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5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513篇
安全科学   278篇
废物处理   116篇
环保管理   137篇
综合类   1315篇
基础理论   220篇
污染及防治   350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7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垃圾渗滤液的加载磁絮凝预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多变的高浓度难处理有机废水。采用加载磁絮凝技术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以提高其可生化性,便于后续生化处理的进行。研究了适宜的磁载体种类、凝聚剂和絮凝剂的加入量,以及不同pH值和药剂投加顺序的影响,并进行了磁絮凝与常规絮凝工艺的对比实验。得到的最优组合工艺为:PAC投加量5.5 g/L,磁载体投加...  相似文献   
982.
采用微絮凝—过滤工艺处理油田采出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絮凝—过滤工艺处理油田采出水,筛选出最佳絮凝剂并确定了加入量,研究了微絮凝—过滤工艺现场处理油田采出水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中ρ(油)和SS分别为60 mg/L和25 mg/L的条件下,出水ρ(油)和SS分别为1 mg/L和3 mg/L,去除率分别达到99%和95%;二级过滤出水达到油田回注水标准;应用微絮凝—过滤工艺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83.
郇庆治 《绿叶》2010,(6):53-60
"低碳经济"无法成为医治"高碳经济"的灵丹妙药。正是传统的经济行为体(市场)和政策工具(国家)创造并维持了"高碳经济",又怎能指望它实现"低碳经济"呢?"低碳经济"的中微观目标要保证实现,其宏观意义则不能过于泛化或虚夸化,必须将其置于一种全新的、绿色激进的政治生态学话语框架之下,也就是使其成为同样重要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等主流术语的有益补充而不是替代。  相似文献   
984.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稳定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命名为B—27。考察了碳源、氮源、pH、温度、培养时间等多种因素对絮凝剂(命名MBF—27)絮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酵母膏、pH为7.0、温度为35℃、培养时间为72h时,絮凝剂MBF—27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可达93.8%。红外光谱扫描分析表明,该絮凝剂的主要成分为多糖类物质。同时,生物絮凝剂MBF—27对气田废水的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60.77%和86.1%,优于传统的絮凝剂聚乙烯丙胺(PAM)和三氯化铁(FeCl3)。  相似文献   
985.
设计了异波折板水解酸化-A2O一体化反应器,进行生活污水处理的实验研究。10个月的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HRT)为8 h时,最适COD进水浓度为240-100mg/L,最佳混合液回流比(r)-污泥回流比(R)为250%-100%。控制反应器于以上运行参数下,25±2℃所对应的COD、TN和TP去除率分别为96.84%、67.55%和81.92%。当温度降至7℃时,其COD、TP和TN分别降至86.35%、50.25%和65.68%。基于实验分析结果,阐明了一体化反应器高效性的机理在于异波折板水解酸化段具有高效传质特性和A2O段具有复合式活性污泥-接触氧化好氧池的特点。  相似文献   
986.
pH对活性污泥表面特性和形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4个平行的序批式反应器,研究了不同pH下活性污泥絮体表面特性和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pH=4.0,5.5)污泥产生的胞外聚合物总量较多,其中多糖和蛋白质的含量远大于中性(pH=7.0)和偏碱性条件(pH=9.0).污泥表面Zeta电位随pH的升岛而降低;pH对污泥相对疏水性的影响规律并不明显,EPS组成比例较EPS总量本身更易影响污泥表面相对疏水性;此外,在酸性条件下,丝状菌大量生长,导致污泥絮体的平均粒径增大,并且呈现双峰粒径分布,絮体分形维数较低,结构松散;在中性条件下,无明显丝状菌牛长,絮体平均粒径减小,分形维数较高,结构致密;偏碱性条件下,虽然没有出现大量丝状菌,但絮体平均粒径较中性条件略有增大,分形维数相应减小.  相似文献   
987.
刘红  余薇  刘娟  徐文婷 《环境工程学报》2008,2(8):1040-1043
用氧化-絮凝耦合法处理酸性大红GR废水,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聚硅硫酸铁为絮凝剂,脱色率达到94.9%,COD去除率达到55.2%.通过用倒置式生物显微镜观察絮体,对反应机理进行推测.对高锰酸钾与酸性大红之间氧化还原反应产物和氧化-絮凝耦合处理的絮体进行紫外和红外吸收光谱扫描分析,探讨了氧化-絮凝耦合的反应历程和机理:酸性大红被高锰酸钾氧化成小分子有机物而脱色,还原产物新生态水合二氧化锰胶体吸附小分子有机物,并被聚硅硫酸铁卷裹成紧密絮体,氧化与絮凝之间产生协同作用,从而有效去除了色度和COD.  相似文献   
988.
利用遥感及多元信息复合处理技术,解译了由大量南北向线性体组成的南北向构造带以及其它构造信息,分析了它的控岩控矿特性,建立了5种成矿模式。为开辟找矿新区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89.
研究用壳聚糖、聚铝和助剂A复合制备出一种成本低、絮凝效果好、出水Al3 含量少的新型自来水处理絮凝剂,并确定其最佳配比(体积比)为:0.1%壳聚糖:2%聚合氯化铝:0.1%助剂A=1:6:5.与传统聚铝类絮凝剂相比,其出水浊度和Al3 含量分别下降了2.97%和10.7%,并且药剂成本下降6.25%,有明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90.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30(4):109-111
基于藻类生物膜技术的氮磷废水处理装置研究;电絮凝法处理造纸废水的研究;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HHE-P7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天然及改性沸石对磷酸盐的吸附研究;大城市典型工业区大气环境容量及总量控制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