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5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806篇
安全科学   158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490篇
综合类   2815篇
基础理论   530篇
污染及防治   377篇
评价与监测   60篇
社会与环境   198篇
灾害及防治   75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330篇
  2013年   260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269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利用人工食物链处理缫丝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内,缫丝废水经过30小时的人工食物链处理后,COD_(cr),的平均值为25.06mg/l,去除率为84.7%;BOD_5的平均值为4.97mg/l,去除率为93.1%;PO_4~(3-)的平均值为0.07mg/l,去除率为97.2%;DO 以零升至3.2mg/l;嗅阈值为零.但NH_3—N 无去除效果,当停留时间延长至48小时,出处经砂柱过滤时,废水出水的COD_(Mn)为2.71mg/l,BOD_5未测出,已达地面排放标准.试验用的鱼为罗非鱼,经两个月的试验放养后,增重两倍多,成活率为100%,从试验结果可见,人工食物链处理无毒,低浓度的有机废水是一条比较理想的途径.  相似文献   
72.
湿地碳释放产物之间关系的研究对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碳固定和温室气体排放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涡度相关技术连续原位观测,对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大九湖亚高山泥炭湿地二氧化碳(CO_2)和甲烷(CH_4)的排放特征、CO_2与CH_4排放化学计量比(CO_2∶CH_4比值)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大九湖泥炭湿地CH_4和CO_2通量均表现出较明显的月和季节变化规律,从CO_2与CH_4排放的相关性拟合结果来看,各季节CH_4与CO_2排放的月平均关系表现为线性拟合或一元二次拟合效果最佳,而其日平均关系则表现为一元二次拟合效果较好;②泥炭湿地CO_2∶CH_4比值从2017年3月到2018年1月呈"U"型曲线,1月达到最大值后下降,且全年CO_2:CH_4比值日平均与CO_2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③除地面以下20cm处土壤含水量(SWC20)月平均外,CO_2∶CH_4日/月平均变化与环境因子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其中CO_2∶CH_4比值与环境温度、土壤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CO_2∶CH_4比值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3.
根据泥炭湿地碳固定探讨晚显生宙气候调控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4.
受城市化、工业化和地球温室效应等人类活动与自然因素的影响,美国Hackensack湿地保护区正面临着面积不断减少、景观破碎化、外来物种入侵、河水污染增加、盐碱化程度增加和范围扩大等生态胁迫。稳定湿地面积,重建湿地的复合景观,丰富生物多样性,恢复潮水的正常规律,减少水体污染,控制外来种的入侵与扩张,促进湿地原有植物的定居与扩增及原有植被的恢复是Hackensack湿地恢复的关键,也是恢复工程设计与实施的核心。退化湿地生态恢复的管理则以植被的生长、芦苇的扩散方式及动态、鱼类和蟹类的种群动态、鸟类的种类及其对生境地的利用情况对生态系统功能恢复状况进行生物检验,有效监控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动态,研究其恢复规律,进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科学调控生态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75.
人工湿地基质除磷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质除磷被认为是人工湿地中磷去除的主要方式。人工湿地基质除磷不仅受其自身化学特性的影响,还受到废水磷负荷、水力条件、运行方式、温度、溶解氧、pH、竞争性离子等的影响,结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较全面地论述了上述因素对基质除磷效果的影响。最后对吸附饱和基质的去向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76.
不同进水方式人工湿地除污效率对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人工湿地在间歇流、连续流进水方式下处理生活污水的效率.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平均水力负荷4.8cm/d时,间歇流和连续流人工湿地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8%和64%;NH3-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0%和44%;TP平均去除率均为53%。结果表明,间歇流进水能够提高床体内的含氧量,缓解植物根系放氧不足.提高了污染物去除率。  相似文献   
77.
本文结合盘锦地区资源匮乏,大洼县盐碱荒地多的特点,进行了发展芦苇湿地处理污水的可靠性、可行性分析,并通过造纸废水处理研究,得出了芦苇湿地处理污水是一种高效、廉洁、便利污水处理方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78.
詹旭  吕锡武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11):1840-1844
通过构建水生动物-人工介质新型生态系统来研究太湖水源地水质改善效果.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对比3d和7d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当HRT:7d,系统对TN、NO2--N、NO3--N、TP、PO4--P的平均去除率可分别达到79.00%、63.46%、14.57%、67.43%、35.81%;对比空白池,TN、NO2--N、NO3--N、TP、PO4--P的平均去除率仅为9.67%、7.09%、1.30%、9.92%、7.04%.通过该系统中水生动物的吸收和人工介质上微生物降解的协同作用,使得氮磷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可见,水生动物-人工介质生态系统对改善太湖水源地水质有良好的效果,对构建安全的水源地生态系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9.
郭耕 《沿海环境》2002,(2):22-23
在一些平整的草坪边上,人们不难看到护栏 和提示牌:“保护草坪、人人有责”、“生命可责,让我活着”、“小草美丽,践踏可惜”……随着绿色大潮的涌动,现在人们逐渐知道,绿色是生命之本色,是时髦之颜色。为使绿化工作尽快见效,一时间种草之风席卷城乡,不惜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但结果往往事倍功半,费力不讨好。这些人工草坪不是有病就是干瘪或斑秃,或怕冷怕热,或怕踩怕压,或怕旱怕涝。而那些野地杂草,尽管一岁一枯荣,却顽强地活着,遇雨水就疯长,任人践踏、割除、甚至焚烧,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为什么人…  相似文献   
80.
红树林系统处理牲畜废水营养盐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2种盐度条件下(淡水与盐度30的人工海水)通过温室盆栽系统对比研究了2种主红树植物木榄和秋茄对牲畜废水的处理效应。牲畜废水的加入使植物体P含量增加1-4倍,N含量增加0.04-1.30倍。淡水条件 下秋茄和木榄系统N的处理效率分别为84.3%和95.5%,海水条件 下则为92.7%和98.0%,淡水条件下秋茄和木榄系统P的处理效率分别为79.2%和91.8%,海水条件下则为88.0%和97.8%,盐度对秋茄植物体N的去除无显著效应。2种植物体对P的处理效率为4%,远比N的处理效率低,废水来源的营养 盐大多被土壤去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