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4篇
  免费   297篇
  国内免费   1075篇
安全科学   244篇
废物处理   222篇
环保管理   116篇
综合类   1870篇
基础理论   372篇
污染及防治   548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201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活性炭/纳米零价铁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对砷的去除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零价铁在重金属去除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为了大批量、低成本地制备纳米零价铁,本文采用电化学还原法在粒状活性炭表面电沉积纳米零价铁,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初步探讨了制备的纳米零价铁/活性炭复合吸附剂对模拟地下水中As(III)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通过自行设计的电沉积装置,成功地在颗粒活性炭上沉积了纳米零价铁颗粒。制备的活性炭/纳米零价铁复合吸附剂对模拟地下水中As(III)的去除效果良好。电化学沉积法制备纳米零价铁,技术可行,成本低廉,在重金属去除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2.
Fe/Al改性膨润土对铬酸根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膨润土原矿提取了粒径小于2μm的膨润土胶体,经过钠质化处理后分别用聚羟基铁和聚羟基铝进行改性,然后用一次平衡法研究了改性膨润土对水体中铬酸根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与原矿相比,改性膨润土对铬酸根的吸附量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铁改性膨润土对铬酸根的吸附量大于铝改性者.CrO42-的吸附平衡浓度为0.5 mmol·L-1时,Mt-1(Fe)、Mt-2(Fe)和Mt-3(Al)对铬酸根的吸附量分别为271.0 mmol·kg-1、114.0 mmol·kg-1和16.1 mmol·kg-1.改性膨润土对铬酸根的吸附量随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增大,随体系pH值的增加而减小.铬酸根在改性膨润土表面的吸附以专性吸附机制为主,静电吸附所占比例很小,一般不超过30%.这些研究结果可为开发新型水处理剂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3.
有机化改性海泡石对六六六吸附性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海泡石进行有机化改性处理,并对改性海泡石进行了吸附六六六实验.结果表明,未经有机化改性的海泡石对六六六各异构体去除能力由小到大依次为:γ-六六六(12.66%)、δ-六六六(12.79%)、α六六六(17.35%)、β-六六六(33.57%).经DOSO3Na有机化改性的海泡石对六六六各异构体的去除能力由小到大依次为:β-六六六、γ δ-六六六、α-六六六.经CTMAB有机化改性的海泡石对六六六各异构体的去除能力由小到大依次为:β-六六六、α-六六六、γ δ-六六六.有机化改性海泡石使体系中β-六六六大幅度增加,可能为有机化海泡石催化α、γ、δ各异构体向β异构体转化.  相似文献   
104.
氯化镧改性黏土固化湖泊底泥中磷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袁宪正  潘纲  田秉晖  陈灏 《环境科学》2007,28(2):403-406
用氯化镧对14种黏土进行改性并研究了这些改性黏土固化磷的效果.研究了pH对改性高岭土磷吸附率和镧离子溶出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氯化镧改性,不同黏土的磷固定率由改性前的3%~14%提高到改性后的52%~95%.氯化镧改性高岭土在pH为5时,达到磷吸附率的最大值94.85%,并在pH值4~8范围内,保持较高的磷吸附率(>80%).在pH>6.5的范围,La3+溶出浓度低于0.0178 mg/L.  相似文献   
105.
纳米材料对斑马鱼的氧化损伤及应激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斑马鱼(Daniorerio)为受试动物,研究了纳米及常规TiO2、ZnO悬浮液对其鳃、消化道及肝脏的氧化损伤及应激效应,同时对纳米及常规TiO2、ZnO悬浮液中的颗粒形貌特征及·OH生成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虽然纳米TiO2、ZnO颗粒与其常规颗粒在溶液中的粒径分布接近,但50mg/L纳米TiO2、ZnO悬浮液中·OH产生量(96h光照下,分别为2.17mmol/L、0.72mmol/L)远远高于50mg/L常规颗粒(未检测到).50mg/L纳米TiO2处理下,斑马鱼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蛋白质羰基含量分别为对照的70.2%、65.4%、53%、178.1%;消化道中SOD活性及GSH、丙二醛(MDA)含量分别为对照的149.6%、212.9%、217.2%;鳃中MDA含量为对照的160.9%.而50mg/L常规TiO2悬浮液对斑马鱼没有产生毒理效应.5mg/L纳米及常规ZnO对斑马鱼肝脏的氧化伤害最强,其中5mg/L纳米ZnO处理组中SOD、CAT活性及GSH、MDA含量分别为对照的62.9%、53.1%、45.2%、204.2%,5mg/L常规ZnO处理组中SOD、CAT活性及GSH、MDA含量分别为对照组48.3%、51.8%、34.6%、289.6%;虽然斑马鱼鳃及消化道也受到明显氧化应激效应(p0.05),但并没有受到氧化损伤.研究表明,团聚作用对不同化学组成纳米颗粒的毒性影响程度不同;且不同化学组成纳米颗粒在生物体内可能通过不同机制产生了不同种类的ROS,从而对不同细胞组分产生的氧化损伤及应激效应是其重要的毒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6.
