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8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380篇
安全科学   230篇
废物处理   97篇
环保管理   126篇
综合类   948篇
基础理论   86篇
污染及防治   357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介绍了变孔隙滤池的原理、特点,并以某电厂中水深度处理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工艺流程及设计参数,以及变孔隙滤池在电厂回用水中的应用、设计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2.
活性炭纤维对水中罗丹明B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活性炭纤维对水中罗丹明B的吸附.结果表明,pH=2时,罗丹明B的吸附量最大,并随着pH的增高吸附量随之降低;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不大;Langmuir等温线更适合于描述罗丹明B的吸附行为;活性炭纤维对罗丹明B的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热力学数据表明,较高温度下,活性炭纤维对罗丹明B的吸附是自发行为,且为吸热反应;吸附动力学符合假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可以很好地用内扩散模型来说明.  相似文献   
993.
对分离得到的一株产耐热木聚糖酶的真菌CAU521进行鉴定,并对其产纤维质降解酶系进行研究.通过菌落形态、显微镜产孢结构以及18S rDNA序列同源性比对等分析,鉴定该菌为樟绒枝霉(Malbranchea cinnamomea),其最适生长温度为45℃,为一株嗜热真菌.该菌能以农业废弃物玉米芯为碳源液体发酵产耐热木聚糖酶,50℃下培养7 d,木聚糖酶的最高酶活力达到173 U/mL.SDS-PAGE和酶谱分析表明该菌株能同时分泌多种纤维质降解酶:4种木聚糖酶、2种纤维素酶、3种葡聚糖酶和1种甘露聚糖酶.结果表明樟绒枝霉CAU521在降解和利用纤维质材料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4.
城乡结合部入河口是指分散点源的生活污水、雨水等经二级处理后排入河道时的入口.这里的污水特点是水量大,一般要求达标入河,如在这里进行深度处理,可将污水变成杂用水,成为城市用水第二水源.故开发新颖、高效的入河口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已成为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995.
采用DNS法研究了我国广泛分布的一种低等木食性白蚁——黑胸散白蚁纤维素酶的体外酶活特性以了解其纤维素降解机制.结果表明,内切β-1,4-葡聚糖酶(EG)、纤维二糖水解酶(CBH)和β-葡萄糖苷酶(BG)这3种酶的最佳反应时间均为15 min,最佳底物浓度为1%,最适反应pH为5.6,最适反应温度为35℃.在最适反应条件下,EG、CBH和BG的活性分别达到71.3(±13.9)U/mg、5.8(±0.8)U/mg和4.1(±0.7)U/mg.EG在体外的热稳定性较差,在50℃及更高温度酶活很低或完全失活,但该酶对pH稳定性较好,在pH 3.2~8.0范围内酶活力变化不大.Native-PAGE电泳检测到该白蚁体内至少有8种不同的EG活性条带,肠道不同部位纤维素酶活性条带种类不同.这些研究表明,木食性白蚁降解纤维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种纤维素酶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996.
针对前置反硝化(DN)-硝化(CN)生物滤池工艺进行碳(COD)、氮、磷平衡分析,建立了该工艺的物料衡算方法。分析结果表明:DN池中反硝化的碳源主要是甲醇,占DN池反硝化碳源量的70.8%。入流总氮中有13.7%通过CN池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去除;入流COD中有46.4%通过CN池中异养菌的好氧氧化去除;入流磷总量约有75.9%被微生物利用。CN池中硝化过程耗氧量为29.0%,占供氧量的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997.
采用陶粒滤料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邻苯二甲酸二己酯(DHP)模拟废水,考察了空床接触时间(EBCT)、温度对DHP去除效果的影响,运用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了率间降解产物并推测其可能降解途径.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5℃,空床接触时间(EBCT)为8h时,BAF对DHP的降解效果良好,去除率达到95.5%;BAF对DHP的去除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和EBCT的增加而增大,EBCT为去除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BAF出水中检测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单丁酯(MBP)、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以及邻苯二甲酸(PA)等降解产物.据此推测邻苯二甲酸二己酯的生物降解途径可能为邻苯二甲酸二己酯的长烷基支链先断裂为较短的直链,而后断裂一个酯键形成单酯,接着再断裂另一酯键形成邻苯二甲酸,最终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相似文献   
998.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都购入了汽车,汽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同时也让一些不法的商家从中看到了商机。这不,近日有消息称,汽车坐垫实为黑心棉制作。  相似文献   
999.
1泄漏气瓶基本情况 2011年9月,安徽省某市一出租车驾驶员闻到车内有异样气味.随即将车开到车用气瓶定期检验站进行检查。陔气瓶安装使用仅1年多,在进行气密性试验中,当压力升至8MPa时发现气瓶距端部约300mm处瓶体上纤维环缠绕环向开裂处出现大量气体泄漏(参见图1)。  相似文献   
1000.
温和湿热预处理对稻秸理化特性及生物产沼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考察温和湿热预处理提高秸秆产气速率的可行性,以水稻秸秆为原料,在湿热预处理温度80℃、物料含水率60%条件下,通过分析湿热处理前后稻秸理化特性及厌氧生物产气特性的变化,研究不同湿热预处理时间对秸秆预处理及产沼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和湿热预处理促进了稻秸有机物的溶出,预处理后稻秸水浸提液pH值有较大幅度下降,而COD、TVFA和乙酸含量均大幅度增加,与对照组相比,T1、T2和T3处理秸秆水浸提液COD浓度分别增加了47.19%、55.18%和60.62%,TVFA浓度分别增加了22.34%、33.98%和50.12%,乙酸浓度分别增加了19.52%、34.02%和49.37%,并且乙酸占TVFA百分比均超过85%以上,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处理T1水浸提液各理化特性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呈极显著差异,而不同温和湿热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对稻秸纤维素组分破坏效果明显,但不同预处理时间对秸秆木质纤维组分破坏效果影响不大;厌氧发酵产气的结果表明,温和湿热预处理可明显提高稻秸厌氧生物产沼气,发酵20 d平均容积产气率可提高12.53%以上,累积TS产气率可提高36.17%以上.可见,温和湿热预处理提高秸秆厌氧生物产沼气效果是可行的,考虑到工程应用中预处理能耗成本因素,湿热预处理时间以T1处理(即6 h)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