最后,基于我国农田生产力时空变化规律和局部差异性特征,以及我国经济区水平上的中国农田生产力的变化规律,从耕地数量保障、农业管理和投入水平提高以及适宜的农业区划方面,提出适宜于我国自然环境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农田生产力保障策略,对保障我国的农田生产力的稳定增长方面的规划决策与政策制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4.
环球     
《环境保护》2014,(16):9
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共同影响全球食品供应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近日表示,全球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对粮食生产带来交互作用,并建议政府在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时应将全球变暖和空气污染问题一同纳入考量。这项研究详细分析了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的情况,这四种全球最主要的粮食作  相似文献   
205.
21世纪前期长江流域粮食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江流域光、热、水、土等农业资源时空组合优势明显,土地自然生产力较高,粮食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21世纪初中国加入WTO以后,长江流域作为“大米带”的优势将更为明显。长江流域粮食产业发展除应考虑国家宏观发展战略,需要采用与国家粮食产业发展相协调的政策体系外,还应解决自身存在的总量不稳、产业化程度低、产业效益差以及品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6.
我国煤炭消费现状与未来煤炭需求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1991年以来我国煤炭资源消费量变化以及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变化的基础上。指出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是煤炭资源的主要消耗行业,2005年它们消耗的煤炭占我国煤炭消费总量的85%。考虑这四大行业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煤炭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未来能源效率提高潜力及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采用主要耗煤部门法预测2010、2020年我国国内煤炭需求量。考虑未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及我国节能目标等相关因素,采用单位产值能耗法。能源弹性系数法预测未来我国能源需求。然后采用相关部门对除煤炭以外的其他一次能源需求的预测,间接求得我国2010、2020年煤炭需求量。比较两种预测方法的结果。最终得出我国煤炭需求量为2010年26.2亿-28.5亿t、2020年30.9亿-34.9亿t.发电用煤仍是拉动煤炭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7.
1985年以来太湖流域耕地变化与粮食生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湖流域经济与城市化过程持续加速而耕地流失及粮食供需形势日趋严峻。基于最小人均耕地面积(Smin)和耕地压力指数(K)模型及其分析与预测,定量研究流域耕地变化和粮食生产特征及趋势。结果表明:1985年以来,流域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面积随人均GDP增长呈显著的对数型减少,粮食总产波动降低;Smin和K值经过1985~1997年的平缓波动后持续上升,2003年之后又有所降低。区域分析结果揭示了整个流域耕地压力凸显的现实;未来10a耕地生产力提高促使Smin逐年减小,但Sa递减速度较快,K值上升明显;两种预测情景表明降低粮食自给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区域耕地压力,但口粮供给还有缺口,由此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耕地利用和粮食生产的调控机制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8.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生态退耕对粮食生产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有关各省区制定的退耕规划,分析了生态退耕对粮食生产产生的可能影响。(1)生态退耕将直接减少粮食147.92×104t,由此退耕还林还草可能会带来粮食产量的暂时下降。(2)从生态退耕的正面影响看,退耕节省下来的生产要素的转移可以带来未退耕耕地粮食产量的增加;同时技术进步、中低产田改造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势必也对粮食生产产生促进和推动作用。(3)粮食需求预测表明,2010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粮食总量将达1 400.71×104t,在人均400kg,425kg和450kg水平下粮食需求分别为1 389.34×104t,470.37×104t和1 563.01×104t。从A方案看,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整体而言将不会出现粮食短缺;但具体到分区而言,黄土丘陵区必须通过粮食调入才能满足本区需求,而黄土台塬区则有一定盈余。  相似文献   
209.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9,(4):116-121
宋代粮食仓储制度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宋代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农业的发展,为各类粮仓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粮食的商品化不断加强,通过购买获取粮食成为仓粮来源的重要途径;粮食仓储无论在调节粮食市场,还是在赈灾救荒中,都更加体现了市场化的倾向;随着社会的进步,宋人对仓储与市场的联系认识也不断提高。宋朝商品经济的繁荣对粮食仓储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仓储与市场联系加强,也是宋代粮食仓储制度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210.
声音     
《环境保护》2013,(12):8
粮食可以满足饥饿人口的需求,粮食生产也需要能源、水资源和土地。在自然资源越发稀缺和环境问题越发严重的严峻挑战下,浪费食物就等同于浪费自然资源和破坏环境。——联合国副秘书长、UNEP执行主任阿奇姆·施泰纳气候变化导致欧洲以及俄罗斯地区冬春季节低温发生概率增加3倍。如果人类的温室气体排放得不到控制,极端天气的出现将更为频繁。——波茨坦气候研究所研究人员弗拉迪米尔·佩图霍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