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7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43篇
安全科学   972篇
废物处理   105篇
环保管理   737篇
综合类   2356篇
基础理论   143篇
污染及防治   71篇
评价与监测   39篇
社会与环境   273篇
灾害及防治   7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439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396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372篇
  2007年   336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902.
通过升温、降温及冷却后的常温静力拉伸试验,对控轧控冷型(TMCP)Q550高强钢高温后的力学性能展开试验研究,得到了经历200~900℃之间9个不同的过火温度及自然冷却与浸水冷却两种冷却方式后,钢材的表观特征、应力-应变关系与基本力学性能参数,包括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断后伸长率。结果表明,过火温度及冷却方式对TMCP型Q550钢材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小;过火温度超过600℃时,钢材高温后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开始折减;过火温度达到700℃后,钢材的应力-应变曲线皆无屈服平台,不同冷却方式的结果开始呈现差异:随过火温度升高,自然冷却后钢材的强度减小而断后伸长率增大,浸水冷却则相反,且二者差异愈加明显。将试验结果与文献结果对比,发现当过火温度超过700℃时,TMCP型Q550高强钢高温后的力学性能与调质型(QT)Q550高强钢存在差异,在经历较高的过火温度后,TMCP钢在自然冷却下的强度折减比QT钢严重,浸水冷却下的强度增长程度低于QT钢。  相似文献   
903.
沟渠是农田氮、磷营养物质排入地表水体的通道. 对嘉兴大田、集约化菜地、集约化果园、集约化养殖场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农村沟渠0~5 cm表层底泥氮、磷的形态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67个沟渠底泥样品的w(全氮)为1 560~7 480 mg/kg,其中w(交换态氮)为31.15~704.38 mg/kg,占w(全氮)的1.29%~10.01%;交换态氮中以铵态氮为主,占w(交换态氮)的62.15%~100%. 沟渠底泥样品的w(全磷)为580~6 420 mg/kg,w(碳酸氢钠溶解磷)为19.53~359.72 mg/kg,占w(全磷)的2.05%~18.96%;w(水溶性磷)为0.29~18.88 mg/kg,占w(碳酸氢钠溶解磷)的1.11%~14.63%. 土地利用方式对沟渠底泥氮、磷的形态分布有显著影响(P<0.01),集约化养殖场沟渠底泥中的w(全氮), w(交换态氮),w(铵态氮), w(硝态氮), w(交换态氮)/w(全氮), w(全磷), w(水溶性磷), w(碳酸氢钠溶解磷)均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 底泥w(全氮), w(交换态氮), w(铵态氮)和w(硝态氮)两两间以及w(全磷), w(水溶性磷), w(碳酸氢钠溶解磷)两两间均在α0.01时显著相关,w(全磷)与w(碳酸氢钠溶解磷)的相关性(r0.81,P<0.01)好于与w(水溶性磷)的相关性(r0.51,P<0.01).   相似文献   
904.
选取东北三江平原沼泽湿地5种土地利用方式,共16个土壤剖面,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与有机碳密度均呈自上而下降低的趋势,且随着深度的增加,垂直差异变小.开垦降低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并改变了其在表层的分布结构特征.初步估算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沼泽湿地1.58×104t/km2、退耕还湿地1.23×104t/km2、林地1.01×104t/km2、水田0.85×104t/km2、旱田0.99×104t/km2.开垦降低了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且对耕地的影响大于林地,而退耕还湿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固定及储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905.
汉江流域水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研究汉江流域粮食生产碳排放对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排放系数法测算汉江流域2008—2021年时空尺度下的粮食生产碳排放总量和结构,并通过Tapio脱钩模型分析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关系。研究发现,2008—2021年碳排放总量年际间虽存在一定波动,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农业生产要素中土地翻耕和化肥使用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比重较大;汉江流域整体呈现弱脱钩状态,上游以强脱钩状态为主,下游为弱脱钩状态;汉江流域各县区的经济发展与粮食生产碳排放脱钩状态存在时空差异,2014—2017年多地呈负脱钩状态。汉江流域粮食生产碳减排效果显著,粮食生产能力有效提升,农业经济发展也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906.
财建[2012]6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经信委、工信厅):为规范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  相似文献   
907.
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是最好的经济效益 ,这一观念已经被很多企业所接受。但是 ,由于安全投资效益具有间接性、隐蔽性、潜在性、滞后性等特点 ,一些企业的领导仍然只看到了安全投入增加的生产成本 ,只看到某个安全法规的实施影响了生产进度 ,对安全投资的经济效益尚未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有的企业很想了解安全投资到底应针对哪些方面 ,才能以最少的投资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 ,最大限度地取得经济效益。这也是安全经济学所要回答的问题。我们从本期开始 ,准备分10期刊载宋大成先生的安全经济学系列讲座。通过这一讲座 ,系统地介绍安全如何影响社会生产、如何影响经济发展 ,使读者对安全工作中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从理论上解释“预防为主”的重要性 ,帮助企业克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想法和做法 ,实实在在地明白安全为什么就是效益  相似文献   
908.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这次大会已经顺利的完成了既定日程。两天来,我们不仅对在全国创建绿色学校过程当中取得突出成绩的 105所先进学校和 22个优秀组织单位进行了隆重的表彰,而且还组织同志们实地参观考察了深圳市的两所绿色学校。不仅组织各位代表就各地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的一些经验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并就在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当中所遇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讨。而且我们还请了两位专家,为同志们作了很有见解的报告。尤其是环保总局解振华局长、王玉庆副局长、教育部王湛副部长三位领导到会,亲自为获奖的单位和个人颁奖。解振华…  相似文献   
909.
三峡库区土地自然坡度和高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4,自引:5,他引:39  
坡度和高程是土地资源固有的二个重要环境因子,对土地利用和土地生产力有直接作用。在山区,坡度和高程基本上决定了土地利用方向和利用方式,从而影响到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三峡库区面积62640km  相似文献   
910.
不同通风方式对污泥堆肥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采用2种通风方式和5种调理剂进行污泥堆肥,堆温均能顺利达到设定温度(60℃),并能保持一段高温期,堆肥产品的卫生学指标达到了无害化国家标准.同采用正压强制通风相比,采用自然通风与正压强制通风相结合方式,堆温上升迅速,能耗更低.但正压强制通风能加快堆料含水率的降低和有机质的降解.堆料含水率能极大地影响污泥堆肥过程,堆料的含水率不宜超过80%,在污泥堆肥过程中不必对堆料的pH值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