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90篇
安全科学   52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93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季节性缺氧水库铁、锰垂直分布规律及优化分层取水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经多年对阿哈水库Fe,Mn污染的研究表明,Fe,Mn分布随着季节为化、水库水温分层而变化,呈现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高浓度Fe、Mn主要出现在水温分层期水库中、下层、与库底缺氧、PH下降,沉积物中的Fe、Mn向上覆水释放造成的二次污染等密切相关,为自来水厂优化分层取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2.
厌氧酸化-缺氧-好氧生物膜法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用厌氧酸化-缺氧-好氧(A1-A2-O)生物膜法对上海焦化厂废水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600~1000mg/L,@氨氮为200~280mg/L时,为同时达到较好的有机物去除和脱氮效果,系统的HRT至少应为34.5h;混合液回流比为4.0~5.0;好氧段pH值应维持在7.8~8.0,出水剩余碱度100~200mg/L;在缺氧段中需加入甲醇作为外加碳源,甲醇与硝酸氮的比为2.581为宜.在上述工艺条件下,系统中无亚硝酸氮的积累.  相似文献   
153.
设计A/O生物脱氮工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及A/O脱氮工艺的特点,讨论了A/O工艺的合理设计问题,并介绍了脱氮效率,缺氧池,好氧池及需氧量计算所采用的公式。  相似文献   
154.
介绍采用O1/A/O2工艺处理高浓度聚醚废水的流程及原理,对装置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缺氧酸化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5.
某丝绒印染废水难生化降解,水质多变,CODcr,色度和SS分别为817-1930mg/L,229-800倍和542-1000mg/L.采用传统的生物接触氧化一气浮组合处理工艺系统,出水CODcr和色度分别在400mg/L和200位以上,远不能达国家污水排放标准,应用缺氧/二级好氧废水处理新工艺对原生化系统进行改造后,出水CODcr,色度和SS分别小于69mg/L,40倍和17mg/L.达国家太湖流  相似文献   
156.
通过实验研究缺氧反硝化聚磷 ,揭示DPB细菌在厌氧和缺氧交替环境下的厌氧释磷、缺氧反硝化吸磷及CODCr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DPB细菌在缺氧条件下可利用NO-3 作最终电子受体进行吸磷 ,其吸磷效果及反硝化速率高于常规脱氮除磷工艺。  相似文献   
157.
缺氧生化处理技术在石化精对苯二甲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了在精对苯二甲酸(PTA)混合废水处理中采用缺氧生化处理流程的试验情况。结果表明:缺氧生化处理有利于提高生化系统的总CODcr去除率,可为废水处理达标排放提供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8.
李默  汪震哲  陈志强  温沁雪 《环境科学》2018,39(10):4584-4592
近年来,微量有机污染物(OMPs)的环境赋存及风险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而城市污水厂出水作为向水环境释放OMPs的重要污染源,应被加以监测和管控.以小试厌氧/缺氧/好氧工艺联合臭氧(AAO-O_3)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污水中14种OMPs在组合工艺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遗传毒性的削减.结果表明,活性污泥系统对于大多数OMPs的去除效果不佳,去除率低于50%,而后续臭氧可以弥补其不足.AAO-O_3组合工艺可以保证多数OMPs去除率在90%以上.芳香性结构的取代基中含有酚羟基(—OH)、胺基(—NH2)、甲氧基(—OCH3)的OMPs易于在臭氧过程中降解.遗传毒性结果表明,污水和二级出水都存在一定致突变风险,二级出水经过臭氧处理之后,遗传毒性去除率达到98%,污水厂出水对水环境风险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59.
厌氧条件水稻土铁对砷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水稻土无定型铁矿物是砷的重要吸附载体,水稻种植需要经历的淹水厌氧阶段能促进铁矿物还原溶解并使其吸附的砷释放进入水稻土溶液.本研究重点考察了厌氧环境中水稻土在培养液的富集培养下不同形态砷对砷释放的贡献作用,并探究淹水缺氧环境下水稻土无定型铁矿物对砷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培养液中铁(Ⅱ)和总砷浓度均显著提高(P0.05),其中两个阶段的土壤溶液均主要来源于可交换态砷(F1)和专属吸附态砷(F2),且两个阶段的培养液砷与F1+F2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分别为r=0.73,P0.05和r=0.657,P0.05,无定型铁结合态砷(F3)与砷浓度呈不显著正相关.两阶段的水稻土不同形态铁与培养液砷浓度均存在一定关系,水稻土盐酸提取铁(Ⅱ)浓度与砷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577,P0.05;r=0.613,P0.05),无定型铁矿物与砷存在负相关关系(r=-0.428,P=0.126;r=-0.564,P0.05).因此,厌氧环境下水稻土中处于亚稳状态的无定型铁矿物在总体上能有效地吸持固定砷从而抑制砷的移动和迁移.  相似文献   
160.
缺氧-SBR法-混凝法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缺氧 -SBR法 -混凝沉淀复合工艺对城市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 ,确定缺氧、SBR法和混凝的最佳运行参数。结果表明 ,通过该系统处理后 ,COD总去除率达到 91.2 % ,NH3 N去除率达 90 .4 % ,取得较好的去除有机物和脱氮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