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9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610篇
安全科学   218篇
废物处理   102篇
环保管理   87篇
综合类   1053篇
基础理论   263篇
污染及防治   217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521.
氢氧化镁/红磷对硅橡胶/黏土纳米复合物阻燃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MQ)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16BrN)改性的蒙脱土(OMMT)纳米复合材料为原料,以氢氧化镁/微胶囊化红磷(MH/MRP)为阻燃剂,以气相法白炭黑为补强剂,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无卤阻燃MVMQ纳米复合材料。笔者采用XRD表征制备的MVMQ/OMMT纳米复合物的结构,用机械性能测试研究气相法白炭黑和OMMT对MVMQ的协效补强作用,通过极限氧指数、UL94 V垂直燃烧法、环境扫描电镜(ESEM)和热重分析(TG)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其燃烧性能和热性能,结合材料宏观燃烧性能的改变,推断OMMT和MH/MRP对MVMQ的阻燃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522.
阐述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可能导致的环境与健康的不确定风险以及实施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在推动纳米科技和纳米产品研发的同时,应秉持科技进步有益于社会整体发展的原则,针对这些技术可能引起的健康、安全、环境、伦理和社会的隐含问题和不确定性,开展纳米产品及与纳米相关的法律、环境与健康潜在风险研究,制定相关安全性评价和风险管理规范以应对潜在的释放风险.  相似文献   
523.
采用新型金膜吸附-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空气中的汞,在0μg/L~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1。方法检出限为1.6 ng/m3,RSD为0.5%~2.7%,测定两种不同浓度的汞标准样品,相对误差为6.1%和3.2%。与两种现行国标方法(巯基棉富集和高锰酸钾溶液吸附法)比较,该方法所需试剂种类少,操作简便、吸附效率好,加标回收率高。  相似文献   
524.
以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PBTCA)为稳定剂,通过FeCl3.6H2O与NaBH4反应,利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稳定纳米级零价铁颗粒(P-NZVI),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衍射(XRD)进行表征,颗粒平均粒径为73 nm。考察了Cr(Ⅵ)溶液初始浓度、pH、NZVI投加量、温度等条件对Cr(Ⅵ)去除效果的影响,并与同等条件下不加稳定剂制备的纳米铁(N-NZVI)进行对比。结果表明:Cr(Ⅵ)的去除率随温度和纳米铁投加量增加而升高,随pH和Cr(Ⅵ)溶液初始浓度升高而降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P-NZVI对Cr(Ⅵ)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N-NZVI,表明改性后纳米铁在地表水原位修复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25.
磁性介孔锰铁复合氧化物对Cr(Ⅵ)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复合金属草酸盐为前驱体制备了纳米晶构筑的介孔锰铁氧化物材料,采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固体比表面测定仪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对水体Cr(Ⅵ)的吸附性能,考察了pH及离子强度对吸附容量的影响、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以及碱液对Cr(Ⅵ)的洗脱率。结果表明,获得的锰铁氧化物为纳米晶构筑的介孔材料,比表面达277.4 m2/g,对Cr(Ⅵ)在酸性条件下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在初始Cr(Ⅵ)质量浓度为100 mg/L,pH值在2时,10 min内能使溶液中的Cr(Ⅵ)去除率达96.8%,最大Cr(Ⅵ)吸附容量Qm为40 mg/g。  相似文献   
526.
研究了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的吸附去除过程与机制。对吸附处理效果较好的活性炭与纳米羟基氧化铁(α-FeOOH)进行了比表面积、Zeta电位等表面特性的表征,研究比较了双氯芬酸在活性炭与α—FeOOH2种材料上的吸附去除效果与吸附机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活性炭与α-FeOOH对双氯芬酸吸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7.9%和84.3%;双氯芬酸在活性炭上的吸附主要是由于活性炭较大的比表面积与疏水分配作用,在α-FeOOH上的吸附主要是由于静电引力作用;活性炭与α-FeOOH对双氯芬酸的吸附去除效果均随pH的升高而降低;在pH=6时,活性炭与α-FeOOH对双氯芬酸钠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方程,单位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09.98mg/g和58.96mg/g;活性炭对双氯芬酸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527.
包覆型纳米零价铁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中的活性艳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流变相法,以FeSO4.7H2O∶KBH4=1∶2(摩尔比)为固相介质,0.06 g/mL CMC(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为液相介质,固液比1∶2,反应2 h制备出包覆型纳米零价铁;采用XRD、TEM等手段对合成的纳米零价铁进行表征。探讨不同反应条件对包覆型纳米铁去除活性艳蓝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初始活性艳蓝(浓度100 mg/L)pH为5,包覆型纳米铁的投加量为6 g/L,反应时间为30 min时,活性艳蓝的去除率可达96%。通过研究机理,其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528.
采用固相熔融法从尾矿中提取SiO2,利用超声辅助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SiO2。分别研究了NaOH与尾矿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SiO2提取率的影响,以及溶解水量、HCl浓度、终点pH、超声波功率和超声波频率对纳米SiO2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NaOH与尾矿的质量比为1.4∶1,温度为325℃时灼烧25 min后用100 mL水溶解,滴加1.6 mol/LHCl酸化沉淀,终点pH调至8.5,在超声功率100 W,超声频率28 Hz的条件下,尾矿中SiO2提取率达到98.0%,产物中SiO2含量为98.40%,平均粒度为18 nm,得到的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529.
盆栽植物净化甲苯废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动态模拟法模拟盆栽植物对甲苯污染气体的净化,考察吊兰和金绿萝两种盆栽植物在净化甲苯过程中,甲苯入口浓度与植物对甲苯净化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2种盆栽植物对低浓度甲苯废气具有长期明显的净化效果。在相同条件下,吊兰茎叶和土壤的净化速率优于金绿萝体系。在植物的耐受浓度范围内,2种植物茎叶和土壤的净化速率均随着甲苯入口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且白天的净化速率明显高于黑夜时的净化速率。在实验过程中,吊兰土壤体系的降解率随着甲苯浓度的升高逐渐下降;金绿萝土壤体系的降解率基本不受甲苯入口浓度的影响。吊兰盆栽体系的降解率明显大于金绿萝的降解率。两种植物盆栽体系的降解率随甲苯进口浓度的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530.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不同纳米修复剂(羟基磷灰石HAP、赤泥RM、Fe3O4、胡敏酸-Fe3O4)对2种不同污染土壤Cd吸收、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纳米修复剂均可显著增加胡萝卜植株生物量,显著提高植株Cd胁迫的耐受指数;不同土壤施用不同纳米修复剂均显著降低胡萝卜植株Cd的含量,并且随着修复剂施加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与对照相比,植株茎叶Cd含量最大降低达78.8%,根中Cd的含量最大降低67.8%;添加不同修复剂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土壤中Cd的转运系数和富集系数,这可能与施用不同纳米修复剂促进了土壤中非残留态Cd向残留态Cd的转化有关,总体而言,不同纳米型修复剂对降低Cd的有效性顺序为:RM~HAP>胡敏酸-Fe3O4>Fe3O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