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212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422篇
基础理论   125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29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多溴代二苯醚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军  安秀吉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12):855-858
多溴代二苯醚(PBDEs)作为防火阻燃剂,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它是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类似于甲状腺素T3、T4。现有的研究认为,PBDEs具有生物累积性。并影响甲状腺,神经和免疫等系统。该文主要对现有的PBDEs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着重介绍了PBDEs的毒性,以及对人类和生物体的暴露水平及其相关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湿地资源开发的累积环境影响评价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吴静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30(2):64-66,80
历史上天津市自然湿地资源十分丰富,几十年来湿地大面积萎缩和生态功能急剧退化。天津湿地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湿地生态系统如何恢复、重建和功能修复。文章在对天津市湿地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与湿地景观变化发展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湿地生态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对策,论述了湿地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累积影响评价(CIA)在政策、规划、计划及项目的各个层次都应得到充分考虑,建议明确将累积影响评价纳入到资源开发利用的体系,推动环境影响评价实践的进一步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矿区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本文对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途径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以重庆市綦江县永新冶炼厂为例,分析了冶炼厂排放废气中含重金属颗粒物沉降进入土壤的途径,结合厂址周围土壤中镍含量的监测数据,计算分析了冶炼厂投产30年后,受影响区域因大气降尘引起的土壤镍污染分布状况及趋势,估算得出每年大约有250 kg的镍沉降到厂址周围约4 km2范围内的土壤中,自然沉降率约为32%,为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应用地质累积指数评价攀枝花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应用地质累积指数对攀枝花地区昔格达组粘土中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各重金属元素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分布在宝顶煤矿、太平煤矿、攀钢冶钢厂、攀钢矿山、尾矿坝等工矿区,污染较轻微的地区分布在红格、新九等农业区。各元素的污染程度上看,该区As和Cu污染较重,Cd,Pb,Zn次之,而Cr污染最轻微。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盐沼植物翅碱蓬体内Cu、Zn、Pb和Cd总量在不同生长期的变化.结果表明,幼苗期和生长期表现为Zn>Cu>Pb>Cd,花期和果期表现为Zn>Pb>Cu>Cd.Cu和Pb含量均为果期>幼苗期>花期>生长期,且果期和幼苗期分别达到最高值和次高值;Zn为花期>生长期>果期>幼苗期,且花期和生长期分别达最高值和次高值;Cd为果期幼苗期>花期>生长期.重金属在植物体内分布和迁移效率分析表明,除Pb在花期分布表现为根>叶>茎外,Cu和Pb分布在整个生理周期均表现为根>茎>叶,且大部分在地下;Zn幼苗期为根>茎>叶和果期为茎>根>叶外,其他时期均为叶>茎>根,且大部分迁移至地上;而Cd各个时期均表现为根>茎>叶.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环境健康影响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发展方向,重点阐述了健康风险评估和当前的 4 大主要研究领域,即机理信息,累积风险,易受影响人群,健康结果,并指出了研究进展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叶兆木  邓力  李理 《四川环境》2006,25(4):94-97
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内外累积影响评价理论、实践研究情况,指出当前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今后我国累积影响评价研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湿地生态系统累积影响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量分析湿地生态系统的累积环境影响,确定所要评价的功能,然后定量分析影响该功能的各种累积方式,将湿地生态系统的累积方式分为四种方式进行描述,对各种干扰活动的相互关系予以定性并进行量化,探讨湿地生态系统累积影响评价的步骤,有助于湿地生态系统CEA方法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19.
随着车辆技术进步和燃油品质提升,河南省在用柴油车加载减速污染物现行排放限值已不能对高排放车辆进行有效监控。依据《确定压燃式发动机在用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的原则和方法》(HJ/T 241—2005),采用相对光吸收系数与累积频率法,对9 458份在用柴油车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出符合河南省的在用柴油车排放限值。建议河南省在用国三、国四、国五轻型柴油车尾气光吸收系数限值分别为0.98、0.89、0.76m~(-1),而相应重型柴油车尾气光吸收系数限值分别为0.66、0.62、0.48m~(-1);依据该限值,河南省在用柴油车的年检合格率控制在82.6%,高排放柴油车比例为17.4%,符合HJ/T 241—2005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平原河网地区非点源污染风险差异化分区防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优化和空间防控策略对非点源污染风险控制及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太湖流域典型平原河网地区-上海市青浦区为研究对象,将灰色线性规划模型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相结合,以控制非点源污染风险和增加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为目标,进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空间分区防控研究,在空间上划设了水资源保育区、水资源重点防护区、非点源污染一般阻控区、非点源污染中等阻控区及非点源污染重点阻控区,并针对不同分区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与2012年相比,预测2020年优化防控方案下,可减少总氮、总磷的输出10.96%和41.33%。由此表明,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构建空间差异化防控机制是有效调控非点源污染风险,实现区域可持续土地利用,促进经济发展和保证生态环境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