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0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857篇
安全科学   112篇
废物处理   52篇
环保管理   102篇
综合类   1423篇
基础理论   461篇
污染及防治   213篇
评价与监测   96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411.
镉在3种乔木中的积累及其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敏  张欣  刘燕  王美仙 《环境科学学报》2021,41(6):2440-2447
研究不同镉(Cd)浓度(0、25、50、100、200 mg·kg-1)处理下,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银杏(Ginkgo biloba)3种乔木叶、枝、根中Cd的含量与积累特征,并分析Cd对其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Cd在3种乔木叶片与根系中的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特征.结果表明,3种乔木体内的Cd含量随着土壤Cd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主要积累在根部.栾树和臭椿各器官中的Cd含量显著高于银杏,表明栾树和臭椿对Cd的积累能力强于银杏.高浓度Cd处理下,栾树和臭椿叶片细胞结构损伤明显,细胞内出现大量黑色絮状物,且附着在细胞壁及细胞器的表面.而银杏叶片细胞无明显损伤特征,说明银杏对Cd的耐受性强于栾树和臭椿.3种乔木叶片中的Cd多存在于细胞壁或可溶性组分中,根系中的Cd多存在于细胞壁中,Cd在各组织的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等细胞器中分布较少.3种乔木叶片和根系中分别以移动性和毒性相对较低的HAc、NaCl提取态Cd分配比例最大.3种乔木各器官对Cd的积累能力与其叶片细胞中叶绿体与线粒体组分Cd占比有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叶片中HAc提取态Cd分配比例呈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412.
选用了1株高耐镉(Cd)的烟曲霉,提出了利用烟曲霉在半固态培养体系表面生长并去除Cd的方法,研究了菌体对不同模拟Cd污染水平土壤中Cd的去除效果,测定了菌体吸附和富集Cd的变化.结果表明,烟曲霉在半固态培养体系中能够实现一定的Cd去除效果,Cd含量为10 mg·kg~(-1)时,对土壤Cd的综合去除率可达31%.同时通过研究不同Cd含量下烟曲霉干重和体系pH随时间变化情况,发现随着培养时间和Cd含量的增加,烟曲霉干重逐渐下降,最大下降幅度可达64%,pH为5.6~6.0时去除效果较好.培养过程中土壤Cd形态变化表明,烟曲霉在该体系下主要去除土壤中弱酸溶态和可还原态的Cd,可氧化态Cd含量在培养前后基本保持不变.这种方法的提出为微生物去除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13.
A.Tessier逐级提取程序应用于土镉形态研究的可靠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国家级土壤标准物GBW07401为样本,定量添加不同化学形态的镉,对较流行的加拿大地球化学家Andre’Tessier推荐的颗粒态痕量金属形态逐级提取程序进行了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这一程序能以较高的准确度、精密度对土壤中各种形态的镉进行逐级提取.尽管各级分间有跨级现象,全部加标试样的平均镉回收率为97.93%.  相似文献   
414.
研究了受重金属严重污染的锦州湾内表层沉积物中铅、锌、镉在各地球化学相间的含量,及其在湾内河水-海水混合界面附近各相间的迁移转化特征。结果表明,锦州湾表层沉积物中上述重金属以非残渣相为主要存在形式,其中铁锰氧化物为重要的清除载体;以铁锰氧化物和碳酸盐形式存在的重金属含量由水环境的E_H和pH控制;在污染源附近的海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在非残渣相和残渣相间的比值与近岸锌厂排出的这些重金属在废水和废渣中的含量比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15.
长期施肥对黑土中Cu、Cd含量及其剖面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经过8个不同施肥处理的黑土样品为材料,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黑土中Cu、Cd含量的差异.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Tessier-连续提取法,研究黑土中全Cu、全Cd和有效Cu、有效Cd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有机肥的长期施用,会使土壤中Cu、Cd与有机质发生络合并使Cu、Cd在土壤表层累积;秸秆和氮磷钾(S NPK)化肥的长期配合施用,有利于作物对有效Cu和Cd的吸收,从而使Cu、Cd在土壤中没有明显积累;NP及NPK处理下,二铵、氯化钾肥对土壤中Cu、Cd积累的影响不明显.长期耕作不施肥(CK)处理时,因无外源Cu、Cd,以及作物对有效Cu、Cd的长期吸收,土壤中Cu、Cd含量低于不耕作不施肥(休闲)处理的.从垂直剖面上看,Cu、Cd主要积累在黑土表层,而表层以下不同施肥处理间Cu、Cd含量的差异和变幅不大.有机肥料能明显地向土壤中带入Cu、Cd,造成Cu、Cd在土壤表层的积累,并由于植物体的吸收对人体造成潜在危害,而其他化学肥料对土壤中Cu和Cd积累的影响不明显.本研究为人们的生产实践提供了施肥理论和依据,并且对土壤的污染防治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16.
