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038篇 |
免费 | 780篇 |
国内免费 | 57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168篇 |
废物处理 | 221篇 |
环保管理 | 957篇 |
综合类 | 4093篇 |
基础理论 | 478篇 |
污染及防治 | 441篇 |
评价与监测 | 335篇 |
社会与环境 | 237篇 |
灾害及防治 | 46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108篇 |
2023年 | 252篇 |
2022年 | 235篇 |
2021年 | 288篇 |
2020年 | 290篇 |
2019年 | 243篇 |
2018年 | 194篇 |
2017年 | 255篇 |
2016年 | 252篇 |
2015年 | 351篇 |
2014年 | 1007篇 |
2013年 | 556篇 |
2012年 | 757篇 |
2011年 | 755篇 |
2010年 | 576篇 |
2009年 | 608篇 |
2008年 | 688篇 |
2007年 | 582篇 |
2006年 | 553篇 |
2005年 | 546篇 |
2004年 | 519篇 |
2003年 | 516篇 |
2002年 | 309篇 |
2001年 | 265篇 |
2000年 | 247篇 |
1999年 | 205篇 |
1998年 | 217篇 |
1997年 | 167篇 |
1996年 | 125篇 |
1995年 | 176篇 |
1994年 | 129篇 |
1993年 | 100篇 |
1992年 | 93篇 |
1991年 | 72篇 |
1990年 | 79篇 |
1989年 | 66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422.
系统响应气候变化脆弱性定量评价国内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量评价气候变化脆弱性是人类采取适应性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减少其不利影响的关键和基础。在对气候变化脆弱性有关概念进行讨论,及对国际、国内系统响应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价研究回顾的基础上,对中国近十几来有关气候变化脆弱性定量评价研究的成果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气候情景的模拟预测、系统变化过程的模拟、脆弱性指标的选取及脆弱性层次的划分。最后,从评价对象、技术手段、指标体系、时间尺度等方面探讨了该领域研究的不足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23.
424.
本文以制作赤峰市环保触摸屏查询系统为例,介绍了一种使用Authorware7.0作为开发工具来设计查询界面的方法,使之实现了在环保工作中应用的功能。 相似文献
425.
通过建立南京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网络监管系统,将车辆上牌、尾气年检、路检抽检、公交治理、标志管理、区域限行、维修治理等有关机动车污染控制的工作环节纳入到系统中,实现全过程在线实时监控,以保证工作过程的规范性、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监督管理的科学高效性。 相似文献
426.
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以建设生态湖北为目标,以加快环保重大工程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两圈一带(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湖北长江经济带)科学发展,推动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427.
水资源系统风险构成及其评价——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在综合考虑系统属性、风险过程后,基于致险、承险因子及损害程度构建了水资源系统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该指标体系由4层次共20个指标构成,能更好地表征风险的产生和构成。评价模型包括参数计算与风险分级,能简便计算风险参数及因子贡献率并进行相应的风险级别划分。随后运用上述指标体系及模型,评价了北京市面临的水资源系统风险,结果表明主要致险因子是缺水率(0.426 1),主要的承险因子是水资源保障程度(0.647 6);若单考虑致险情况下的风险,北京市面临57.13%的致险率,在综合考虑水资源承险能力后得到风险为26.97%,显示北京市能较好应对水资源系统风险,但仍受约束性风险限制,可通过开源节流、调整产业结构及规范水资源管理来应对。 相似文献
428.
系统评判法的建立及其在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系统评判法,并以此进行太原市环境空气质量三类功能区划分。其区划结果经验证,与系统分析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通用区划方法所得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429.
430.
电喷汽油机进气系统沉积物模拟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和制作了一种电喷发动机进气系统沉积物模拟评价装置,提出了评价进气系统沉积物生成的方法-外观等级法,并用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通过实验验证:电喷式汽油机进气系统沉积物模拟评价方法具有较好的分辨性、重复性,可以作为以后油品和添加剂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