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49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采用以风化煤、碳酸钙与亚硒酸钠为主要原料组配的土壤改良剂,结合稻田水分管理(抽穗扬花期后保持80%田间持水量),通过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研究改良剂和水分管理对稻田水稻土和水稻籽粒中甲基汞含量及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土壤改良剂结合稻田水分管理可以显著降低水稻根际土壤与水稻籽粒中甲基汞含量.在盆栽环境中,土壤改良剂+水分管理的处理与对照相比,水稻根际土壤甲基汞含量降低了86.6%,水稻籽粒中甲基汞含量降低了65.2%;在大田环境中,土壤改良剂+水分管理的处理与对照相比,水稻根际土壤甲基汞含量降低了77.4%,水稻籽粒中甲基汞含量降低了60.6%.②土壤改良剂显著提高了土壤pH,在盆栽环境中提高了约0.3,在大田环境中提高了约0.2.同时,土壤改良剂加入土壤后,水稻在湿润状态下有效穗、穗粒数和籽粒产量没有出现显著降低.以上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土壤改良剂配合农艺调控措施(水分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汞污染稻田甲基汞暴露风险,且高效绿色,对于实现轻中度汞污染稻田安全利用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13.
冀忠伦 《环境工程》2010,28(6):21-23
油气田开发产生的废弃钻井液具有富含水、有机质和黏粒的特点,是改良沙漠土壤的有用成分,可用来提高沙漠土壤团粒和黏粒数量,提高土壤肥力。探讨了一种既能实现在沙漠、半沙漠草地环境下对废弃钻井液实现环境友好处理,又能提高沙漠土壤保水、保肥和增肥能力的沙漠改良技术。  相似文献   
14.
改良剂对根际土壤-水稻系统中镉运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稻田镉(Cd)污染治理是我国目前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重点和难点.铁的氧化还原过程对Cd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运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铁循环调控入手,研发阻控稻米Cd累积的钝化技术及产品,势必能为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新的解决途径.本研究以自主研发的改良剂为对象,通过野外田间试验,研究改良剂对Cd从根际土壤向根表铁膜迁移及在水稻不同组织器官间转运的影响,探索铁循环影响Cd在根际土壤-水稻系统中运移的机制.结果表明,改良剂施用促进了根际土壤中铁硫化物的形成,其与Cd共沉淀显著减少了分蘖期、拔节期和灌浆期根际土壤中乙酸铵浸提态Cd(NH4AcCd)的含量;成熟期排水烤田致使铁硫化物被氧化,其对Cd的释放显著增大了根际土壤中NH4Ac-Cd的含量;铁硫化物形成减弱了Fe(Ⅱ)从根际土壤向根表的迁移能力,铁膜中铁(DCB-Fe)的含量随之减小,铁膜对Cd的吸附能力减弱导致分蘖期和灌浆期铁膜中Cd(DCB-Cd)的含量显著减小;改良剂施用有效减弱了根系对Cd的转运能力,增大了拔节期、灌浆期和成熟期Cd在根系的分布比例,而减少了拔节期、灌浆期和成熟期Cd在茎叶、以及成熟期Cd在糙米中的分布比例.本研究成果将为后期改良剂的研发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对解决稻田Cd污染治理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用蒙脱石、稻草、鸡粪作为改良剂,研究不同改良剂对铜矿尾矿砂与菜园土混合土壤PH、有效态重金属含量、脲酶和磷酸酶活性以及混合土壤上种植的黑麦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蒙脱石对不同生长期黑麦草的生长量没有显著影响;使用稻草和鸡粪处理尽管在开始阶段不利于黑麦草(第1茬和第2茬)的生长,但随时间延长,黑麦草的生物量(第3茬和第4茬)明显增加,表现出很好的后效。黑麦草的根重与鸡粪的添加量关系显著,施用稻草的纯尾矿砂处理组(处理22)根重最大,而且蚯蚓只能在使用适量稻草的处理条件下才能在混合土壤中生长。土壤酶的分析发现,磷酸酶的活性除了在蚯蚓能够生长的处理组表现出较高外,其它处理之间无明显差异,但脲酶的活性则随着稻草和鸡粪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各处理之间土壤的PH值变化不大。添加稻草减少了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的含量,而使用鸡粪处理明显增加了土壤中包括铜、铅和锌等有效态重金属的含量,说明在施用含有重金属的畜禽粪便时务必小心谨慎,以防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6.
