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3篇
  免费   962篇
  国内免费   2217篇
安全科学   719篇
废物处理   250篇
环保管理   354篇
综合类   4848篇
基础理论   1078篇
污染及防治   750篇
评价与监测   525篇
社会与环境   154篇
灾害及防治   234篇
  2024年   199篇
  2023年   370篇
  2022年   466篇
  2021年   400篇
  2020年   313篇
  2019年   369篇
  2018年   243篇
  2017年   260篇
  2016年   279篇
  2015年   335篇
  2014年   546篇
  2013年   425篇
  2012年   463篇
  2011年   434篇
  2010年   506篇
  2009年   441篇
  2008年   439篇
  2007年   344篇
  2006年   358篇
  2005年   335篇
  2004年   307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Hydrolytic degradation of the herbicide diclofop-methyl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multi-pH deionized water, natural aquatic systems and soil suspensions. Resulting data indicated that the herbicide was stable in the acidic and neady neutral solutions for at least 15 d. The herbicide diclofop-methyl rapidly dissipated in the natural aquatic systems and soil suspensions with half-lives less than 4 d. Methyl-CD(partially methylated β-cyclodextdn) improved its hydrolytic degradation in the pH 8 deionized water and natural aquatic systems while humic acid inhibited its hydrolytic degradation at the same conditions. But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in the natural aquatic systems and soil suspensions increased its hydrolysis. Two catalysis mechanisms were introduced to describe the effects of cyclodextrin and organic matter on its hydrolytic metabolism. Though inorganic ions maybe improved its hydrolysis reaction in the natural aquatic systems, Fe^2 and Cu^2 did not form complexes with the herbicide and had poor influences on its hydrolytic degradation whether cyclodextrin was added or not.  相似文献   
992.
胶州湾COD、N、P污染物浓度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在已建潮流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胶州湾三维变边界污染物平流-扩散模型,模拟了胶州湾COD、N、P污染物现状浓度分布。结果表明,胶州湾主要污染因子为N,海湾东北部污染较为严重,东岸形成一条狭长的带状污染区,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符合良好。本文统计了COD、N、P超标面积,N超一类水域面积为253km^2,占整个胶州湾面积的64%,COD和P大部分水域满足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模拟结果可为胶州湾水质管理、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3.
曹效鑫  魏春海  黄霞 《环境科学学报》2005,25(11):1443-1447
通过试验考察了粉末活性炭(PAC)对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的影响.在2种类型的污泥(膨胀污泥和非膨胀)中,投加适量PAC可以减轻膜污染,表现为临界膜通量的提高和连续运行中膜污染增长速率的降低.当污泥性质和浓度不同时,最佳PAC投加范围亦不同.PAC投量过大会引起临界通量下降.PAC的投加显著降低了混合液中溶解性物质的浓度,减轻了溶解性物质的吸附和膜孔堵塞污染,并改善了絮体结构.污泥比阻与污泥混合液膜过滤性能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作为污泥混合液膜过滤性能的快速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94.
基于简易的超声-浸渍法将铁元素成功掺杂于污泥载体上,得到了一种高效稳定的非均相Fenton催化剂,并运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和傅立叶变化红外光谱(FT-IR)等对合成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等进行表征,探究了所制备催化剂对亚甲基蓝(MB)模拟废水的降解行为。结果表明,以脱水污泥为载体,可快速有效将铁元素掺杂于污泥中,并主要以Fe_2O_3的形式存在,且负载铁元素和载体形成了Fe—O、Fe—O—H和Si—O—Fe等化学键,保证催化剂的稳定性。对50mg/L MB的降解实验表明,在初始pH为4、催化剂用量为0.6g/L、H_2O_2投加量为5mL/L的最优实验条件下,反应120min后对MB的降解率可达99.8%,并且循环实验5次仍能保持较好的催化性能。同时阐明了非均相Fenton催化体系对MB可能的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995.
GM(1,1)模型的线性回归法及其在固体废物预测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6.
生物焦炭滴滤塔降解苯乙烯废气的中试启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苯乙烯废气既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又属于我国恶臭气体控制的范围之内。其作为一种化工原料和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生物法处理有机废气具有运行费用低和没有二次污染等优点。采用焦炭填料滴滤塔对苯乙烯废气的处理进行了中试启动研究。启动过程中,进气浓度范围是50—114mg/m^3,去除率为30%~45%左右,最高可达90%左右。所采用的焦炭填料可以认为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填料,废弃后可作为燃料,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7.
针对北京城市河湖的污染状况,论述了传统絮凝-气浮工艺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及以该工艺为基础的集成系统的开发.结果表明,该系统对TP、COD去除率分别达81%和75%.该系统的研制成功为城市河湖的污染治理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998.
根据道路交通现状与规划情况,通过分析,简化运用FHWA和灰色GM(1,1)模型,对徐州市2005年的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情况进行定量预测,并对两种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为徐州市声环境质量保护目标的制定提供依据,也为其它城镇预测交通噪声提供方法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9.
以活性嫩黄K-4G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软锰矿与电化学协同法,分别在不同软锰矿加入量、电流密度、pH值、电解时间、染料初始浓度条件下进行电解实验,考察了各种因素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软锰矿的用量、增大电流密度、降低pH值、延长电解时间都能提高脱色率,染料初始浓度对脱色率影响不显著。溶液中溶解态锰的浓度的变化表明,Mn(Ⅱ)在处理过程中表现出催化作用,外加电压可强化软锰矿的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了投加硝态氮NO3^--N对缺氧反硝化-好氧和缺氧水解-好氧串联系统处理印染PVA退浆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缺氧反硝化投加硝态氮NO3^--N比缺氧水解-好氧对CODCr的去除率在缺氧池、好氧池中均提高了30%,缺氧反硝化-好氧工艺二沉池出水经生物碳处理后,CODCr,的去除率达90%。C:N:P的比例合适与否是处理印染PVA退浆废水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