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95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86篇
综合类   352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77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71.
“双碳”目标下中国省域碳排放核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柏  秦广鹏  邬钦 《环境科学》2022,43(12):5840-5849
对各省域CO2排放量进行核算能够确定中国CO2排放的主要贡献者,为碳减排决策提供相关信息.以往的研究表明,核算视角的不同会导致碳排放水平的差异.在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基于不同能源类型,量化中国由生产、需求和供给驱动的省级CO2排放量,构建能源-碳排放关系模型,对我国CO2排放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①由煤炭导致的CO2排放占比57.2%(生产视角)、60.7%(消费视角)和58.2%(收入视角).②各产业部门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部门CO2排放占比49.1%(生产视角)、70.2%(消费视角)和14.2%(收入视角).③河北、内蒙古、河南和辽宁等高度工业化省份的碳减排政策应侧重生产侧;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和矿产资源丰富省份的政策应分别侧重需求侧和供给侧.④以往被忽略的第三产业在收入视角下贡献了大量的CO2排放.因此各省份及产业部门需要在生产、需求和供给侧制定差别化且具有针对性的碳减排政策才能减少CO2的排放,实现"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672.
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08—2018年的面板数据,使用DEA—solver软件和Super—SBM模型计算各省份的旅游经济效率,为探究外部环境对旅游经济效率的影响机制,采用fsQCA法,综合考虑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发展、交通可达性、生态环境和信息化5个方面,建立旅游经济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框架,以组态的视角探究影响旅游经济效率的各个因素和路径。结果发现:存在2条提升旅游经济效率的有效路径(科技创新驱动型和粗放开发型)和4条产生非高旅游经济效率的路径。根据提升旅游经济效率组合多样化特征,提出建议:因势利导,选取合适的路径;加强旅游领域科学技术研发与应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整合资源,发挥各要素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73.
顾湘  周灵 《灾害学》2024,(1):152-157
气象灾害治理往往涉及多部门主体应急联动,当前治理环境复杂多变,如何提升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效能成为迫在眉睫的关键问题。基于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效能提升的质性研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对我国2008-2022年间的21个案例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1)单一条件不构成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效能提升的必要条件;(2)高水平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效能提升路径可以归纳为“法制—资源双重驱动型”“法制—主体全面驱动型”和“法制—资源全面驱动型”3种类型;(3)在特定的客观禀赋条件下,信息共享和主体协调构成的条件配置可以与事件影响和主体协调构成的条件配置通过等效替代的方式提升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效能。  相似文献   
674.
近年来,公共安全风险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往完全发生在公共场所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明显减少,而发生在职业场所之内或附近的公共安全事故却明显增多,反映出一些地方和企业对职业安全与公共安全叠加而生的新风险认识不到位,管控不到位。安全发展的形势迫切要求我们必须从理念、内涵、评价等多维度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对公共安全在新时期内涵与形态的变化进行了再认识,对职业安全风险、公共安全风险以及两者叠加而成的新风险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75.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