太原市蔬菜中铅、铬和镉含量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笔者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 ,测定了太原市蔬菜批发市场的 8种蔬菜 72个样品的铅、铬、镉含量。结果表明 :在检测的 8种蔬菜中 ,有 5种蔬菜出现铅含量超标 ,铅是蔬菜中的主要污染元素 ,且污染带有普遍性 ;铬的污染仅出现在芹菜和青菜上 ,其他 6种蔬菜均无超标 ;8种蔬菜均未受到镉的污染 ,合格率为 10 0 %。参照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蔬菜质量分级标准 ,对蔬菜的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安全性评价。在所检测的蔬菜样品中 ,只有青菜受到重金属污染 ,其综合污染指数为 1.12 ,污染程度为轻度污染。其他蔬菜的综合污染指数均低于 0 .7,污染程度均为安全 ,污染水平均为清洁。  相似文献   
417.
采用等温吸附法探讨了重金属镉、锌在青岛地区3种主要土壤(棕壤、潮土和砂浆黑土)中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20~500 mg/L的单一重金属等温吸附试验中,棕壤和潮上对Cd~(2+)、Zn~(2+)的吸附量相近,而黑土对Cd~(2+)、Zn~(2+)的吸附量明显高于棕壤和潮土.Cd~(2+)、Zn~(2+)的双组分竞争吸附表明,3种上壤对Cd~(2+)、Zn~(2+)的吸附量与其单独存在下的情形相比都有所下降.质量浓度分别为20~500mg/L的两种重金属元索等馈竞争吸附时,这3种土壤对Cd2+的吸附量比对Zn~(2+)的大.非等量竞争吸附试验的结果表明,3种土壤中,500mg/L的Zn~(2+)对100 mg/L的Cd~(2+)吸附量的影响均比同浓度的Cd~(2+)对Zn~(2+)的影响大.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对这两种重金属离子的等温吸附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18.
膜萃取处理水溶液中镉、锌离子的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204+正庚烷为萃取剂,将中空纤维膜萃取技术用于处理水溶液中镉离子、锌离子.研究了两相流速、初始浓度及溶液pH等因素对传质系数和萃取率的影响,计算了膜萃取器的传质单元高度(HTU)w,同时还研究了萃取剂的再生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浓度下(<500 mg/L),平衡分配系数较大,传质阻力主要是在水相;在初始浓度较高时(<2000mg/L),由于分配系数较小,三项传质阻力均不可忽略;在初始浓度很高时(>2000mg/L),传质由有机相和膜相阻力控制.实验还表明通过膜器串联可以实现萃取剂的再生.对于稀溶液(<200mg/L),中空纤维膜萃取可以使水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减小2个数量级,通过计算,中空纤维膜萃取器(HTU)w在15~30cm之间,大大低于传统的萃取塔.  相似文献   
419.
进水底物浓度对蔗糖废水产酸合成PHA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志强  邓毅  黄龙  温沁雪  郭子瑞 《环境科学》2013,34(6):2295-2301
混合菌群合成生物可降解塑料(PHA)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三段式PHA合成工艺(水解产酸、产PHA菌富集、PHA合成)被广泛应用.在三段式工艺中,产PHA菌的富集非常关键,只有稳定产生PHA菌才能保障PHA合成的产量.针对产PHA菌富集系统容易出现污泥膨胀的问题,本研究考察了进水底物浓度对产PHA菌富集效率及运行稳定性的影响.在560mg·L-1、1 120 mg·L-1、1 680 mg·L-1这3组不同进水底物浓度的对比实验中,证实了COD 1 120 mg·L-1条件下富集反应器能够在较短污泥龄下稳定富集具有较高污泥浓度的高效产PHA菌,且不会发生污泥膨胀.在94 d的富集期后其批次实验最大PHA含量、PHA转化率(COD/COD)及PHA比合成速率能分别达到50%、0.714 5及0.191 2 mg·(mg·h)-1.研究还同时证实细胞内糖原水平高低与其PHA合成能力密切相关,可采用其作为富集效果的重要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20.
嗜盐菌群对菲的降解及萘双加氧酶基因的表达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胜利油田富集了一个能够降解多环芳烃的嗜盐菌群,通过克隆文库技术解析了菌群萘双加氧酶(ndo)基因的多样性.结果表明,该嗜盐菌群有6种ndo基因型,其中3种主要基因型(占总克隆子92.7%)与经典nah-like基因的相似度为89%.采用real-time RT-PCR等技术分析了不同盐度下菲降解过程中ndo基因的表达量、降解速率、生长曲线以及菲的生物可利用度,探索了菌群对菲的降解及ndo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当盐度由10%升高到20%,菌群完全降解100mg/L菲的时间从6d延长到9d,菌群生长的迟滞期由1d延长为3d.溶解菲的浓度在菌群生长过程中呈增加的趋势.Ndo基因的表达量在降解过程中呈先降低后随溶解菲浓度升高而升高的趋势,表明高浓度菲在初始阶段可能抑制ndo基因的表达.单因素方差分析(n=3, P>0.05)表明溶解菲浓度在10%和20%盐度下没有显著差异,表明一定范围的盐度不会影响菌群降解过程中菲的溶解度.菌群ndo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10%盐度下较在20%盐度下高,说明盐度对嗜盐菌群功能基因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