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7篇
安全科学   265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81篇
综合类   484篇
基础理论   53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40篇
灾害及防治   8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本文从生态城市理论概念和具体实践的历史进展等方面概述了国内外生态城市研究不断演进的历程;对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提出了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切实合理理性的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城市的建议。从城市规划、生态与社会相协调等方面对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62.
有色矿业区耕作土壤、蔬菜和大米中重金属污染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郭朝晖  宋杰  陈彩  程义 《生态环境》2007,16(4):1144-1148
有色金属矿业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对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了一定威胁,研究典型矿业区周边复合污染地带的土壤环境质量及其食物安全对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从湖南省的长沙、株洲、衡阳、郴州等有色金属矿业区收集耕作土壤、蔬菜和大米样品,结合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其中重金属元素的累积和迁移特征,评估蔬菜和大米中重金属元素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耕作土壤中主要重金属污染元素为Cd、As、Pb、Cu、Zn等;主成分分析表明,菜地土中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了Pb、Zn、Cd、As的复合污染信息以及与土壤pH的相关关系;水稻土中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了Cu、Zn、Pb、Cd的复合污染信息;聚类分析进一步阐明耕作土壤以Cd、Pb、As、Cu、Zn为主的复合污染特征。研究区蔬菜中Cd、Pb、As、Cu、Zn、Cr含量,大米中Cd、Pb和Zn含量均明显超过我国食品卫生标准;蔬菜中Cd、Pb、As和大米中Cd、Pb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463.
中国农田固碳减排发展现状及其战略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田固碳减排的动态变化日益成为全球的研究热点,它对于正确评价农业产业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采取农业分区的方法,将我国划分为4个不同的农业区,并从区域植被覆盖、地理气候、品种、土壤性质、种植制度和施肥情况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各区域农田固碳减排的基本现状。通过对我国农田固碳减排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系统阐述,探明了耕作措施、水田种植面积、秸秆还田、施肥情况、轮作制度、土地利用方式和农田生态系统等是影响我国农田固碳减排的主要关键因素。同时,针对目前我国农田固碳减排的基本状况,提出了适合我国农田固碳减排的主要对策。文章认为,应从加强农田碳循环和土壤碳汇效应、合理调整农田土地利用结构、加强农田管理技术体系创新、加强农田生物固碳减排技术研究和注重降低农业生产温室气体的排放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从而进一步增强农田的土壤固碳能力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我国农田固碳减排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464.
1992—2012年浙江省酸雨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地区酸雨污染的演变特征及成因,以杭州地区为代表,结合全省酸雨监测数据,揭示1992—2012年浙江省酸雨变化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1992—2012年,浙江地区酸雨的污染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1992—1999年为酸雨改善期;2000—2004年酸雨污染再次出现了恶化;2005—2012年为酸雨再次改善期。SO2排放减少是近年来浙江地区酸雨污染出现好转的重要原因,但NOx对酸雨的贡献有增加的趋势,酸雨污染类型逐渐由"硫酸型"为主转变为"硫酸硝酸混合型",机动车排放对浙江地区酸雨污染的贡献已不容忽视。全省强酸雨区主要分布在浙北、浙中和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浙西南地区酸雨污染较轻,酸雨污染与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控制本地污染排放对于防治和减轻当地酸雨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65.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华北夏玉米生产体系中,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撂荒、翻耕、免耕和旋耕4种耕作方式下,玉米4个生育期(苗期、拔节期、灌浆期、成熟期)耕层(0~20 cm)土壤总有机碳质量分数、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观测期间,玉米不同生育期(0~20 cm)土层有机碳质量分数和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均呈明显的动态变化,就3种耕作方式来讲,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均表现为免耕最高,翻耕和旋耕次之;成熟期免耕、旋耕、翻耕3种处理的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比撂荒分别提高了47.38%、30.43%、27.00%;土壤活性有机碳与总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玉米产量与土壤总有机碳质量分数存在显著相关性,与土壤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无明显相关性.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免耕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466.
耕作历史和种植方式是影响黑河绿洲农田土壤总有机碳及其组成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耕作时间的延长,土壤总有机碳(TOC)、活性有机碳(AOC)、惰性有机碳(NOC)的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但AOC、NOC的增幅存在差异,AOC因性质活泼,对农业活动等措施引起的变化较NOC有较快响应,因此,在耕作的初期(0~5 a),AOC的增幅高于NOC,而20 a的耕地NOC增幅大于AOC,之后达到AOC与NOC的增幅接近(>100 a)的动态发展趋势,表明总有机碳含量积累的过程是AOC与NOC增幅逐渐接近、NOC积累增速的过程。>100 a的耕地,因种植方式不同,剖面上TOC、AOC、NOC含量呈现出:油菜地>普通玉米地>制种玉米地>小麦地。分析发现,绿洲区近年来大面积种植制种玉米引起TOC、AOC、NOC发生改变,增加秸秆或牲畜粪便的归还量是提高土壤有机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67.
<正>南桐矿业官网资料显示,该公司为全国煤炭"百强企业"之一,是重庆市最大的主焦煤、动力煤生产基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自2004年以来,南桐矿业旗下的矿井共发生安全事故36起。业内人士说,目前国内已经就此形成了一套预防应急机制,只要严格按照安全规程操作,一般都不会出问题。但是,一家矿业公司在10年内发生36起安全事故,令不少人士质疑公司的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468.
技术环境评价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技术环境评价的发展历史,概述了其目标、特点及其评价的实施步骤。分析了技术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在进行评价时需考虑的因素。简述了技术环境评价在我国的应用现状,提出了需要开展进一步工作的领域。  相似文献   
469.
中国灰霾历史渊源和现状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从历史资料出发分析了我国灰霾的历史渊源;对我国灰霾的现状,包括霾的特征区别、形成条件、危害、区域分布和研究现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7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千重大问题的决定》就环境保护问题明确提出: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在新世纪新阶段,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将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在机遇和挑战面前,环境保护工作必须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薄弱环节入手,攻坚克难创新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全省环保系统要深刻认识“三个转变”的紧迫形势,科学把握“三个转变”的核心要求,在环保工作实践中奋发有为地努力推进“三个转变”,这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