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5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81篇
安全科学   353篇
废物处理   123篇
环保管理   1798篇
综合类   3181篇
基础理论   133篇
污染及防治   91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537篇
灾害及防治   38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415篇
  2013年   371篇
  2012年   537篇
  2011年   412篇
  2010年   322篇
  2009年   364篇
  2008年   423篇
  2007年   394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99篇
  2004年   269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两个根本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根本转变”是党和国家指导我国国民经济“九五”发展规划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方针,也是我们再生资源行业求生存、求发展的方向和必由之路。当前,加快“两个根本转变”,对我们行业走出困境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近两年来,我们再生资源行业的很多企业,购、销、利全面大滑坡,有的企业濒临破产境地,有的企业已被撤拼、解体,全行业呈现出萎缩局面。实事求是地讲,市场趋冷和税赋加重…  相似文献   
102.
董文茂 《环境》2007,(4):66-68
改革开放后,石龙镇着眼于适应新的发展趋势,较早提出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的理念.在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同时,石龙镇委、镇政府按照建设"绿色广东"的战略部署,始终沿着建设"蓝天、碧水、科技城"的目标,并持之以恒付诸实践,不断加大投入资金,严格按照镇总体规划高标准建设,达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3.
卢国田  王欣 《环境导报》2003,(14):15-15
创建“绿色学校”活动是环境意识教育的一种很好的形式。把环境知识、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在创建过程之中,不仅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理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以学生为基点辐射全社会,点面结合,完善环境教育体系,促进环保工作可持续发展。瓜洲中学于2001年11月成功创建“江苏省绿色学校”,在创建工作过程中,学校师生的环境意识和对环保的认识都得到很大提高。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创建“绿色学校”的目的定位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创绿”的成功。创建“绿色学校”是种形式,其核心内涵在于以“创绿”为契机,系统地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培养学生环…  相似文献   
104.
铜梁中学地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邱少云烈士的故乡 ,座落于巴川镇凤山之巅 ,是四川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 ,也是重庆直辖市首批重点中学。自 190 7年创建以来 ,已走过了 94年的光辉历程。铜梁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积极推行素质教育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充分发扬“实干、奉献、追求”的铜中精神 ,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创造了一年又一年的辉煌。学校先后被评为重庆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重庆市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先进集体、重庆市园林式单位、重庆市市容整洁单位、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财务工作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05.
高拯 《沿海环境》2002,(6):35-36
目前比较流行的“绿色小区”、“环保小区”、“生态小区”、“阳光小区”、“节能小区”等等,尽管其中不乏环保内容比较到位的项目,但也有不少小区是名不符实的,在概念和概念的理解上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问题一:“绿色”不等于“环保” 随着社会上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出现了“绿色食品”、“绿色材料”等产品。由此,人们不仅把“绿色”与“环保”联系在一起,还把“绿色”作为“环保”的形象代表或作为通俗的代名词,这也是多数开发企业推出“绿色小区”的本意。但问题是部分住宅小区有意或无意地把概念简单化,只在“绿”字上做功…  相似文献   
106.
为绿色消费正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红 《环境》2005,(3):34-37
绿色消费,消费绿色?近年来,“绿色”风暴席卷全国。绿色食品、绿色电器……凡能与绿色扯得上关系的商品都被“精明”的厂商们创造出来。但令人遗憾的是,在一派蓬勃的绿色生产与消费中,却存在着诸多不和谐因素。  相似文献   
107.
今年将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浙江省、安徽省、广东省、海南省、重庆市和四川省10个省市启动以环境核算和污染经济损失为调查内容的绿色GDP试点工作。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08.
化工行业具有传统的工业类型和新兴产业交叉渗透的特点。现有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因涵盖行业过多、细化内容不够、可操作性不强、行业特点不突出,故不太适应化工行业的发展,建立新的化工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势在必行。文章概要介绍了我国现有污染物排放标准,分析了美国、欧盟、日本、德国等一些国家和组织的排放标准,提议建立能够体现化工行业特点的行业排放标准,以达到淘汰落后工艺和促进清洁工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9.
当今世界,绿色浪潮方兴未艾,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对我们企业来说,绿色设计、绿色产品已成为一种提高企业形象,扩大知名度,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绿色文明已成为一种潮流,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可以预言21世纪,是环保的世纪。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广大民众环境意识的日益提高,他们已逐步认识到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损害环境就是减少我们自身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是各类环境保  相似文献   
110.
城市化与国民经济发展之关系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关系在80年代被建立,从理论上分析这个统计关系能加深对城市与经济发展之关系的理解。从经济学的要素替代和需求收入弹性原理概括了城市化的发展机制,认为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都遵从它。并构造了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城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乡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的关系,它是普适的。如果假设城市、乡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分别引起的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总是占据了一个不变的份额,同时,城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乡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差与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成正比,那么,就可以据此演绎出这个统计关系。第二个前提暗示了一个城乡发展差距的倒“U”字型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