铁氧化物改性黏土对Cr(Ⅵ)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铁氧化物对黏土进行了包覆改性,采用静态吸附法对该改性黏土吸附Cr(Ⅵ)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并考虑了反应时间、pH、浓度、温度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整个吸附过程基本在3h内完成;改性黏土对Cr(Ⅵ)的吸附量随溶液初始pH的增大而明显减小;随着溶液初始浓度和温度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在初始pH为3.0的条件下,研究了改性黏土吸附Cr(Ⅵ)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改性黏土对Cr(Ⅵ)吸附能较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式。由Langmuir等温式得出,在293K、初始pH为3.0条件下的单层饱和吸附量为12.91 mg•g-1。确定了改性黏土吸附Cr(Ⅵ)的热力学参数,表明该吸附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自发过程。与原土的对比实验表明,改性黏土对Cr(Ⅵ)的吸附能力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07.
以东江流域某典型印染企业尾水为研究对象,将混凝剂与少量的纳米铁进行复合投加,再结合多介质过滤器对印染尾水进行深度处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混凝剂HPAC-9对极性有机物具有较强的去除能力,但对非极性或弱极性有机物去除效果不很理想.通过将纳米铁与HPAC-9复合投加并结合多介质过滤工艺,对印染企业尾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  相似文献   
108.
以模拟印染废水和实际印染废水为实验对象,检验了一种新合成有机-无机复合絮凝剂(PST)的絮凝效果。结果表明,PST具有良好的絮凝性能。在受试条件下,絮凝效果与絮凝剂投加量、染料浓度有较大相关性。废水的pH值应用范围较宽;搅拌时间对COD去除率和脱色率没有显著影响。采用PST处理广东省高明市某印染厂的印染废水后,COD去除率为75.16%,脱色率为76.18%,处理效果良好,处理成本明显低于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聚铝等絮凝剂。  相似文献   
109.
TiO2 nanoparticles, doped with di erent Pt contents, were prepared by a modified photodeposition method using Degussa P-25 TiO2, H2PtCl6 6H2O and methanol as the solvents.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Pt/TiO2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nitrogen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isotherm measurement technique, X-ray di raction analysis and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a, respectively. Reaction rates from photocatalytic removal of dichloromethane over Degussa P-25 TiO2 and Pt/TiO2 were evaluated. The average diameter and BET surface area of the TiO2 catalyst particles were 300 nm and 50 m2/g, respectively. The degradation e ciency was 99.0%, 82.7%, 55.2%, and 57.9% with TiO2 at inlet concentrations of 50, 100, 200, and 300 ppm, respectively. And the degradation e ciency was 99.3%, 79.7%, 76.5%, and 73.4% with a 0.005 wt.% Pt/TiO2 at inlet concentrations of 50, 100, 200, and 300 ppm,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we found that the photoluminescence emission peak intensities decreased with increases in the doping amount of Pt,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irradiative recombination was weakened. Furthermo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V/0.005 wt.% Pt/TiO2 process was capable of e ciently decomposing gaseous DCM in air.  相似文献   
110.
Monoclinic bismuth vanadate(BiVO4) thin film was fabricated on indium-tin oxide glass from an amorphous heteronuclear complex via dip-coating.After annealation at 400,500,and 600°C,the thin film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and UV-Vis spectrophotometry.The BiVO4 particles on the ITO glass surface had a monoclinic structure.The UV-Visible diffuse reflection spectra showed the BiVO4 thin film had photoabsorption properti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