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8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1376篇
安全科学   93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76篇
综合类   2498篇
基础理论   707篇
污染及防治   266篇
评价与监测   97篇
社会与环境   92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11篇
  2022年   283篇
  2021年   294篇
  2020年   231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9 毫秒
971.
972.
在沈阳市对文献[6]提出的由大气细菌粒子的沉降量计算大气细菌粒子含量的公式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同泽小学由公式计算的大气细菌粒子的含量为3324个/m3,A·S采样器测定的大气细菌粒子的含量为3792个/m3,二者之间的比值为0.9,t=0.785,P>0.05,两种方法得出的大气细菌粒子的含量没有明显差异,比传统的奥梅梁斯基公式有比较好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73.
洞庭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与水质营养状况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1993 ̄1997年洞庭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调查结果,探讨了洞庭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组成、数量与其独特的水文、不动力学条件的相关性,以及对水质营养状况的评价。  相似文献   
974.
975.
一株有脱硫性能细菌的分离与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从含硫土壤中分离到的一株无机化能自养型的脱氮硫杆菌(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s)菌株L_1。该菌细胞呈球杆状,0.3~0.5μm×1.0~1.5μm,单根极生鞭毛运动,革兰氏染色阴性。可利用硫代硫酸盐、硫酸盐作为能源,在细胞内、外储存硫粒,在好气或厌气条件下能以硝酸盐为氮源,最适生长pH6.0。在约1%接种量时,该菌7d可使硫代硫酸盐和硫酸盐的脱硫率,分别达到34.37%和19.79%。  相似文献   
976.
光合细菌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光合细菌作为一种优势菌种可以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中发挥的作用,谈及到同时在处理中低浓度废水中与其它优势菌种协同处理时的效果。  相似文献   
977.
细菌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类单细胞原核生物,是整个生物界的组成部分之一。细菌具有细胞结构简单、生长繁殖迅速、适应力强等特点。细菌在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特殊也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其对环境的污染,包括致病菌的污染和细菌毒...  相似文献   
978.
979.
兰州市空气微生物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对兰州市30个点的空气微生物进行了监测研究报道。结果表明:兰州市空气微生物属于中度污染,主要优势菌种有蜡样芽胞杆菌,枯草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8叠球菌。白曲霉,青霉属,黄曲霉,木霉,交链孢霉,空气微生物含量与地面人类活动关系密切,与人流量(人口密度)和车流量显著相关;绿地对空气微生物年代有显著的杀灭作用。尤其是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合型绿地杀菌作用很理想。  相似文献   
980.
Straw bio-degradation by acidogenic bacteria and composite fungi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 composite microbial system, including a strain of Candida tropicalis (W3), a strain of Lactobacillus plantarm(WY3) and three strains of basidiomycete pL104, pL113 and C33, was chosen to degrade com straw.The final pH was acid owing to the inoculation of acidogenic bacteria, and under this condition the composite fungi system could produce complex enzyme to destroy the compact structure of corn straw.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iomass of composite fungi could reach up to maximum when the pH value was 4.5. Through the bio-degradation by combining acidogenic bacteria with the composite fungi system, the cellulose, hemi-ceUulose and lignin degradation rates of corn straw powder were 26.36%, 43.30% and 26.96%, respectively. And the gross crude protein content increased 60.41%. This study provided the evidence for the feasibility of developing a composite microbial system with high capability of degrading straw lignocelluloses in order to make reasonable use of straw resource and protect rural eco-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