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51篇 |
免费 | 218篇 |
国内免费 | 107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67篇 |
废物处理 | 195篇 |
环保管理 | 163篇 |
综合类 | 1896篇 |
基础理论 | 427篇 |
污染及防治 | 630篇 |
评价与监测 | 42篇 |
社会与环境 | 10篇 |
灾害及防治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71篇 |
2022年 | 82篇 |
2021年 | 112篇 |
2020年 | 88篇 |
2019年 | 98篇 |
2018年 | 62篇 |
2017年 | 93篇 |
2016年 | 121篇 |
2015年 | 139篇 |
2014年 | 194篇 |
2013年 | 157篇 |
2012年 | 149篇 |
2011年 | 183篇 |
2010年 | 165篇 |
2009年 | 174篇 |
2008年 | 172篇 |
2007年 | 175篇 |
2006年 | 178篇 |
2005年 | 155篇 |
2004年 | 165篇 |
2003年 | 121篇 |
2002年 | 113篇 |
2001年 | 89篇 |
2000年 | 76篇 |
1999年 | 70篇 |
1998年 | 46篇 |
1997年 | 47篇 |
1996年 | 44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47篇 |
1993年 | 30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7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871.
采用常温浸渍法制备催化剂CuxFe1-x@γ-Al2O3,并用于陶瓷印花废水的催化湿式氧化处理,考察组分构成对催化剂CuxFe1-x@γ-Al2O3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种样品Cu0.5Fe0.5@γ-Al2O3,Cu@γ-Al2O3,Fe@γ-Al2O3和γ-Al2O3中,Cu0.5Fe0.5@γ-Al2O3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最高。催化剂Cu0.5Fe0.5@γ-Al2O3中的Fe促进Cu进入γ-Al2O3载体内部并形成稳定的固溶体Al2CuO4,故此催化剂的硬度和稳定性最高;此催化剂应用前后的SEM图无明显的形貌变化,XRD谱图无明显的物相变化,证实了其稳定性的存在。在优化的操作条件下,催化剂Cu0.5Fe0.5@γ-Al2O3催化湿式氧化陶瓷印花废水的COD及色度分别为280 mg·L-1、20倍,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染料类废水的三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72.
873.
长江、嘉陵江(重庆段)源水有机提取物的致突变活性及其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确定并比较重庆主城区段长江、嘉陵江源水有机提取物的致突变性及其季节变化规律,分别于春、夏、冬季采用GDX-120大孔树脂,对位于城区上游、城区中段、城区下游以长江、嘉陵江源水的5个水厂的进厂水进行了有机物的浓缩提取。提取物的致突变活性采用经典的Ames试验平板掺入法评估,测试菌株为TA98及TA100,同时做加与不加S9的比较。结果显示,嘉陵江及长江源水的有机提取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致突变活性。嘉陵江源水明显大于长江源水,城区中段源水明显大于上游段及下游段源水。多数断面显示平水期致突变活较为显著并且移码型致突变性大于碱基置换型致密变性。研究结果提示,城市污染源已导致长江、嘉陵江源水具备致突变活性,控制两江沿岸的各种水污染源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74.
通过微涡旋絮凝逆流气浮-纳滤集成工艺的动态试验研究,确定其运行周期为72 h,能很好地去除水中腐殖酸有机物,但不同纳滤膜组成的集成工艺处理效果不同.采用PACl絮凝剂处理水样2时,以流程1运行的含TQ56-36FC型纳滤膜的集成工艺出水的高锰酸盐指数为0.45 mg/L,UV254nm在0.003 3左右波动,且有95%以上的脱盐率.以流程2运行的含M-N1812A型纳滤膜的集成工艺处理3种水样时的膜清水的高锰酸盐指数在0.75 mg/L左右波动,UV254nm大都远小于0.007 5,有时甚至为0.水样1和水样3的UV254nm平均值为0.005 4,水样2的最低,平均值为0.003 3,脱盐率只有6%~10%.以PACl为絮凝剂时,集成系统有较强的适应原水水质变化的能力.预处理中活性炭柱的存在提高了M-N1812A型纳滤膜清水样的水质,但并没有延长膜的使用周期.这也表明膜的污染更重要的是来自无机物的污染. 相似文献
875.
876.
错流式动态膜-生物反应器中污泥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错流式动态膜-生物反应器(CDMBR)对己内酰胺废水进行了180d的实验,实验过程中测定反应器的膜出水和上清液的水质,并对污泥进行了耗氧呼吸速率测定。结果表明,上清液COD一直保持在100mg/L以下,而膜出水的则保持在50mg/L以下,膜对上清液的COD去除率达50%,而对氮的去除没有贡献。可溶性细胞产物(SMP)在反应器内容易积累,停留足够的时间后能被生物降解。通过投加抑制剂测定耗氧呼吸速率,发现异养菌、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的活性由于F/M的降低和SMP积累受到一定的抑制,但不影响系统的处理效率。跨膜压力、膜面流速越大,通量衰减得也就越快。 相似文献
877.
参杂负载型纳米TiO2降解橙黄G的光催化活性及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焙烧法制备了掺杂Sn(Ⅳ)的TiO2/AC光催化剂,以偶氮染料橙黄G为目标降解物,对光催化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利用Sn(IV)掺杂量为2.5at.%的TiO2/AC光催化剂,在进水浓度50mg/L,催化剂的用量12.5g/i,pH值2.0,H2O2 1.5mL/L。主波长为365nm的300W高压汞灯光照条件下,反应60rain,橙黄G的光催化去除率可达99.1%。该反应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方程,其速控步为吸附反应。共存阴离子SO4^2-和H2PO4^-,对橙黄G的光催化降解反应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78.
为了揭示铁电絮凝(EC)过程中尚未被认识的羟自由基氧化机制,以磺胺污染的地下水为对象进行电絮凝降解研究。通过淬灭自由基、厌氧电絮凝和加Fe(III)盐等对照实验,探究反应体系是否存在羟自由基氧化机制;并对不同电解质、溶液pH、初始磺胺浓度、电流强度条件下的电絮凝降解磺胺效率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铁电絮凝处理磺胺废水反应体系存在羟自由基氧化降解磺胺机制;地下水中,阴离子对铁电絮凝氧化效果的影响较小。对模拟江汉平原含0.2 mg·L-1 As(III)和0.1 mg·L-1磺胺的地下水进行铁电絮凝处理,在30 mA的电流条件下,As(III)在4 h内的去除率达到100%,而磺胺达到68.6%。 相似文献
879.
针对常规光催化技术催化剂回收困难,紫外/双氧水(UV/H2O2)技术残余H2O2污染严重等问题,采用浸渍法制备了铁负载多孔发泡玻璃(Fe-PG)并将其用于紫外光辅助活化H2O2流化床降解水杨酸(SA)。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Fe-PG紫外光辅助活化H2O2(UV/H2O2/Fe-PG)流化床工艺对SA的降解率、矿化率和H2O2利用率均明显优于UV/H2O2工艺;在考虑运行成本的情况下,最佳水力停留时间(HRT)为40 min,最佳H2O2投加量为3 mmol∙L−1,最佳Fe-PG膨胀率为30%;UV/H2O2/Fe-PG流化床工艺对SA溶液初始质量浓度、pH和盐离子具有很强的耐受性,连续运行30 d后对SA的降解率仍维持在98%以上,矿化率仍高达78.1%。UV/H2O2/Fe-PG流化床工艺降解SA的主要活性物质为·OH、O2·−和h+,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光催化辅助活化H2O2流化床技术实现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