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3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677篇
安全科学   320篇
废物处理   151篇
环保管理   201篇
综合类   1757篇
基础理论   235篇
污染及防治   511篇
评价与监测   53篇
社会与环境   32篇
灾害及防治   8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71.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性及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一株产絮凝剂细菌BK-4所产絮凝剂的絮凝能力、组成及抗氧化性.结果表明,接种量2%、培养24 h后BK-4菌发酵液的最大絮凝率可达96.9%.发酵液的主要组成为多糖,提取方法对粗提物的絮凝率有明显影响,水溶醇沉法粗提物的最大絮凝率可达95.6%,粗提物多糖含量为1.65g/L时对DPPH自由基的捕获率可达最大值3...  相似文献   
172.
利用实验室培养的活性污泥吸附絮凝预处理中纤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研究结果表明,当污泥投加量为6~9 g/L,废水pH值为6,吸附絮凝时间为30 min,沉淀时间为30 min时,处理效果最好,对废水中SS,COD和SCOD的去除率分别为29%,24%和17%左右。该方法为含高悬浮物、高有机物工业废水的预处理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3.
氧化亚铜(Cu2O)与H2O2组成的类Fenton体系能很好的氧化降解印染废水中的有机物.实验用Cu2O类Fenton氧化降解染料活性艳蓝KN-R,研究表明,Cu2O类Fenton能很好的氧化降解染料活性艳蓝KN-R.在KN-R的溶液初始pH值为2,水浴温度为50℃的条件下,用0.429 g Cu2O(0.3 mmol)和0.1 mL、质量分数为30%的H2O2处理50 mL、质量浓度为100mg/L的KN-R溶液1 h,其脱色率为95.09%,TOC去除率为56.38%.  相似文献   
174.
以某酶制品厂的废水为研究对象,确定了絮凝-SBR-Fenton高级氧化的试验方法.结果表明,在絮凝阶段,当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为0.6g/L,搅拌6 min,絮凝70min的条件下,预处理的出水CODCr效果最好,去除率为44.6%;再经过SBR工艺处理,停留时间为14 h时,CODCr去除率达到了89.2%;之后再进行Fenton高级氧化,氧化的最佳条件是:ρ(FeSO4·7H2O)为3 g/L,ρ(H2O2)为0.8g/L,反应时间2 h.最终出水达到了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5.
为研究阜阳污水处理厂近几年来污泥产量与进水水质之间的关系,对自2007年1月份以来的产泥量与进水水质的基础数据进行了整理.并通过建立各个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图表来分析产泥量与进水水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6.
应用加载磁絮凝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多变的高浓度难处理有机废水。本研究采用加载磁絮凝技术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并讨论了适宜的磁载体、凝聚剂和絮凝剂的加入量。  相似文献   
177.
通过叶菜类蔬菜垃圾中温批式厌氧消化实验,比较了含固率(3%、5%、7%)和接种比(1.5、2.5、3.5)对产甲烷效果的联合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实验参数范围内,含固率越低、接种比越高,越有利于缩短产甲烷反应迟滞期,平均日产甲烷速率越快.经过52d的培养,在含固率为3%、接种比为3.5的工况中,平均日产甲烷速率最快,达到9.5mL/(gVS·d),日最大产甲烷速率最快,达到49.8mL/(gVS·d),最早进入快速产甲烷期.当接种比为3.5时,随着含固率的升高,产甲烷速率下降,迟滞期延长,但单位底物累计产甲烷量增大,含固率7%时单位底物累计净产甲烷量为481mL/gVS.而当接种比为1.5时,含固率为5%和7%的工况均无法启动甲烷化反应,含固率为3%的工况的产气迟滞期达15d.挥发性有机酸的累积抑制甲烷化反应的启动,迟滞期随着液相中有机酸浓度的增加而延长,当有机酸浓度低于1260mg/L,甲烷化反应没有明显的迟滞期.  相似文献   
178.
针对染整废水进行磁絮凝的中试研究,将磁粉加载于混凝澄清池,该技术是在接触絮凝加速澄清技术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应用絮凝形态学理论的新型高效固液分离技术。中试试验经过半年的调试和运行,浊度等水质数据明显优于普通的砂滤出水水质。处理后的出水水质为pH=6~9,COD≤200 mg/L,浊度≤10NTU,色度≤200倍。  相似文献   
179.
采用CWAO(催化湿式空气氧化)法处理甲基橙模拟印染废水,以过量浸渍法制备催化剂,以水样COD Cr去除率和脱色率表征催化剂的活性,以催化剂使用后处理出水中溶出的金属离子质量浓度表征催化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多组分催化剂的金属组分构成为Cu、Fe、La,m(Cu)∶m(Fe)∶m(La)为1∶1∶2,35℃下动态共浸渍8 h,450℃下焙烧3 h,由此制备得到Cu-Fe-La/FSC催化剂.应用该催化剂,以CWAO法处理模拟印染废水,废水COD Cr去除率和脱色率可分别达到79.1%和98.9%,催化剂的活性较高;使用该催化剂处理后的废水中Cu、Fe、La、Al的溶出量(以ρ计)分别为6.1、2.4、2.2、3.2 mg/L,说明金属元素的溶出量较低,催化剂的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0.
针对纳米Ti O2光催化剂回收困难、成本较高等问题,采用溶胶-凝胶法在表面包覆了Si O2的磁基体Fe3O4上负载Ti O2,制备出一种具有光催化作用的核壳结构Ti O2/Si O2/Fe3O4功能纳米颗粒。通过TEM、XRD等对其包覆效果及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i O2、Ti O2包覆的醇∶酯∶水的比例分别为4.6∶12.3∶1和30.3∶12.5∶1时可以得到包覆均匀的Ti O2/Si O2/Fe3O4功能颗粒。在可见光和紫外光的照射下,Ti O2/Si O2/Fe3O4光催化剂降解亚甲基蓝溶液的脱色率分别为85.16%和78.86%,使用5次后颗粒的回收率仍能保持在75%以上,具有优异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并且可重复利用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