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0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247篇
废物处理   122篇
环保管理   1670篇
综合类   2819篇
基础理论   110篇
污染及防治   98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287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5年   8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350篇
  2013年   325篇
  2012年   440篇
  2011年   329篇
  2010年   243篇
  2009年   296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991.
绿色开采条件下露天煤矿土地动态演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白音华三号露天煤矿为例,研究了基于绿色开采条件下的露天煤矿土地动态演化规律。根据绿色开采中土地占用面积最优化及破坏土地尽早恢复的原则,建立了白音华三号露天煤矿地质模型、采矿模型等,研究了采场形态与采矿时间的动态变化关系;建立了内排土场排土模型,充分利用内排空间是减小运输成本与征地费用的重要途径,优化了内排土场发展过程边坡形态及排土容量;通过合理规划采、排计划,达到了绿色开采原则指导下的边开采边恢复土地的目的,既解决了露天矿合理征地问题,又解决了露天开采带来的生态恢复问题。  相似文献   
992.
工业的快速发展,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于是人们纷纷探讨绿色发展之路.工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旨在发现工业绿色转型升级中的薄弱环节,设计评估工业的绿色发展状况的指标,引导工业绿色转型升级,从而实现工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文章借鉴脱钩理论的核心理念,分析资源环境的特征指标,利用工业资源消耗或污染物排放变化对工业产值的弹性脱钩值作为考察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动态指标,建立包括工业资源环境压力、工业资源环境弹性脱钩和工业发展绿化度3个方面的工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于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评价分析.研究表明,该指标体系对于评价工业绿色发展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结果合理、可靠.对广东各地的实证评价分析显示,广东省工业总体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在高压力水平下,逐步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型.但由于各地工业发展水平不同、资源环境约束目标不同,工业绿色发展的进程也存在较大区域差异.资源环境约束严格的珠三角核心区工业绿色发展情况相对其他地区较好,属高绿化度高资源环境压力的绿色发展模式.资源环境约束较严格的粤北山区工业转型升级也有明显进展.而在资源环境约束管理不大的珠三角非核心区与粤西地区中,江门和湛江工业绿色发展相对较好,肇庆和茂名一般,惠州和阳江工业呈粗放发展,粤东地区除汕头外,工业粗放发展趋势明显.因此,各地应制定针对性措施,促进工业结构调整,限制高消耗、重污染型行业发展,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推进高消耗、重污染型行业的生态化转型,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升级加快.  相似文献   
993.
包容性绿色增长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理论模型构建、指标体系测算和实证检验,系统研究了财政支出结构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创新性地拓展了包容性绿色增长模型,将社会与生态治理的经济损益转化为治理成本与收益,并引入财政支出结构的异质性功能支出进行分析。基于2007—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社会性支出和生态性支出对包容性绿色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经济性支出则表现出抑制效应。进一步的分维度分析揭示,社会性支出产生积极的经济溢出效应,生态性支出虽短期效果不明显但符合环境治理规律,经济性支出在新发展阶段可能产生挤出效应。研究建议应稳步提升社会性支出和生态性支出的结构占比,同时优化经济性支出和维持性支出的使用效率,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94.
本文研究了天津市工业园区发展沿革和经济环境绩效,分析了2018—2020年园区“围城治理”措施及成效,识别新时代园区绿色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最后提出策略建议。研究发现:天津工业立市特征突出,工业园区更是主战场,曾为全国园区的发展起到重要带头作用。园区“围城治理”较好地解决了存量土地、环境等问题,开启了天津园区发展新阶段。天津市工业园区绿色发展仍面临基础薄弱、驱动力减弱、保留园区与被整合园区协同高质量发展路径不清晰等挑战。研究提出三项建议:一是立足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功能定位,提升园区科技创新平台功能,加速科技创新资源及高端创新要素向园区流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配套能力,激发园区科技创新动能。二是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全市强化园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分区分类制定园区跨越式发展策略并完善考核机制,开展绩效评价动态优化。三是以园区能源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化和数据驱动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升为抓手,深化园区转型发展,提升产业能级。  相似文献   
995.
工业兴市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建设一个绿色生态化工城又是葫芦岛市发展的必由之路.以人为本、科技领先、加强环境保护、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以提高城市品位,力争全面达到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标准,营造一个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绿色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996.
拱北中学深化“绿色教育”的第一步.就是建设能够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有“绿化、美化、教育化”功能的校园环境。为此.拱北中学除了充分利用校园中的各种空地、建筑进行平面和立体的绿化、美化外,还在教学楼各层走廊墙壁上配挂了近40块环保知识和美术作品宣传板。再辅之以对学生的环境道德、环境行为及环境习惯等养成教育的评价.真正做到科学与人文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997.
西宁市虎台中学柴达木路分校(原西宁市第二十四中学),创建于1983年,占地面积40亩。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教职工99人,学生总数为1120人。学校主要肩负着柴达木路沿线的马坊乡、大堡子镇及邻近企业单位子弟的基础教育重任。该校是西川地区师资力量较强、办学规模较大的一所完全中学,“青海省绿色学校”。  相似文献   
998.
李佩霖 《四川环境》2024,(1):122-127
大食物观是生态文明思想的延续,其在宏观层面反映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在中观层面契合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在微观层面依赖于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贯彻大食物观与生态文明建设密不可分,当前作为大食物观外部支撑的农业生态现状不容乐观,农业生态法治保护面临困境。对此,应以严密法治观搭建起四梁八柱,改善农业生态,保障大食物观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999.
随着汽车产业发展,铝合金轮毂得到广泛使用,其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尚缺乏系统分析和研究.为有效防控污染,保护企业生产环境和保障人员健康安全,结合典型铝合金轮毂企业生产加工工艺和监管实践,剖析各类污染因素产生来源和组成情况,进而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污染防治和管控对策.为顺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贯彻绿色发展的新发展理念,围绕源...  相似文献   
1000.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学校环境教育的政策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环境教育发展较好的国家,新南威尔士州的环境教育更是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进入新世纪后,该州以更加开放的理论视角,制定了新的学校环境教育政策,这个政策对学校环境教育的目标、实施等都进行了重新定位。本文试图从新南威尔士州颁布的《学校环境教育政策》出发,全面剖析其学校环境教育的政策背景及其实施,以期为我国正在发展中的环境教育实践与绿色学校创建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