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5篇 |
免费 | 194篇 |
国内免费 | 30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6篇 |
废物处理 | 4篇 |
环保管理 | 23篇 |
综合类 | 545篇 |
基础理论 | 374篇 |
污染及防治 | 58篇 |
评价与监测 | 25篇 |
社会与环境 | 2篇 |
灾害及防治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39篇 |
2020年 | 33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32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84篇 |
2013年 | 40篇 |
2012年 | 38篇 |
2011年 | 58篇 |
2010年 | 56篇 |
2009年 | 58篇 |
2008年 | 66篇 |
2007年 | 47篇 |
2006年 | 36篇 |
2005年 | 36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36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41.
虎纹蛙(RANA RUGULOSA)视网膜结构与环境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了虎纹蛙(Rana rugulosa)视多膜的组织结构,着重探讨了色素细胞和视细胞的形态结构。视网膜中三个核层及两个网状层分布均匀,无中央凹。色素细胞内含有大量的脂滴、色素颗粒、髓样体和形状各异的溶酶体等。视细胞由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组成,视杆细胞占多数。在视网膜中央区,视杆细胞数与视锥细胞数之比为1:1;在周缘区,两者数量之比为3:1,视杆细胞外段呈高柱状,体积远远大于视锥细胞外段,肌样体内有大量的微管。视锥细胞外段呈矮锥形,椭圆体内有一球状小体。视细胞与节细胞数量之比为3.68:1。结果表明,虎纹蛙视网膜结构特征与其生活于田间、山涧等弱光环境和捕食习性是相适应的。图版1(图1-图10)表2参14 相似文献
342.
343.
344.
室内模拟研究了长春南湖水生物膜中有机组分即胞外聚合物、微生物非活性细胞和微生物活性细胞对Cd^2+的吸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3种有机组分对Cd^2+的吸附过程分为快速和慢速阶段,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分别为360、100和100min;Cd^2+的吸附最均在pH为6h达到最佳;在实验所选温度范围内,胞外聚合物在30℃时对Cd^2+的吸附量最大.而温度对Cd^2+在微生物非活性细胞和活性细胞的影响不显著;Cd^2+在3种有机组分上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sh热力学方程,吸附能力为胞外聚合物〉微生物非活性细胞〉微生物活性细胞。在有Pb^2+共存的条件下,Langmuir和Freundlish热力学方程仍然适合描述3种有机组分对Cd^2+的热力学吸附过程,但Cd^2+的吸附量和饱和吸附最均减小。 相似文献
345.
铝对豌豆根边缘细胞存活率和粘胶层厚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边缘细胞(Root border cells)是从根冠游离并聚集在根尖周围的一群特殊细胞,铝毒的作用部位正是根尖,因此推测边缘细胞在铝毒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作者研究了不同铝浓度(0、50、100、250、500μmol/L AlCl3(含0.1mmol/L CaCl2,pH4.5)与离体豌豆(Pisum Sativum)根边缘细胞共培养1h、2h、4h、6h、8h、24h后根边缘细胞存活率、粘胶层厚度及细胞数量的变化,以揭示铝毒胁迫边缘细胞的响应。结果为: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边缘细胞的存活率明艰下降;在0~100μmol/L铝浓度范围,边缘细胞存活率有随铝浓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8h及24h边缘细胞存活率为铝浓度500μmol/L时显著高于0、50、100和250μmol/L时,6h边缘细胞存活率为250和500μmol/L铝浓度时显著高于0、50、100μmol/L AlCl3时。随处理时间延长,边缘细胞数量降低,铝浓度100,250和500μmol/L时边缘细胞数量低于0和50μmol/L时,且铝浓度越高,细胞数量越少;随处卵时间延长和铝浓度升高,粘胶层相对面积增加,铝浓度500和250μmol/L时粘胶层相对面积增加尤为明湿。通过与pH7.01水溶液及pH4.50水溶液中粘胶层变化的比较,发现粘胶层在铝处理8h后出现一个峰值,可能是粘胶物质的诱导合成和分泌。研究结果表明,铝毒对根边缘细胞具有致死效应,这种致死效应在一定浓度范围符合剂量依数性关系,高浓度时则边缘细胞存活率反而升高,这与根边缘细胞对铝毒作出的适应性响应——粘胶层的增厚和细胞降解增强有关。粘胶层起着保护和减轻边缘细胞铝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6.
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简称P450,CYP)是功能强大的单加氧酶超家族,可以催化多种化学法难以实现的氧化反应.实验室前期挖掘的P450新酶CYP108N7,能够利用菠菜铁氧化还原蛋白(Fdx)和铁氧化还原蛋白还原酶(FdR)作为非天然氧化还原伴侣进行电子传递,并在双质粒系统中实现共表达.本研究拟简化表达体系,重新构... 相似文献
347.
348.
运用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系统(RTCA)和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分别检测柴油废气颗粒物(DEP)致支气管上皮细胞(HBE)细胞毒性,从而对2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分别以浓度为0、3.5、7、14、28和56 mg·L-1 2种柴油废气标准参考颗粒物(Standard Reference Material 1650b,SRM 1650b;Standard Reference Material 2975,SRM 2975)对 HBE 细胞进行暴露处理,分别暴露6、12、24和48 h后,检测不同DEP致HBE细胞毒性,比较各组之间细胞存活率或标准化细胞指数(normalized cell index,NCI)值的差异,考察2种方法的优缺点.并用细胞凋亡实验检测各差异组之间的凋亡率.在相同染毒浓度及暴露时间,与SRM 1650b相比,SRM 2975对HBE细胞的毒性更强.在RTCA检测DEP致HBE细胞毒性时,低浓度DEP组的NCI值已经表现出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相同时间条件下,CCK-8法在更高浓度的DEP组才检测出显著的细胞活性下降(P<0.05).且由细胞凋亡实验证实,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DEP组的细胞凋亡率已经有统计学差异.相对于CCK-8法,RTCA更适用于检测DEP致贴壁HBE细胞毒性.CCK-8法更适用于检测DEP致悬浮细胞的细胞毒性或与气液暴露装置联用时的贴壁/悬浮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349.
350.
以菲为多环芳烃(PAHs)代表物,采用温室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黑麦草、苏丹草、墨西哥玉米、高羊茅、三叶草等5种植物根亚细胞中菲的分配作用.结果表明,经144h培养,随着培养液中菲平衡浓度由0.056mg·L-1增至0.39mg·L-1,黑麦草根、细胞壁、细胞器中菲的含量分别从26.85、20.01和36.19mg·kg-1增大到56.91、49.54和59.77mg·kg-1,富集系数则分别由357.14、479.49和649.25L·kg-1降低到145.92、127.04和153.26L·kg-1.黑麦草根及亚细胞组分中菲的含量大小为细胞器根细胞壁,其中细胞器中菲含量要比细胞壁高21%~163%.水中菲的起始浓度均为1mg·L-1时,144h后,供试5种植物根细胞器中菲的含量(48.64~145.2mg·kg-1)均大于细胞壁(15.86~74.49mg·L-1).5种植物根亚细胞中菲分配的比例大小顺序为细胞器细胞壁可溶部分;其中,根内46%~53%和31%~40%的菲分别分布在细胞器和细胞壁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