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267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100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内涵、缺陷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境换取经济增长向环境优化经济增长转变的新形势下,应拓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洲的内涵.指出目前的竣工验收监测对工业生产型建设项目的制约因素考虑不周、忽视了"三同时"的全过程、忽视了非工业生产型建设项目和区域性开发项目、忽视了无组织排放污染源.提出要创新治理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理念、优化竣工验收监测方法、强化竣工验收生态监洲技术的研究、开展区域性建设项目的验收监测.  相似文献   
52.
NG—M701FR型锅炉也叫9F燃机余热发电锅炉,锅炉高压过热系统和再热系统各布置一个多孔喷管式喷水减温器。再热减温器立式布置在一、二级再热器导管之间,设计运行参数为:4.07MPa,557℃;  相似文献   
53.
缺陷压力容器的安全评价问题,既是一个安全范畴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对缺陷处理的工程问题。本文针对含缺陷的压力容器,综述了目前含缺陷压力容器的评定现状、评定程序及相关标准,并对常见缺陷的种类、尺寸、处理办法中的关键问题做了讨论。这对评价和提高含缺陷压力容器的安全可靠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4.
对在用压力管道的磨蚀、结构不合理及焊接缺陷等几种常见缺陷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范措施及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5.
对在用压力管道的磨蚀,结构不合理及焊接缺陷等几种常见缺陷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措施及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6.
《装备环境工程》2010,(1):79-79
随着钢铁、能源、石油化工所需锻件质量、尺寸的增大,钢锭的质量不断增加,防止或减少钢锭内部的冶金缺陷变得更加困难。另一方面由于钢锭质量尺寸的增大,水压机吨位在相对减小,锻件的质量标准又在不断提高。用传统的镦粗、拔长变形工艺来打碎钢锭内部的铸造组织、修复内部的冶金缺陷已不能满足锻件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57.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多侵害公众环境权益事件的频频发生,有些甚至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和国际影响。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迫切需要。但中国在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立法规定上存在缺陷,限制了环境公益诉讼的提起。应该赋予环境保护行政监督主管部门、检察机关、公民、环保社团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通过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扩展,来维护我们公众的环境权益。  相似文献   
58.
从生态足迹的基本理论出发,总结概括了生态足迹假设条件及模型的缺陷:生态偏向性;估算遗漏性;分析静态性;土地“质”的不均衡性。综述了生态足迹分析模型相关问题改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研究中应加强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9.
本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检验了管线焊接接头断口的宏观和微观形貌,检验发现管线焊接接头的盖面焊缝中存在少量CO气孔及热影响区中夹杂少量粗大的过热组织,但总体组织均匀;打底焊道一侧存在未熔合缺陷,是导致管线失效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0.
为了满足工业生产需求,特别是原材料生产的要求,研制出更加符合规范的培训考核试板,从而培养出更多技术精湛的超声检测人员,显得非常关键。这将对国内无损检测事业的发展及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