改良剂对中国两种典型土壤铜锌有效性的影响及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宝奇  李淑芹  徐明岗 《生态环境》2007,16(4):1139-1143
研究了改良剂对土壤铜锌有效性的影响,以期对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红壤与黄泥土中施用石灰、重钙和沸石,观测土壤有效态铜锌含量及pH,并测定了不同pH值下土壤有效态铜锌含量,以阐明改良剂影响土壤重金属有效性的机理。向供试土壤中外源加入一定量的铜锌溶液,制成铜、锌污染土壤,稳定平衡30d,采用CaCl2浸提法测定土壤有效态铜锌的含量。结果表明,施用改良剂能显著降低土壤铜锌的有效性,其中石灰的效果最佳,沸石次之,重钙最差。两种土壤中,复合污染下铜锌有效态含量均高于单一污染,其中铜单一污染有效态含量与复合污染差异显著(P<0.05),而锌单一污染与复合污染差异不显著(P>0.05)。可能是因为锌比铜竞争力更强,更易于被土壤吸附固定。随着土壤pH升高,两种土壤的有效态铜锌含量均显著下降,且复合污染高于单一污染;而在相同pH值下,两种土壤中有效态铜锌含量的差异不显著。可见,pH值是影响土壤重金属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改良剂影响土壤重金属有效性的主要机理在于其能显著提高土壤pH值,致使有效态重金属含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用蒙脱石、稻草和鸡粪作为改良剂对铜矿尾矿砂有效养分、有效态重金属含量、pH值以及对尾矿砂上黑麦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1 )蒙脱石可显著提高尾矿砂对铵态氮的保留能力 ;(2 )施肥可降低尾矿砂的pH值 ,施用鸡粪可使尾矿砂pH值下降约 1个单位 ,而添加蒙脱石和稻草对尾矿砂pH值未产生明显影响 ;(3 )添加蒙脱石可使尾矿砂中铜、锌的有效态含量降低 ,而添加稻草和鸡粪则使其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增高 ;(4 )随改良剂添加量的增加 ,蒙脱石和鸡粪处理组黑麦草吸收铜、锌的量减少而稻草处理组则增加 ;(5 ) 3种改良剂可明显影响尾矿砂上黑麦草的生长状况  相似文献   
18.
选取有机改良剂稻草、锯末、城市污泥、鸡粪及麻杆生物炭进行单施或配施,通过室内杂交狼尾草和红麻盆栽实验,探讨有机改良剂及同时生物炭对离子型稀土矿尾砂地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①单施4种有机改良剂均能显著提高杂交狼尾草生物量,其中鸡粪处理效果最好;但鸡粪处理中实验前后土壤中有机质亏损高达73.8%,其改良效果持久性较低;而锯末处理中有机质仅亏损16.0%,改良效果持久性更佳.②相对于单施鸡粪,配施麻杆生物炭或锯末均显著增加红麻生物量,显著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及土壤持水性,减缓了营养元素的流失;且明显改善有机质亏损,尤其配施锯末后土壤有机质亏损降至45.4%,提高了改良效果持久性.因此,鸡粪配比麻杆生物炭或锯末处理改良长效性较好,环境风险低,可应用于稀土尾砂地基质改良,加快植被复垦.  相似文献   
19.
组配改良剂对土壤-蔬菜系统铅镉转运调控的场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组配改良剂LS(石灰石∶海泡石=2∶1)为试验材料,通过对湘南某矿区附近铅镉复合污染旱地土壤进行现场改良钝化,研究施加不同量的LS(0、2、4、8 g·kg-1)对茄子和苋菜植株吸收累积Pb和Cd的影响以及对Pb和Cd在2种蔬菜植株各部位间转运的调控.结果表明:1施加LS能够显著提高土壤p H,降低土壤中交换态Pb和Cd的含量.2施加LS能显著降低2种蔬菜植株各部位中Pb和Cd的含量.LS施加量为2~8 g·kg-1时,茄子果实中Pb和Cd的含量分别降低44.7%~78.6%和36.0%~78.7%;苋菜植株茎叶中Pb和Cd的含量分别降低45.8%~59.1%和40.0%~87.2%.3LS的施加降低了2种蔬菜植株各部位间Pb和Cd的转运系数.2种蔬菜植株在根-茎-果实间或根-茎叶间转运Cd的能力大于Pb,且施加LS各处理下,同种蔬菜相同部位对Pb和Cd的转运能力大小关系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20.
基于磷肥的改良剂对庐山茶园土壤的持续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以磷肥为基质的碱性改良剂对庐山茶园酸性土壤的持续改良效果,选取江西省庐山某1 100 m处云雾茶园土壤,通过施加磷肥为基质的碱性改良剂调节土壤p H及土壤养分,共设置4种实验处理方案:(1)4 875 kg/hm~2过磷酸钙处理;(2)1 462.5 kg/hm~2石灰石+4 875 kg/hm2过磷酸钙处理;(3)7 312.5 kg/hm2生物调理剂+4 875 kg/hm~2过磷酸钙处理;(4)空白处理。采集施加改良剂第1年及第2年后的样本,分析比较施肥前后茶园土壤p H、理化性质、酶活性及茶叶生化指标、重金属含量的变化情况,了解不同碱性改良剂对庐山茶园酸性土壤的持续改良效果。实验结果显示:改良剂可以有效调节茶园土壤pH,增加土壤养分,且在随着时间的延长,土壤pH及养分仍处于较好水平,施加石灰石+过磷酸钙的土壤施肥第1年土壤pH调节至5.34且第2年仅下降至5.12,施加生物调理剂+过磷酸钙的土壤中速效磷、有机质含量施肥后第2年相比第1年分别增加了31.5%、17.2%。施加改良剂也可持续提高土壤酶活性,增加茶叶中的超氧化物岐化酶和叶绿素含量,并有效降低了茶叶中重金属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