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45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新疆和田地区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水平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田地区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铀-238、钍-232、镭-226和钾-40按面积加权的均值(Bq·kg-1)依次是37.52±8.73、40.15±5.30、30.01±4.60和531.14±40.77,属正常本底辐射水平.铀镭平衡状况富铀。  相似文献   
22.
6 原子能发电站周边的水环境监测为了掌握核设施释放的气体、液体等放射性废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可以从暴露形态、途径、范围等几方面研究。从环境监测的角度出发,研究可分为空间放射性监测和环境试样监测,后者包括大气、陆地和海洋监测。在探查核设施对环境的影响时,环境监测工作最重要。例如与水环境关系最为密切的氚(T、3H),一般不能回收而以HTO的形态释放,废气和大气颗粒物中的3H是监测和评价核设施的重点,气态3H的排放量约为液体排放量的1/10,能被人体直接吸入而造成危害[37]。日本1994年制定的监测指导方针中,将环境放射性监测…  相似文献   
23.
杨银科  彭建兵  刘聪 《灾害学》2015,(2):133-137
滑坡年代学研究对于滑坡灾害的形成演化、预测预警与风险评估等意义重大。为了对比分析各种滑坡测年新技术,综述了各个测试技术在国内外滑坡年代学研究中的最新应用进展。对14C、光释光(OSL)、宇宙成因核素、树木年轮及地衣等测年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讨论,探讨了各个测年技术的优缺点、年代测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结论表明,利用14C、光释光、宇宙核素测年技术分析滑坡年代的研究较多,树木年轮和地衣测年方法应用较少;全球已经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及东亚等地区,中国的研究相对较少;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河上游和长江三峡地区。滑坡年代学的研究在中国刚刚开始,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重要的科学意义,对于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地区的防灾减灾、社会经济发展现实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4.
我国西南地区峡谷型梯级水库沉积物的碳汇效应对全球碳循环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探明该区域水库的碳汇强度,本研究选择乌江流域的乌江渡水库作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5月对水库沉积物进行采样,并利用210Pbex核素计年技术,结合沉积物碳氮分析,估算乌江渡水库的碳埋藏量。结果表明:乌江渡水库沉积物平均沉积速率为0.155g/(cm~2·a),TOC沉降通量为70.85g/(m~2·a),堆积通量为29.14g/(m~2·a);TN沉降通量为8.22g/(m~2·a),堆积通量为2.79g/(m~2·a)。乌江渡水库沉积物年均TOC总埋藏通量为1.39×10~9g/a,其中82%来自水库内部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质。因此,依据保守的估算,乌江渡水库沉积物的净碳汇通量为23.9g/(m~2·a),保存的净碳汇量为1.1×10~9g/a。研究结果表明水库沉积物是一个重要的碳汇。  相似文献   
25.
放射性废物处置的基本安全目标是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电离辐射的有害影响.开展处置场环境影响评价可以量化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潜在影响.90Sr是放射性废物中具有代表性的裂变核素.为了获取90Sr在干旱地区某处置场址包气带砂土中的迁移规律,采用静态实验和动态实验对其在砂土的迁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该场址,砂土对90Sr的吸附能力较弱;静态实验测量得到的分配系数与动态实验拟合计算得到的相差约一个量级;采用非平衡模式模拟该场址包气带砂土中90Sr的迁移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26.
27.
采用超滤作为预处理工艺,纳滤和离子交换柱作为核心单元的膜分离与组合技术,对模拟核爆后被放射性核素污染的水体进行了处理净化,对不同核素的去污系数和出水水质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表明,装置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有关应急饮用水卫生标准.对于放射性废水的核素净化率达到了99.3%.实验表明,膜技术对于饮用水水源地污染的处理可以弥补一般放射性污染水体处理技术的不足,经过应急处理后,受到放射性核素污染的水体,有可能成为安全饮水.  相似文献   
28.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磷矿资源的概况及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综合论述了磷矿开采对矿区周围环境介质放射性污染与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污染防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29.
以对甲苯磺酰肼、4,4'-二(N-乙酰基-2-胺乙基)苯甲酮和C60为原料,采用一锅煮方法合成了富勒烯并4,4'-二(N-乙酰基-2-氨乙基)二苯基环丙烷,为后期水溶性核素促排剂的合成提供原料。该方法比已报道方法反应步骤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好。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核磁共振氢谱(1HNMR)、红外光谱(FT-IR)、质谱(MS)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0.
放射性核素在饱和浙江红粘土中的迁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分层土柱法研究放射性核素在浙江红粘土介质中的迁移规律.通过为期28d的饱和土柱动态吸附-解吸实验,测定了137Cs、85Sr、60Co、144Ce、155Eu和237Np 6种放射性核素在浙江红粘土样品中的垂直剖面浓度分布及其迁移速度.为便于根据实际场址的入渗水通量确定这些核素的滞留因子,进行了氚弥散实验,测定了土壤有效孔隙率和土壤中水运移速度.根据土柱装填密度、有效孔隙率和土壤中水运移速度,计算出上述核素在红粘土中的吸附分配系数和滞留因子.结果表明:浙江红粘土对137Cs、85Sr、60Co、144Ce、155Eu和237Np 6种核素均有较大的吸附分配系数和滞留因子;对137Cs的吸附分配系数和滞留因子分别为2388ml·g-1和7732,对85Sr的吸附分配系数和滞留因子分别为1432ml·g-1和46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