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99篇
安全科学   59篇
废物处理   46篇
环保管理   48篇
综合类   499篇
基础理论   122篇
污染及防治   87篇
评价与监测   40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陈灿  王建龙 《环境科学》2006,27(11):2261-2267
研究了酿酒酵母无缓冲溶液体系吸附Zn(Ⅱ)的过程中各种阳离子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当Zn(Ⅱ)的初始浓度是0.08~0.8 mmol·L-1,酵母浓度约1 g·L-1,初始pH为5.65,反应38h内,酵母的Zn(Ⅱ)吸附量为74.8~654.8μmol·g-1,去除率达到76.4%~92.8%,pH值升高0.55~1.28.吸附过程中酵母首先快速释放大量K+,其次是Mg2+和Na+,Ca2+的释放量较少,数量级一般可分别达到几百、几十和几个μmol·g-1.以离子交换为基础计算的各阳离子释放量总和一般超过Zn(Ⅱ)的吸附量,证明酵母吸附Zn(Ⅱ)的机理之一是离子交换,但不唯一.无缓冲溶液体系酵母吸附Zn(Ⅱ)的过程中溶液pH值升高,H+被吸收,K+等阳离子释放,是生物体细胞的本质属性,与Zn(Ⅱ)是否存在无关,但是Zn(Ⅱ)可以促进阳离子的释放以及降低酵母对H+的吸收,也反映出Zn(Ⅱ)与H+之间可以竞争细胞表面吸附位.死酵母的吸附量低于未处理酵母,与阳离子交换能力关系不大,可能与细胞表面变形导致Zn(Ⅱ)吸附困难有关.  相似文献   
822.
蒸发浓缩-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铜、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蒸发浓缩-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铜、锌研究结果表明,可有效扩大直接吸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量范围,能充分满足地表水、地下水的检测。  相似文献   
823.
通过营养液培养并采用差速离心技术和化学试剂逐步提取法,分析了Cd和Pb及不同Zn盐对长柔毛委陵菜(Potentilla griffithii var.velutina)叶片、叶柄和根中Zn的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对照外,长柔毛委陵菜体内46%~74%和16%~33%的Zn分别分布在细胞壁和可溶部分中;在所有处理中,细胞壁和可溶部分的Zn含量占总量的74%~95%,这说明细胞壁和可溶部分是Zn在植物体内的2个主要分布位点.与对照相比, Zn、Cd和Pb的添加使Zn在细胞壁的分配比例显著增加9%~38%(P<0.05),而可溶部分的分配比例则显著减少6%~40%(p<0.05).与单Zn处理相比, Cd和Pb虽然没有改变Zn亚细胞分布中"细胞壁>可溶部分>细胞核和叶绿体>线粒体"的格局,但增加了在细胞壁或可溶部分的分配比例,促进Zn向细胞壁或液泡中转移.Zn在长柔毛委陵菜体内以多种化学形态存在:在对照中植物各部位和单Zn处理的叶片中, Zn的乙醇提取态和水提取态所占比例达到61%~87%;在单Zn处理的叶柄和根中, Zn的氯化钠提取态和乙醇提取态占总量的62%~73%;在Zn/Cd和Zn/Pb复合处理中,氯化钠提取态、乙醇提取态和水提取态等3种化学形态占总量的70%~89%.Zn、Cd和Pb的添加大多提高了Zn的氯化钠提取态的分配比例,而降低乙醇提取态的分配比例,促进Zn向活性较弱的结合形态转移.这些结果表明细胞壁固持、液泡区隔化和活性较强化学形态的减少是长柔毛委陵菜在单Zn处理、Zn/Cd和Zn/Pb复合处理下耐Zn的主要机制.此外,不同Zn盐对长柔毛委陵菜的Zn亚细胞分布没有明显影响,而硝酸锌处理使Zn的乙醇提取态成为优势形态.  相似文献   
824.
