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66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近年来,随着生态系统的逐步恶化,环境成为全球都在密切关系注的问题。关于环境治理峰会的频繁召开,国际上各个国家都在制定一系列的生态措施来进行防治和维护。滨水绿地作为城市建设规划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受到各界的重视。一个合理科学的滨水空间绿地设计,将会给城市带来生态效益的同时,也来人们带来好的景观享受。本文将从滨水绿地的现状出发,通过空间设计走出一条科学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该文根据下凹式绿地的原理设计构建了实验室小试装置,以人工配水模拟道路径流,研究下凹式绿地对径流雨水中总磷(TP)、溶解性磷(DP)和溶解性无机磷(DIP)的削减效果,探讨了设计暴雨重现期、雨水管超高、进水污染物负荷对下凹式绿地削减道路径流中各形态磷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下凹式绿地对磷具有明显的削减效果,总磷(TP)、溶解态磷(DP)、溶解态无机磷(DIP)的总量削减率平均为86.28%、77.02%、78.17%。设计暴雨重现期和雨水管超高对下凹式绿地削减磷的效果有一定影响,重现期越小,雨水管超高越大,磷的削减效果越好。经下凹式绿地处理后的径流中TP的去除率在两种进水污染物负荷条件下基本相等,DP、DIP的去除率受进水污染物负荷的影响,高负荷进水的去除率大于低负荷进水。  相似文献   
13.
下凹式绿地具有蓄渗雨水、削减洪峰流量、净化雨水、防止土壤侵蚀等优点,且投资少,是一种能同时满足环境、生态、经济等多重效应的新型雨水利用措施;它的应用将有效缓解城市水资源匮乏和降雨地表径流造成的面源污染,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城市内涝.在介绍下凹式绿地对降雨径流控制的基础上,着重综述了下凹式绿地对雨水的蓄渗、净化作用及其设计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城市生态休闲绿地不同于城市绿地,主要包括其中的城市公园绿地和其他绿地。结合市民平时主要在居住地附近散步、节假日喜欢到郊区游憩的休闲活动特点,把生态休闲绿地分为日常短时休闲绿地和节假日长时休闲绿地。在城市生态休闲绿地建设中,应重点建设日常短时休闲绿地,配套开发节假日长时休闲绿地,完善城市公共绿地的休闲设施,增强城市公共绿地的大众性,提高专有绿地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5.
选择17种不同结构的园林绿地复合系统,对光照、温度、湿度和防尘效应进行测定,综合评价这17种园林绿地复合系统在改善城市气候方面的作用.结论是:乔、灌、草园林绿地复合系统在改善城市气候方面的作用最大,表4参7  相似文献   
16.
在冬半年,对南宁市郊草坪绿地和空旷裸地土壤温度的对比观测表明,0、5、10、15、20cm土层中的温度日较差、草坪绿地依次为9.6、2.7、1.6、l.0、0.6℃,相应比空旷裸地(12.8、5.7、3.2、1.9、1.3℃)分别低3.2、3.0、1.6、0.9、0.7℃,并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日较差逐渐减少。研究结果显示草坪绿地缓热降温、降低土温日较差的效果比空旷裸地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规划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景观生态的角度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规划探讨,能够为绿地系统规划布局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在介绍了对绿地系统规划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景观生态理论的基础上,以常州市新北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概括了其绿地现状并指出了其存在一系列问题,进而利用景观生态的基本原理,对本区域的绿地系统进行规划研究。将整个研究地区分成“区域层面、分区层面以及具体规划设计层面”3个尺度层面,并且在每个层面利用景观生态中相关原理分别进行研究,最终形成层次分明、在功能上相互补充、有机联系的绿地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18.
花园城市的生态建设规划—以广州市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城市规划学、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及其规划等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研究广州市城市园林绿地景观系统的现状和广州建设成花园城市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系统地闻述了广州建设成花园城市所必须遵守的指导原则和指导思想。并针对广州花园城市建设中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的实践和研究表明,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绿化的主要目标,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建成以林木为主、多种植物、多种效益的绿色系统,是城市绿色建设的必然选择;而回归大自然,回到森林环境之中,则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20.
低影响开发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必然要求,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是低影响发开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植被浅沟、雨水生态湿地及透水路面等常见绿色雨水技术设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