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8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246篇
安全科学   72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62篇
综合类   581篇
基础理论   200篇
污染及防治   53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灾害及防治   21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利用城市污泥堆肥及建筑弃土种植麦冬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将污泥堆肥产品分别与建筑弃土按0%、10%、20%、30%、40%和50%(湿重)的比例配制营养土,以麦冬为例进行180 d的栽培实验,分析了营养土对麦冬生长特性、植物体内及栽培土壤中营养学指标和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选择营养土较佳配制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堆肥比例在50%时麦冬生物量增加率、新生芽数及地表部分比重为最大值,在30%时纺锤体肉质数减少率为最大值;随着营养土中堆肥比例增加,麦冬体内养分含量、重金属积累量随之增加,均在50%时达到最大值;栽培土壤养分越多损失量越多,各指残留率越低,同时全磷、全氮及K含量降低率较有效磷、碱解氮小得多,Cr降低率在5.20%~8.34%之间,Zn降低率在3.27%~17.35%之间;堆肥比例在40%以上的营养土对麦冬生长效果好,但较佳配制方案为堆肥产品占20%。  相似文献   
82.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凹凸棒土为原料,合成了新型NH4+-N吸附剂淀粉-g-丙烯酸/凹凸棒土,并进行了氨氮吸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凹凸棒土氨氮单位吸附量为4.243 mg/g;淀粉-g-丙烯酸/凹凸棒土氨氮单位吸附量为5.301 mg/g,吸附能力比未改性的凹凸棒土提高了25%。淀粉-g-丙烯酸/凹凸棒土的氨氮吸附过程比凹凸棒土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随着pH、温度的升高,凹凸棒土和淀粉-g-丙烯酸/凹凸棒土对NH4+-N吸附量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83.
凹凸棒土的氨氮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以氨氮去除率为指标,在振荡时间60 min,振荡温度25℃,振荡速度140r/min的条件下发现凹凸棒土的最佳投加量2.5 g;添加凹凸棒土可以加强SBR生物系统去除氨氮的能力;拟合凹凸棒土吸附氨氮的等温线方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84.
TiO2/凹凸棒土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活性大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凹凸棒土作为载体,以 TiOSO4为钛源,采用超声分散-再沉淀法制备了 TiO2粒径为 10 nm 左右的锐钛矿型 TiO2/凹凸棒土复合催化剂.并采用 X 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X 射线能谱仪对复合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制备复合催化剂的最佳条件:凹凸棒土与 TiO2的质量比为 1:3.0,煅烧温度为 450 ℃....  相似文献   
85.
要想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单纯按规范进行抗震设计是远远不够的,结构特性和地震动特性决定了抗震设计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6.
考虑非饱和特性的黄土湿陷性与微观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技术对3个场地16个土样的微观结构进行观测,并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微观图像进行处理、对土样孔隙的几何特征参数和分维数进行了提取,土样孔隙分布分维数为1.816~1.936。利用分形几何学原理建立非饱和土的孔隙分布函数,对天然湿度下黄土中水分分布进行分析,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孔隙的分维数、非饱和孔隙孔隙率和湿陷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孔隙分维数越大,孔隙结构越复杂;天然湿度下处于非饱和状态的黄土孔隙孔径均大于40μm,黄土的湿陷系数随着孔隙分维数、非饱和孔隙孔隙率的增大而增大,非饱和孔隙是造成黄土湿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7.
吉林省玉米农田保护性耕作的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省玉米农田4种保护性耕作为例,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ife Cycle Assessment,LCA)系统综合地评价吉林省玉米农田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对环境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四种保护性耕作模式的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环境酸化和富营养化的潜在环境影响分别平均比传统耕作模式减少14.62%、82.82%、15.37%和15.28%,主要由氮肥的生产及施用引起;水体毒性、土壤毒性及人体毒性则分别比传统耕作高7.40%、6.42%和7.38%,主要由农药的施用引起。综合各种环境影响类型,尽管4种保护性耕作模式较传统耕作模式能显著减缓全球变暖,但对其他环境类型的改变不明显,其中水体毒性为该种植系统中最主要的环境影响类型,富营养化次之。  相似文献   
88.
在碎石土类边坡中常常发育稳定的地下水管网排泄系统,它们对控制地下水水位上升,保持边坡稳定十分重要。以官家滑坡为例,通过对滑坡稳定性系数有关的各因素敏感性分析,发现地下水是影响边坡变形破坏以及复发破坏的最主要因素。当坡脚开挖或坡体堆载时,会破坏管道状地下水排泄系统,降雨入渗导致地下水水位升高,从而引起坡体内孔隙压力比、水头高度和水力坡度增大,使潜在滑面上的孔隙水压升高,影响碎石土边坡的稳定性;同时,地下水位的升高降低了土体的内摩擦角,而因素敏感性分析发现,内摩擦角对边坡失稳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官家滑坡的后期治理中,治水作为主要工程措施的理念已经得到很好的贯彻,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89.
循环荷载下,砂土与EPS颗粒混合的轻质土(LSES)存在临界循环应力比Sth,将割线弹性模量衰减系数δ与循环次数的关系曲线能保持平缓的最大循环应力比定义为Sth,它是结构稳定与破坏两种状态的界限指标,根据动三轴试验结果,认为影响Sth的主要因素有围压、水泥掺量和EPS颗粒含量。一般来说,水泥掺量的增加、围压和EPS颗粒含量的减小均会提高Sth,但由于高围压下的结构重塑,水泥掺量低且EPS颗粒含量高的试样的Sth表现出一些不同的性状。  相似文献   
90.
呼伦贝尔农业属旱作农业。为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呼伦贝尔农垦部门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的保护性耕作模式,目前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技术体系,充分保证本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