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4篇
  免费   1005篇
  国内免费   3334篇
安全科学   793篇
废物处理   494篇
环保管理   412篇
综合类   6479篇
基础理论   1160篇
污染及防治   1635篇
评价与监测   270篇
社会与环境   77篇
灾害及防治   43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305篇
  2022年   362篇
  2021年   523篇
  2020年   391篇
  2019年   493篇
  2018年   302篇
  2017年   304篇
  2016年   391篇
  2015年   526篇
  2014年   666篇
  2013年   634篇
  2012年   684篇
  2011年   610篇
  2010年   522篇
  2009年   588篇
  2008年   524篇
  2007年   559篇
  2006年   508篇
  2005年   446篇
  2004年   363篇
  2003年   310篇
  2002年   259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51.
合成了一种用来吸附和去除水溶液中酚类化合物的2-羧基苯甲酰基修饰的超高交联吸附树脂(ZH-01),并从动力学和吸附容量角度比较了XAD-4、AM-1和ZH-01分别吸附浓度为800mg/L苯酚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ZH-01吸附剂有利于吸附苯酚、对甲苯酚和对硝基苯酚之类的酚类化合物。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都得到了相同的结果:ZH-01对苯酚和对甲苯酚吸附是化学吸附的过渡状态,而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是一种物理吸附过程,并且显示了ZH-01表面均孔特性。苯酚在ZH-01上的小柱吸附研究表明了吸附穿透容量和总吸附量分别为2.38mmol/g和3.05mmol/g,溶剂甲醇对吸附在ZH-01上苯酚的脱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52.
以高压汞灯为光源 ,采用浸涂 -烧结法制备的负载型纳米TiO2 作为光催化剂 ,通过对水中微量溶解性间二甲苯的光催化氧化过程的研究表明 ,初始浓度在 6 .6 8— 17.36mg/L的范围内 ,间二甲苯的光催化反应遵循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随溶液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半衰期则随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加 ,经 1.5h反应后 ,溶液中间二甲苯的去除率从 17.36mg/L的 5 4 .4 4 %增加到 6 .6 8mg/L的 75 .90 %。  相似文献   
953.
废水膜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膜生物工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废水处理技术。介绍了3类膜生物反应器的特点,综合了国内外废水膜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膜生物处理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54.
膜—生物反应器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就膜-生物反应器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生成特性及其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在膜-生物反应器中,膜的高效固液分离作用在提高系统容积负荷和出水水的同时,也使生物反应器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以腐殖质,多糖,蛋白质等物质为主要成分的溶解性微生物产物是上物处理出水中溶解性TOC或COD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产生于微生物的基质分解过程和内源呼吸过程,其高分子物质的含量较多且可生物降解性较差,因此,在膜-生物反应器中会出现积累,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过高积累不仅有可能降低膜过滤出水的水质稳定性,而且有可能影响污染活性,并引起膜污染。进水溶液和污染度是影响溶解性微生物产物产生量的重要因素。目前有关膜-生物反应器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研究还很不完善,有很多问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55.
膜生物反应器在粪便污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粪便污水及其处理技术作了简要介绍,重点综述了国内外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粪便污水的工艺、处理效果、透水量影响因素、膜清洗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956.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无泡供氧膜生物反应器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采用中空纤维膜作为无泡供氧及生物膜载体,采用包埋固定化技术进行挂膜及污水处理研究。通过装置改进,较好地解决了无曝气条件下的底物传质问题,提高了传质效率,确定了最佳包埋剂及固定化条件,缩短了挂膜时间和提高了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PVA作为包埋剂,且包泥量为1:1的情况下,挂膜时间可缩短为一周左右,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90%和80%左右。  相似文献   
957.
曝气强度对膜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混合液浓度的高低及其粒度分布特性是影响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的重要因素。在一定污泥浓度下,主要考察了曝气强度对污泥絮体粒度分布的影响,以及不同粒度下的膜污染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曝气强度提高,可以起到减缓污泥颗粒在膜表面的沉积作用,但高的错流流速产生的剪切效应使得污泥颗粒变得琐碎,导致细小胶体粒子和溶解性部分增多,增加了膜孔吸附和堵塞的机会,加剧了膜污染的进程。膜污染速率在曝气强度提高初期阶段迅速降低,接着又随曝气强度增加而缓慢升高,在污泥质量浓度为8 g/L的试验条件下,对应的最适曝气强度为84 m3/(m2.h)。  相似文献   
958.
微氧膜生物反应器同时去除有机物和氮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微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进行同时去除有机物和氮的研究。结果表明,膜出水COD不受水力停留时间变化的影响一直稳定在较低值,为15~35mg/L,去除率在94%以上。氮通过发生同时硝化反硝化反应而去除。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6h以上时, 系统总氮去除率为65% ~92%,平均去除率为77%。  相似文献   
959.
推导了BAF前置反硝化工艺简化动力学模型,揭示了BAF去除有机物与反应速率常数与膜厚的关系。同时以生物膜中活性物质与非活性物质增长生物数学模型体系为基础,从理论上推导了BAF最佳膜厚的范围。  相似文献   
960.
以250W照明金属卤化物灯为光源研究了水中17β雌二醇(E2)在类Fenton体系中的光降解。结果表明,Fe(Ⅲ)/H2O2体系能有效地光降解E2。pH3~6范围内,E2光降解率及反应初始速率随酸度的增大而增大;H2O2初始浓度越大,E2降解率及反应初始速率越大;E2初始浓度越低,E2降解率越高,反应初始速率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