运用微波消解-电热板/ICP-AES法对污泥中的铜、锌含量进行测定,实验证明该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回收率较高,方法简便、耗时短,为测定污泥重金属的含量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25.
本文研究了Zn(Ⅱ)与原卟啉的络合显色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吐温80质量浓度为1.0%时,在pH9.50 NH3.H2O-NH4Cl缓冲溶液中,沸水浴加热15min,显色反应完全,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即为最佳显色条件。  相似文献   
826.
碱性土壤锌镉比对小麦籽粒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北方地区小麦镉(Cd)污染形势严峻.土壤锌(Zn)与Cd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但两者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区域调查及大田实验,探究了北方碱性小麦土壤锌镉比(Zn/Cd)与小麦籽粒Cd含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土壤Zn/Cd与小麦籽粒Cd含量显著负相关.施加硫酸锌(增Zn)及深翻耕措施(降Zn)均能显著提高土壤Zn/Cd,并降低小麦籽粒Cd含量.其中,增施100 mg·kg-1的Zn2+,可将土壤Zn/Cd增加61.2%,并使小麦籽粒Cd含量降低9.28%;将土壤0~30 cm及30~60 cm土层互换的深翻耕措施,可将土壤Zn/Cd增加45.8%,并使小麦籽粒Cd含量降低13.5%.综合区域调查及大田实验数据,发现当土壤Zn/Cd小于50时,小麦籽粒Cd含量全部超标且有98.4%的样品超标1倍以上;而当土壤Zn/Cd大于100时,小麦籽粒Cd含量超标风险显著降低至11.9%.该阈值的确定对于小麦Cd污染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27.
本文通过对比试验研究的方法,验证了集装箱用无锌粉末涂层具有全面优于水性漆涂层的质量性能,消除了客户对粉末涂层无锌的质量担忧,并且验证了无锌粉末涂层与现有集装箱制造工艺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828.
水和土壤中铜,锌,铁,锰的原子吸收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序铜、锌、铁、锰是人、动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微量元素c但是,如果水土中的铜、锌、铁、锰含量过高,对作物也会产生毒害作用。因此,测定水、土壤中的上述元素对防止作物微量元素营养缺乏及污染均具有重要意义,原子吸收法可快速准确地测定出这些元素在水、土中的含量,克服干扰的能力强,不需要大量的预处理。测定土壤中有效态银、锌、铁、锰等时常用的浸出剂有0.05InEUTA、0.IMHG。0.02InH。SO。+0.05InHG、25%酷酸等c考虑到通用性及日前应用广泛程度,我们选0.05InEUTAT和0.IMHG,水土比按5:l浸出c二者的工作曲…  相似文献   
829.
概括了纳米铁酸盐(以ZnFe2O4和BiFeO3为代表)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综述了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讨论了催化反应中铁酸盐的特性及工艺条件(初始反应p H、初始污染物浓度、H2O2的加入等)对有机污染物降解率的影响;介绍了光助-类Fenton氧化反应的机理;对纳米铁酸盐在废水处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30.
以正硅酸乙酯(TEOS)作为包覆材料,对锰锌铁氧体纳米颗粒进行SiO2包覆,制备出锰锌铁氧体/SiO_2复合磁性材料。利用FTIR,XRD,SEM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对模拟亚甲基蓝废水的吸附脱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当SiO_2质量分数为40%1时,采用先将锰锌铁氧体在柠檬酸溶液中搅拌分散3 h后,加人氨水调节溶液pH,再继续搅拌分散3 h的分段分散方法制备的复合磁性材料对亚甲基蓝废水的处理效果更好,处理亚甲基蓝质量浓度为50 mg/L、COD为160 mg/L的废水,废水脱色率为97.2%,COD去除率为19.3%。表征结果显示:复合磁性材料锰锌铁氧体/SiO_2为球形颗粒,平均粒径为100 nm;SiO_2包覆前后锰锌铁氧体的晶型均为尖晶石型结构,在复合磁性材料中SiO_2以无定型的形态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