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66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101.
再生水绿地灌溉水质标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灌溉城市绿地是再生水利用的重要方面 ,介绍了国外再生水灌溉绿地的水质标准 ,分析了固体悬浮物、有机质、pH值、盐分、重金属和病原体等重要水质指标的限值 ,比较了国内外标准的特点和差别 ,为我国制定相关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徐州市城区公园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徐州市泉山、云龙、鼓楼、九里4个城区的公园绿地土壤进行系统采样测定,对其土壤重金属富集与污染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该城区表层土壤中5种重金属(Cd、Cu、Zn、Pb、Cr)含量均高于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其中Cd单因子富集指数为30.00,污染指数为14.56,富集程度较高,污染较严重;Cu、Zn、Pb、Cr单因子富集指数和污染指数均接近1,富集程度较低,无污染或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103.
以交通污染严重的北京市建成区为研究区,在前人实地观测的基础上,利用泊松回归相对风险度模型与环境健康价值评估方法,定量评估了北京市道路绿地消减PM2.5总量及其健康效益.结果表明:北京市建成区道路绿地年消减PM2.5总量为1.09t;对降低人群健康风险作用较为显著,可减少受危害总数约3024例,其中早逝18例、呼吸系统疾病住院53例、心血管疾病住院25例、儿科门诊324例、内科门诊761例、急性支气管炎1134例、慢性支气管炎264例、哮喘445例;带来的健康经济效益为1.98亿元.建议加强道路绿地建设,丰富植被层次结构,以积极应对城市交通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104.
为研究城市道路两侧不同绿化带宽度及不同植物群落配置模式对消减大气中PM2.5浓度的作用,选择北京市四环主干道旁3种典型植物群落配置类型作为试验监测点,对0 m、6 m、16 m、26 m、36 m不同绿带宽度下PM2.5浓度分布与变化进行监测,并对其消减能力进行计算,分析PM2.5浓度变化与道路车流量、绿化带宽度及植物群落配置模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PM2.5浓度的日变化与车流量的日变化特征一致,道路绿地空气中PM2.5浓度的日变化呈现双峰单谷型特征,即早晚高、白天低,PM2.5浓度在8:00-10:00的交通早高峰期间增加,而后开始下降,到12:00-14:00左右达到最低值,之后呈持续上升状态,直至晚高峰19:00浓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2)不同植物群落配置模式对大气中PM2.5浓度的消减作用不同,群落内郁闭度高的多复层结构绿地对PM2.5消减作用优于郁闭度低的单层配置绿地模式;(3)分别对3类空气质量条件下,道路绿地对PM2.5消减作用进行评价。无污染或轻度污染(PM2.5〈100μg·m-3)环境下,绿地对PM2.5消减作用明显,26 m及36 m的绿带处消减作用最强,最高可达12.22%;中度污染(101μg·m-3201μg·m-3)天气条件下3种绿地对PM2.5的消减作用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5.
针对以传统统计数据为基础的城市体检工作量大、更新周期慢、数据获取难的问题,提出将遥感大数据应用到绿色城市维度的城市体检指标计算中,对GF-2卫星全色波段光学影像采用多规则的面向对象分类法提取城市绿地等地物,来解决绿色城市维度具体指标的计算问题。结果表明,以凤阳县绿色城市维度典型指标为例计算后得出的蓝绿空间占比为24.64%,评价结果为差,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2.90 m2/人,评价结果为中,其余20项指标中3项优、5项良、4项中、8项差,总体优良比例为36.36%,表现较差。该方法能实现体检过程的精细化操作,使得体检工作更加高效、结果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06.
八月的草原     
周兆木 《环境教育》2010,(10):69-69
<正>八月的大草原是最为美丽的。当我走进富饶、美丽、神奇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才真正感悟到蓝天绿地、绿色净土的含义。呼伦贝尔大草原,犹如一幅巨大的绿色画卷,无边无际。  相似文献   
107.
公园绿地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布局与城市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根据布局现状,以2020年为优化时间结点,兼顾布局效率和布局均衡,首先以居民出行成本最小化为效率性目标,构建选址模型以对新增公园绿地进行选址;再以可达性差异最小化为均衡性目标,构建面积优化模型以确定公园绿地的合适规模。两种模型共同实现了公园绿地的布局优化。研究表明:(1)现状条件下,公园绿地布局不能满足居民的基本游憩需求,空间效率性和均衡性较低;(2)要实现本文的优化目标,需新增全市性公园绿地28座,共计1 100 hm2;需新增区域性公园绿地34座,共计868. 01 hm2;(3)区位选址模型显著降低了居民到达公园绿地的出行成本,人均出行成本由1 311. 24 m降低到了915. 93 m;(4)区位选址和规模优化模型能够显著提高公园绿地布局的均衡性,使得公园绿地布局与居民人口比配达到均衡,居民至整体公园绿地可达性差异系数由0. 71降低到了0. 54。  相似文献   
108.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17)中区域绿地概念是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生态源"与"锚固点",目前被视为提升人类福祉的重要环节。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本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梳理国内外具有区域绿地类型特征的生态用地起源与形成脉络。根据我国区域绿地所处的发展阶段,分析今后我国区域绿地的发展方向,从三个方面探讨区域绿地深层发展方向:①依据区域绿地类型划分保护的优先级,建立完善的保护政策;②深化研究区域绿地空间形态与功能的耦合协调机制,促进区域绿地最优效能发挥;③统筹多类型的区域绿地,维系区域一体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9.
基于遥感的北京市城市化发展与城市热岛效应变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31  
下垫面改变、大量人为热排放及城市区域本身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导致城市热岛产生的主要原因,城市规模则决定了城市区域热岛效应的影响规模与强度,进而影响区域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利用1978年以来不同时段的遥感影像对北京城市用地、绿地、归一化植被指数、城市热岛区面积进行了监测,分析了北京市20余年来城市规模的变化及空间布局特征、城市绿地变化、城市热岛效应及其相关关系,旨在为城市合理布局,改善环境状况提供基本信息.结果表明,北京市20余年来城市热岛区面积增长明显,2000年以来四环内由于绿地面积增长、城市结构日趋合理,城市热岛有减缓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0.
耿涛 《防灾博览》2008,(2):34-35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高速发达的现代工业、商业、交通、建筑等行业,加速了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人们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捷、舒适的同时,也给周围的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大气不断变暖,臭氧逐年减少,空气严重污染。林木资源短缺以及乱砍乱伐等人为破坏,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满目疮痍,伤痕累累,苦不堪言。近些年,人们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扩大绿地面积,植树造林,就是保护人类自身。但现实摆在那儿,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