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9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64篇
综合类   274篇
基础理论   31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微表处在工程应用过程中受水与车辆荷载作用,容易产生推移或整片剥落。为此,在微表处中添加适量不同种类的水性环氧树脂(Water-borne Epoxy Resin,WER)形成环氧微表处,通过拉伸试验和自主设计的45°斜剪试验,研究WER对环氧微表处在浸水条件下层间抗剪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胶结料在掺入刚性较大的WER后,随浸水时间增加,胶结料塑性变形能力削弱,弹塑性阶段与塑性阶段减短,脆性增加,而掺加柔性的WER,塑性阶段持续时间较长;浸水状态下,环氧微表处与沥青路面的层间抗剪强度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油石比WER掺量WER掺加方式,而切向变形率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WER掺量WER掺加方式油石比。在工程应用中,建议采用油石比7%、WER掺量8%~12%且将环氧树脂与固化剂预先调和后加入水中,然后与集料进行拌合。  相似文献   
132.
近年来,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危害因素之一。每一次环境事件都牵动着公众敏感脆弱的神经,"十一五"以来发生的Ⅲ级及以上环境事件中,25%存在健康损害风险。环境污染加剧或其相对重要性上升带来的健康风险日益凸显,而且这种健康风险在短期内难以得到解决,我国面临着环境与健康问题的重大挑战。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明确了环境与健康保护制度,为加速推进环境与健康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与支撑。加强环境与健康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  相似文献   
133.
魏博  王虔 《绿叶》2015,(4):45-51
灾害性天气多发、污染事件频现、生态环境损害、生产生活环境日趋恶化……种种变化让"环保"一词成为国家发展和国民生活中关注度极高的"热词"。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颁布实施、与大众生活关联度高的环境事件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曝光的污染事件被严肃处理。然而,在人迹稀少、看似与人居生活关联不大的地区,依然有污染的黑色阴影在蔓延。据新华社2015年3月21日报道,甘肃武威荣华工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34.
沪宁高速无锡段沿途村民饱受交通噪声困扰,中华环保联合会接到举报后向无锡中院环保审判庭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最终经双方同意后依照法院的调解方案达成调解协议。本文认为公益诉讼是维护环境公共利益的一大利器,但类似噪声污染这类并未对生态环境本身造成直接损害、仅仅是影响到特定人的安宁利益,动用"公器"来维护"私益",是否满足提起公益诉讼的条件,有待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35.
《安全》2015,36(2):64-66
第一条 为规范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工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原因、性质、责任的调查处理. 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依照核与辐射安全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相似文献   
136.
正近期有不法分子冒用《环境科学与技术》编辑部的名义征集稿件、欺诈作者,严重损害了《环境科学与技术》编辑部的声誉和利益,为了防止作者上当受骗,《环境科学与技术》编辑部特声明如下:一、《环境科学与技术》正刊的组稿、约稿和出版、宣传、发行等工作,由《环境科学与技术》编辑部负责,作者投稿过程中有何问题和意见,请先与《环境科学与技术》编辑部  相似文献   
137.
正近期有不法分子冒用《环境科学与技术》编辑部的名义征集稿件、欺诈作者,严重损害了《环境科学与技术》编辑部的声誉和利益,为了防止作者上当受骗,《环境科学与技术》编辑部特声明如下:一、《环境科学与技术》正刊的组稿、约稿和出版、宣传、发行等工作,由《环境科学与技术》编辑部负责,作者投稿过程中有何问题和意见,请先与《环境科学与技术》编辑部联系确认。二、《环境科学与技术》编辑部联系电话:027-87643502,传真:027-87643503。三、《环境科学与技术》编辑部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八一路338号《环境科  相似文献   
138.
环境损害的法律定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近年发生的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从环境权益的角度,深入剖析“环境损害”的现象与实质,兼与“环境侵权”、“环境侵害”辨析,借鉴国外立法经验,为制定我国《环境损害赔偿法》界定“环境损害”的法律定义。  相似文献   
139.
正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虽未有明确的操作方案公布,但其或将面临的阻力,早可预见。公众普遍存疑的一点是,由谁发起审计?会否又陷入下级监督上级的窘境?毕竟,离任官员中不少是获得升迁,由此更凸显了审计的局限。除此以外,我们同样疑惑,将以怎样的标准,来评价官员的资源利用行为?若严谨来看,其间必然涉及一系列的效益测度、后果评估等专业运作。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