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0篇
  免费   1269篇
  国内免费   4014篇
安全科学   1643篇
废物处理   212篇
环保管理   311篇
综合类   7104篇
基础理论   1128篇
污染及防治   734篇
评价与监测   181篇
社会与环境   137篇
灾害及防治   163篇
  2024年   277篇
  2023年   904篇
  2022年   850篇
  2021年   819篇
  2020年   626篇
  2019年   665篇
  2018年   342篇
  2017年   331篇
  2016年   352篇
  2015年   481篇
  2014年   632篇
  2013年   486篇
  2012年   590篇
  2011年   582篇
  2010年   432篇
  2009年   566篇
  2008年   478篇
  2007年   499篇
  2006年   446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51.
“绿色催化”浅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催化是化学工业的基石。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催化技术的发展和催化剂的创制,均将催化技术作为新世纪优先发展的领域。催化过程,包括各种形式的化学催化和生物催化,是实现高原子经济反应的重要途径。为克服传统化学反应带来的环境危害,目前,学术界和化工界正致力于发展环境友好的催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2.
天津污灌区苯并(a)芘的分布和迁移通量模型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估算苯并 (a)芘在天津污灌区气、水、土壤及沉积物相间的迁移通量和浓度分布的逸度模型框架 ,利用通量资料作为模型输入 ,利用实测浓度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结果表明 ,模型对大气、地表水、土壤和沉积物中浓度的估算大体吻合 ,沉积物和土壤是苯并 (a)芘的主要环境归宿 ,而大气中的平衡浓度相对较低 ,水体及土壤中的苯并 (a)芘可能通过作物和鱼体富集而进入生态系统 .  相似文献   
153.
阴极极化对不锈钢表面微生物膜的附着有一定的影响,通过 荧光显微镜记数和细菌双染色方法(AO+PI),对在不同电位下极 化过的不锈钢表面进行了观察,同时做了对比实验。实验证明在一 定的范围内(-800mV~-1000mV),阴极极化对微生物向洁净金属 表面的附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对已经附着的微生物膜不能 够起到脱除或完全杀灭作用,只能杀死靠近金属表面的微生物。通 过模拟膜实验,从侧面证明了只有微生物膜附着而无生物活性时, 钝性金属的开路电位不会发生正移。  相似文献   
154.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在环境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介绍了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包括SCGE的原理、方法及其在环境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该技术可用多种污染物的检测且灵敏度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即SCGE对大气污染物、重金属、醛类及辐射污染的检测,具有高度敏感性,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5.
上海市大气PM2.5中溶剂可抽提有机物的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溶剂抽提、分离、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2000年10月至2001年8月上海市5个不同功能区采集的大气PM_(2.5)样品中的溶剂可抽提有机物进行了检测,共检测出正构烷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有机酸、有机醇、有机酯等各类溶剂可抽提有机化合物267种。检出的82种多环芳烃中有15种属于美国EPA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比较了不同季节、不同区域PM_(2.5)样品中正构烷烃、多环芳烃等化合物分布特征的差异。检出的喹啉类含氮杂环类化合物以及有机酸等污染物表现出一定的机动车排放特征。  相似文献   
156.
This paper recommend the grey control system model(GM 1,1 )to approach the problem of prediction for emission of trace gases.When the number of data in the system is not enough for mathermatics statistics analysis,the application of GM(1,1)model can get available results.This model can be used for prediction of emission trace gases and trend of global concentration of C02.The atmospheric concentration of CO2 will be 365.9 ppmv by the year 2000 The prediction for emission of CO2 from buming coal will be 1123.3 TgC in China.The emissions of CO in China are estimated.  相似文献   
157.
以VFP(Visual FoxPro5.0)为开发平台,自行开发了冷冲模模架数据管理系统。之中简要介绍了VFP的主要特点,重点阐述了面向对象模架数据管理系统实现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158.
1 IntroductionMunicipalsolidwastes(MSWs)polluteenvironment,occupylotsoflandandcostmuchmoneyfordisposal.Toprotecttheenvironment,itisurgenttosearchforagoodwayofMSWdisposal.Atpresent,therearemanymethodssuchaslandfill,incineration,compost,hightemperatur…  相似文献   
159.
微波密封消解法测定化学耗氧量(COD_(cr))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微波密封加热、硫酸—重铬酸钾消解体系测定CODcr,水样经微波加热消解后.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按进行滴定,计算出CODcr值。它与回流法相比,具有省时、省试剂、提高CODcr值小于50mg/L时的测量精确度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0.
对不同比例的飞灰和煤的均匀混合物吸附去除水溶液中的Ω铬红 ME(一种普通的铬染料)进行了研究.注意到低浓度吸附物质、小颗粒吸附剂、低温及酸性介质有利于染料的去除.当飞灰和煤的此例为1:1,颗粒粒径为53μm、pH=2.0、30℃,吸附质浓度为10mg/1时,上述染料的去除率达到1005.分别采用 Lagergren 和 Mekay 等提出的模型进行动力学和传质研究,平衡数据与 Langmuir 吸附模型相吻合,表明吸附剂外表面形成了染料分子的单分子覆盖层.根据吸附质的溶解度和化学势解释了温度的影响.用固液界面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解释研究结果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