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86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香港海域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 L.)中多氯联苯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气相色谱 毛细管双柱 电子捕获检测器研究了香港海域翡翠贻贝中多氯联苯(PCBs)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 ,翡翠贻贝体内PCBs的污染现状与香港周边污染状况相符 ,在香港某些海域中翡翠贻贝体内PCBs有较高的含量 ,特别是靠近香港陆地的海域 ,PCBs总浓度最高达 3 0 3ng·g- 1 (干样 ) .PCBs同系物的分布亦有明显的不同特征 .运用二恶英毒性当量 (TEQ)表征翡翠贻贝中PCBs的毒性 ,TEQ最高值达 4 96ng·kg- 1 ,低于美国FDA允许值  相似文献   
92.
钢渣/焦炭吸附-微波降解法处理阳离子染料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结晶紫溶液模拟阳离子染料废水,研究了钢渣对染料的吸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钢渣对结晶紫不仅吸附速率快,而且吸附容量大.利用钢渣对染料的吸附特性和焦炭吸收微波产生高温的性能,提出了以钢渣/焦炭吸附-微波降解处理阳离子染料废水的新方法.该方法简单有效,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3.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和SDBS对紫贻贝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波  俞志明  宋秀贤  周斌 《环境科学》2007,28(1):165-169
以青岛胶州湾现场调查数据为依据,选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为污染物,以近海底栖生物紫贻贝为受试生物,研究了长期暴露后紫贻贝生化指标(SOD,CAT,GSH,GPx,GST,iNOS,AKP)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72 d不同浓度暴露后,SDBS实验组紫贻贝体内的SOD、CAT和iNOS活性均有显著下降(除CAT 0.1 mg/L组外),GSH、GST和GPx在3.0 mg/L SDS和SDBS组较各自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SDBS对紫贻贝生化指标影响的显著性水平大于SDS. 统计分析显示,SDBS暴露组下GST与GPx呈显著正相关关系,iNOS与SOD也表现出一定正相关,但GSH与CAT、GSH与SOD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此外,结果发现后闭壳肌中iNOS可能是一个具有应用前景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暴露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94.
通过室内急性暴露实验研究了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消化腺富集Cu及其MTLP(metallothionein like protein)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种Cu浓度暴露条件下(12.7μg/L和63.5 μg/L),贻贝消化腺内Cu的平均吸收速率分别为2.045和7.028μg/·(g·d)-1,富集系数分别为2 074和1 619.实验测定了所有样本的溶解态Cu与总Cu含量,2个暴露组二者的比值随时间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低浓度组先降低随后上升到与对照样本几乎相同的水平,而高浓度组一直呈下降趋势,表明不同污染程度生物体内金属消化机制进程存在差异.利用Brdicka极谱法测定了贻贝消化腺内MTLP的含量,对照组贻贝消化腺的MTLP平均含量为(0.551±0.037)mg/g;12.7 μg/L Cu暴露组MTLP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范围是0.407~0.699 mg/g,而63.5 μg/L Cu暴露组在暴露初始MTLP水平就显著增加(p<0.001),变化范围由初始0.942 mg/g降至0.826 mg/g.分析结果表明贻贝消化腺内的MTLP水平随着水体及生物体内的金属含量升高而增加,并与体内Cu浓度成明显的负指数增长关系(p<0.0001).  相似文献   
95.
三花紫菊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三花紫菊(NotoseristrifloraShih)(3)全草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17个化合物,其中14个为倍半萜内酯dihydrosantamarine(1),sonchusideA(2),annuolidesD(3),ixerisosideD(4),11β,13-dihydro-hyporadiolide-8-0-(2-methylacrylate)(5),hyporadio1ide-8-0-(2-methylacrylate)(6),hypochoerolideG(7),hypochoerolideE(8),11β,13-di-hydrolactucin(9),cichoriosideB(10),jacquilenin(11),austricin(12),crepidiasideA(13)和crepidiasideB(14),另外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15),β-谷甾醇(16)和胡萝卜苷(17).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图1表1参14  相似文献   
96.
以茜素绿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蒽醌类染料在微波无极紫外灯光辐射下的降解行为。结果表明,茜素绿的脱色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反应120 min后COD和TOC的去除率分别为65.79%和60.98%;采用荧光色谱仪和电子顺磁共振仪检测到降解过程中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为主要活性物种;利用红外光谱仪、离子色谱仪和电子喷雾质谱仪分析了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产物;采用电喷雾等技术和离子色谱测定了茜素绿降解的中间产物,并推断了茜素绿微波紫外光降解可能的历程;采用大肠杆菌和锦鲤对溶液进行了生物毒性检测与评价,由于中间产物的产生降解溶液的毒性先升后降。  相似文献   
97.
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沸石进行改性,改性后的沸石对结晶紫溶液进行吸附,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最佳吸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30℃,SDS改性沸石投入量为0.25 g;吸附平衡时间为1 h;pH为8的条件下,对含50 mg/L结晶紫染料的去除率可达到92.6%,吸附量达到4.63 mg/g。SDS改性沸石吸附结晶紫的等温吸附曲线与Henry型和Freundlich型均拟合较好。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吸附符合自发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98.
SDS改性沸石吸附结晶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沸石进行改性,改性后的沸石对结晶紫溶液进行吸附,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最佳吸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30℃,SDS改性沸石投入量为0.25g;吸附平衡时间为1h;pH为8的条件下,对含50mg/L结晶紫染料的去除率可达到92.6%,吸附量达到4.63mg/g。SDS改性沸石吸附结晶紫的等温吸附曲线与Henry型和Freundlich型均拟合较好。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吸附符合自发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99.
翡翠贻贝内脏团抗氧化防御系统对菲胁迫的生物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海水中不同浓度(2.0、10.0、50.0μg L-1)菲胁迫1、4、8、15 d和清水恢复2、7 d后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内脏团中抗氧化酶(SOD、GSH-Px、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翡翠贻贝内脏团CAT活性在d 1即受到显著诱导(P<0.05),对菲胁迫的反应非常敏感;SOD活性和GSH-Px活性对菲胁迫的生物响应呈先诱导后抑制的变化规律,而MDA含量随曝露时间延长呈现上升的趋势,且浓度越高,这3种指标的变化趋势越明显.因此翡翠贻贝内脏团中SOD、GSH-Px、CAT活性及MDA含量均适合作为菲污染对水生生物毒性效应的指示指标.在清水恢复阶段,相对于对照组各指标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恢复,也表明翡翠贻贝能对一定程度的菲胁迫带来的氧化损伤进行自我修复.图2表1参19  相似文献   
100.
分别以结晶紫(CV)和孔雀石绿(MG)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DGMA)为交联剂,本体聚合法合成了印迹聚合物。运用扫描电镜和紫外光谱法分别对聚合物进行表征和识别机理的探索;采用静态平衡吸附实验研究了聚合物的结合特征及其对底物的选择性;以印迹聚合物为填料制备固相萃取柱,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了三份天然海水样品。结果表明: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形成1∶1络合物,印迹聚合物中的特异性立体空穴对模板分子的吸附能力要明显高于非印迹聚合物;自制固相萃取柱能够从天然海水中选择性的分离富集三苯甲烷类杀菌剂,在一号水样中检出CV和MG,浓度分别为0.92 ng/mL和1.30 ng/mL,二号水样中检出CV,浓度为0.52 n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