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2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343篇
安全科学   76篇
废物处理   103篇
环保管理   103篇
综合类   831篇
基础理论   85篇
污染及防治   302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431.
Ca(Ⅱ)在活性污泥生物絮凝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4个平行的序批式反应器(SBR),研究了进水Ca2+浓度对活性污泥絮体表而特性和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并由此来确定Ca2+在生物絮凝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随着进水Ca2+浓度的增加,污泥中的Ca含量逐渐增大.进水中Ca2+的加入,增大了污泥絮体的粒径和密度,进南改善了污泥的沉降性能;Ca2+的加入,使可供结合的蛋白质数量最高增至近1倍,污泥表面疏水性也相应增强;污泥絮凝性能的改善,主要和可供Ca2+结合的蛋白质含量增加有关,而非多糖;EDTA通过络合污泥絮体中的Ca2+,破坏了山Ca2+架桥形成的污泥絮体结构,这说明Ca2+可通过和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中的负电官能团架桥来促进污泥絮体的形成并维持絮体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32.
为探索新TNT红水的处理方法,用LC/MS分析新红水成分,并采用絮凝-电解法对TNT红水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在40℃、pH=6和1.0 g投加量(50 mL水样)条件下,2#絮凝剂可以去除红水中33.6%的COD.LC/MS分析表明,絮凝对TNT红水组分的去除具有选择性.在5 V电压下,用碳电极对絮凝出水在阳极区电解2.5 h后再在阴极区电解2.5 h,可显著提高红水的可生化性,出水中BOD/COD为32.6%,这为红水的生化处理提供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433.
阳离子PAM的合成及絮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叙述了通过利用曼尼兹反应条件的控制,对聚丙烯酰胺进行了阳离子改性,合成胺甲基聚丙烯酰胺。探讨了原料配比、甲醛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二甲胺滴加时间等对胺化率的影响,并对其絮凝性能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434.
利用盐酸酸洗废液制备聚合硅酸氯化铝铁(PSAFC),并用PSAFC处理造纸脱墨废水,考察了各种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废水pH为6、PSAFC加入量为240mg/L、搅拌转速为150r/min、搅拌时间为2min,静置时间为25min的条件下,COD、浊度、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87.2%,99.2%,94.5%;PSAFC的絮凝效果明显好于市售的聚合氯化铝和聚合氯化铁.  相似文献   
435.
对γ-聚谷氨酸的絮凝活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其最佳絮凝条件为:γ-聚谷氨酸投加浓度为10mg/L;絮凝体系的pH为7.0;γ-聚谷氨酸在80℃以下都能保持很高的絮凝活性;添加不同种类的K+,Na+,Ca2+,Mg2+,Fe2+,Fe3+,Al3+能不同程度地提高γ-聚谷氨酸的絮凝活性,其中添加Ca2+的助凝效果最好,最终选择Ca2+为最佳的助凝离子并确定添加浓度为100mg/L。  相似文献   
436.
絮凝体的DLA分形模拟及其分形维数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有限扩散凝聚(DLA)模型对絮凝体的成长过程进行了二维模拟.模拟絮凝体分别采用密度函数法、回转半径法、图像分析法进行分形维数计算,分形维数均随模拟絮凝体尺寸的增大而减小.三种计算方法的结果显示,密度函数法和回转半径法得到的分形维数基本相当,但图像分析法所得到的分形维数较小,约为密度函数法和回转半径法所得到的分形维数的0.8左右,其原因可能是图像分析过程中计算机对图像的识别误差所致.以DLA模型模拟得到的絮凝体内部的孔隙率随絮凝体尺寸的增大而增加.絮凝体中孔隙率的增加是絮凝体密度减小、结构松散的主要原因,也是絮凝体分形维数降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37.
味精废水的预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味精废水的“五高二低”问题,对其进行了高速离心分离菌体、加石灰水中和沉淀SO24-、离子交换回收谷氨酸联合处理及絮凝沉降+石灰水中和沉淀处理等方法的试验研究,得出采用上述两种联合预处理后,能大部分去除废水中的SS、NH3-N、SO24-,可以满足后续生化处理的要求。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选用,需结合经济效益与处理效果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438.
化学生物絮凝工艺的反应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考察了化学生物絮凝工艺中的Zeta电位、颗粒物粒度分布和溶解性有机物的分子质量分级,并分别与化学强化一级工艺和初沉池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相同药剂投加量下,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和化学强化一级工艺的出水Zeta电位值基本相等,化学生物絮凝工艺的回流污泥所携带的化学药剂几乎不影响反应池内颗粒物的稳定状态,其中的生物作用是该工艺对污染物的絮凝效果优于化学强化一级工艺的关键因素.在化学生物絮凝工艺中,投加药剂仅对粒径>10 μm颗粒物和分子质量>6 ku溶解性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而生物絮凝作用不但可以促进对大粒径颗粒物和大分子质量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而且对小粒径颗粒物和小分子质量溶解性有机物也有较好的去除,其出水中粒径>3 μm的颗粒物被完全去除,分子质量为2~6 ku 的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率也高达42.5%.  相似文献   
439.
模拟扰动条件下太湖水体悬浮物的结构特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设计了1个水体扰动模拟实验装置, 通过该装置中的光散射分析仪和图象采集、分析系统,能在线记录底泥受到不同强度扰动时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的变化过程.利用该装置,研究了太湖梅梁湾3个采样点的底泥在受到不同强度扰动后,水体浊度变化规律和悬浮颗粒物结构特性.结果表明,底泥含水率及粒度分布对底泥受扰动后再悬浮的潜力有较大影响,含水率越高,再悬浮的潜力越大.随着扰动强度增大,水体的浊度相应增加,水体中悬浮颗粒物中值粒径也增大,分别从6.63, 5.79, 5.51 μm上升到12.49, 11.38, 13.33 μm.悬浮颗粒物图象分析表明,颗粒物在扰动中发生聚集、絮凝过程.颗粒物图象的形态学分析表明,悬浮颗粒物形状呈现分形现象,颗粒物的长短比在1.27~1.52之间,分形维数D2则在1.72~1.94之间.  相似文献   
440.
本文叙述了采用聚硫酸铁絮凝预处理和电气浮法处理屠宰废水的研究。探讨了絮凝剂加入量,PH值,搅拌时间,搅拌强度;沉降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探讨了气浮电压,气浮时间,电流密度,絮凝剂加入量对电气浮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经本法处理后之屠宰废水达到了四川省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类水域甲级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