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86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分别以结晶紫(CV)和孔雀石绿(MG)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DGMA)为交联剂,本体聚合法合成了印迹聚合物。运用扫描电镜和紫外光谱法分别对聚合物进行表征和识别机理的探索;采用静态平衡吸附实验研究了聚合物的结合特征及其对底物的选择性;以印迹聚合物为填料制备固相萃取柱,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了三份天然海水样品。结果表明: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形成1∶1络合物,印迹聚合物中的特异性立体空穴对模板分子的吸附能力要明显高于非印迹聚合物;自制固相萃取柱能够从天然海水中选择性的分离富集三苯甲烷类杀菌剂,在一号水样中检出CV和MG,浓度分别为0.92 ng/mL和1.30 ng/mL,二号水样中检出CV,浓度为0.52 ng/mL。  相似文献   
102.
紫甘薯酒发酵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紫甘薯酒的主要发酵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紫甘薯酒的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液pH和酵母接种量是影响主发酵的主要因素,温度为次要因素;在最优发酵参数发酵液pH 3.8、酵母接种量3%、发酵温度18℃的条件下,可得到澄清透亮、口感较好的紫甘薯酒。  相似文献   
103.
为优化紫球藻营养盐配方,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生物量和物质积累,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安全环保的植物循环光合磷酸化促进剂——NaHSO3 (≤4mol/L)溶液对盐生杜氏藻生长和光合色素含量及蛋白含量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NaHSO3可显著促进盐生杜氏藻生长,提高叶绿素a(Chl a)和b(Ch1 b)含量、叶绿素总量(Chl)、类胡萝卜素含量(Car)和蛋白含量;促进效应随浓度增加表现为先升后降,低浓度(< 1mol/L)效应较好,以0.50mol/L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4.
为了揭示不同浓度苯并芘(BaP)及滴滴涕(DDT)对海洋贝类胚胎的生态毒理效应,将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胚胎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BaP及DDT中,检测暴露24 h和48 h后,BaP和DDT对翡翠贻贝胚胎抗氧化及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并利用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IBR)指数对苯并芘及DDT对翡翠贻贝胚胎的综合毒理效应进行评价。结果表明,BaP和DDT胁迫显著影响翡翠贻贝胚胎抗氧化酶(SOD、GPx)和非特异性免疫酶(ACP、AKP)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暴露浓度的升高,胚胎SOD、AKP的活性呈现先抑制后诱导的趋势。DDT和BaP对ACP酶活性的影响不同,其中BaP对ACP活性的影响表现为先抑制,后恢复,而DDT对翡翠贻贝胚胎ACP的活性影响不显著。IBR分析表明,在胁迫早期随着污染物浓度的升高,RIB值逐渐增大,随着染毒时间延长,处理组RIB值均减小,总体来说,DDT的RIB值比BaP的RIB值大,表明DDT的胚胎毒性较强。通过探究翡翠贻贝胚胎重要酶应答BaP和DDT胁迫的毒理生化响应,评价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海洋贝类的毒理效应,为敏感生物标志物的筛选打下一定的基础,且为海洋环境的污染早期预警监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5.
无极紫外灯及其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兰艳  顾丁红  董文博  侯惠奇 《四川环境》2007,26(4):107-112,118
无极紫外灯作为一种新型紫外光源,可以克服传统紫外光源的局限性,具有发光物质选择范围广、发光强度高、寿命长等显著优势。本文介绍了介质阻挡放电和微波放电两种不同放电形式的无极紫外灯,综述了国内外无极紫外灯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6.
本文报道了暗紫贝母的生态分布、植被的种类组成及其区系分析,并通过相似系数法对暗紫贝母分布的群落进行了数值分类,为川贝母的野生抚育和药材生产保护区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7.
低浓度的硒可以促进微藻的生长,为了探讨硒对紫球藻生长和光谱特性的影响,研究了在通入压缩空气的条件下,不同质量浓度的硒(0、0.05、0.5、1、2、5、10和50mg·L-1)添加到紫球藻(Porphyridium UTEX637)培养基中,培养20d的生长情况,以及紫球藻吸收光谱和低温荧光光谱的特征应。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Se(Ⅳ)对紫球藻的特征吸收峰位和荧光峰位没有影响,低质量浓度Se(Ⅳ)对紫球藻的生长具有明显地促进作用,高质量浓度时抑制紫球藻的生长。含0.05和0.5mg·L-1Se(Ⅳ)的实验组紫球藻的吸收光谱特征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1和5mg·L-1Se(Ⅳ)质量浓度实验组的特征峰值则低于对照组。0.05和0.5mg·L-1Se(Ⅳ)质量浓度实验组的荧光发射(激发波长为436nm,560nm)光谱的特征峰值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变化,但激发波长为490nm时,荧光发射光谱特征峰值高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1,2和5mg·L-1Se(Ⅳ)实验组紫球藻的荧光光谱特征峰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10和50mg·L-1实验组紫球藻死亡。说明低质量浓度Se(Ⅳ)对紫球藻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的捕光能力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浓度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紫露草微核技术检测单甲脒农药的致突变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希娟 《环境化学》1996,15(6):552-554
本文通过对紫露草微核技术检测单甲脒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随着单脒浓度的增加,紫露草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微核率明显增高,并与蒸馏水(阴性对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显示单甲脒对植物具有一定的致突性。  相似文献   
109.
研究了溶液中4-氯酚(4CP)、2-氯酚(2CP)、4-氯-3-甲基酚(4C3MP)、2,4-二氯酚(2,4-DCP)、2,4,6-三氯酚(2,4,6-TCP)和五氯酚(PCP)的微波辅助光催化降解(MW/PCO).结果表明,6种氯酚(CPs)光降解速率与分子中Cl原子取代的数目、位置等分子结构性质有关,单氯酚比多取代氯酚易光解.MW/PCO降解4CP的主要中间产物为苯酚、氯苯、对苯醌、对苯二酚等,降解PCP的主要中间产物为2,3,5,6-四氯对苯醌、2,3,4,6-四氯对苯二酚、四氯酚.CPs降解的机制是紫外光降解和羟基自由基 (·OH)亲电子加成脱氯过程.  相似文献   
110.
结晶紫光度法测定钒触媒及废水中的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在聚乙烯醇存在下砷钼酸与结晶紫的显色条件.结果表明:在0.1mol的硫酸介质中.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 555nm,摩尔吸收系数为1.57×10~5,络合物组成中砷:结晶紫为1:3.用于触媒及工业废水中砷的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