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7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43篇
安全科学   972篇
废物处理   105篇
环保管理   737篇
综合类   2356篇
基础理论   143篇
污染及防治   71篇
评价与监测   39篇
社会与环境   273篇
灾害及防治   7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439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396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372篇
  2007年   336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地表径流磷输出及其季节性分布特征   总被引:47,自引:5,他引:42  
在太湖流域利用为期3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侵蚀和径流磷流失特征.结果表明,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都是竹园<板栗园<蔬菜地<玉米-油菜轮作.旱耕地上玉米-油菜轮作和蔬菜种植条件下磷的主要流失途径为泥沙搬运,磷的年均流失量分别为2.67kg.hm-2和2.79kg.hm-2,而竹园和板栗园则分别只有0.28kg.hm-2和0.66kg.hm-2.土壤侵蚀和磷流失主要发生在6~8月降雨集中分布的梅雨和台风季节.旱地上板栗园与玉米-油菜轮作2种利用方式的经济收益接近,但前者土壤侵蚀和磷流失量分别只有后者的6.7%和24.7%,在太湖地区种植板栗是值得鼓励的土地利用方式.稻田水旱(水稻-油菜)轮作条件下,磷主要随农田排水流失,降雨时间和施肥等农事活动的间隔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磷的年流失量,3次最大的流失事件中磷的流失量可达到全年磷流失的70%以上.稻田水旱轮作方式磷的年均流失量为0.93kg.hm-2,分别只有旱地玉米-油菜轮作和蔬菜地的34.8%和33.3%.因此,根据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磷输出量的差异及其季节分布特征合理调整土地利用格局,并在暴雨集中期尽量减少施肥和翻耕等农事活动,可以降低农田生态系统磷的输出.  相似文献   
922.
BOT与PFI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建造-运营-移交)的缩写形式。BOT模式是指国内外投资人或财团作为项目发起人从某个国家的地方政府获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运营的特许权,然后组建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融资、设计、建造与独立运营。在特许期内以整个项目的现金流量来偿还筹资的本息并获取一定利润,在项目特许期结束后,由项目公司将整个项目无偿移交给当地政府。根据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报导,BOT模式至少有3种形式,即BOT、BOO(Build-Own-Operate)和BOOT(Build-Own-Operate-Transfer)。 PFI…  相似文献   
923.
924.
925.
结合湿法脱硫的运行特点,对原烟气挡板门、净烟气挡板门和旁路挡板门的控制、运行方式以及安全性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26.
昆明市下辖14个县(市)区,14个县(市)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建立了昆明市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聚类分析法结合2006年《昆明统计年鉴》以及2006年《云南省统计年鉴》数据,将14个县(市)区划分为3个经济梯度,并提出了梯度间一体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27.
苏南产业转移对苏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南北挂钩机制的政策指引下,苏南产业向苏北转移的进程明显加快。以淮安市为例,从增加资本存量、促进经济增长、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就业结构、提高产业集聚水平、促进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等方面分析了苏南产业转移对促进苏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就其消极影响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28.
安徽省耕地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安徽省各地、市50余年来的长序列统计资料,对安徽省耕地时空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应用相关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方法相结合,定量地诊断出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揭示耕地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农业科技进步是影响安徽省耕地数量变化的三大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安徽省耕地保护的对策,并将研究结果应用GIS进行了空间表达,该成果对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9.
将文 《环境教育》2008,(9):67-67
即将在2009年1月1日实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规定,发展循环经济要在环境技术可行的情况下开展,否则会造成资源的更大浪费。可见环境技术的成熟及应用推广直接影响循环经济发展。一旦循环经济发展良好,也必将提速环境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930.
柳博 《环境教育》2008,(9):25-26
当今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生态遭受破坏的问题依然存在,这使得中国的发展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与此同时,环保话题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政府、企业、公众以及媒体责任与利益的共同影响下,环境新闻报道开始为广大受众所接受并熟知。而肩负宣传、引导和教育职责的大众传媒,也担起了对社会普及环境知识和意识,协助政府做好环保工作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