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8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246篇
安全科学   72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62篇
综合类   581篇
基础理论   200篇
污染及防治   53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灾害及防治   21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0 毫秒
991.
本试验将纳米凹凸棒土复合亲水性聚氨酯泡沫和海绵铁填料介入传统潜流湿地土地处理系统,以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通过室外中试试验,与传统的土地处理系统对比,考察了该复合填料对传统土地处理系统的强化作用。研究表明,在较高的表面负荷下,传统填料和复合填料最初出水总磷都能达到很好的除磷效果,分别达到了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和A标准。复合填料的出水总磷更低,更能有效缓解水体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992.
Boron- and cerium-codoped TiO2 photocatalysts were synthesized using modified sol-gel reaction process and characterized by X- ray diffraction (XR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PSD),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a (DRS), and Brunauer-Emmett-Teller (BET).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were evaluated by monitoring the degradation of dye Acid Red B (ARB).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pared photocatalysts were mixed oxides mainly consisting of titania, ceria, and boron oxide. The structure of TiO2 could be transformed from amorphous to anatase and then to rutile by increasing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the transformation being accompanied by the growth of particle size without any obvious change in phase structure of CeO2. The XPS of B1.6Ce1.0-TiO2 prepared at 500℃ showed that a few boron atoms were incorporated into titania and ceria lattice, whereas others existed as B2O3. Cerium ions existed in two states, Ce^3+ and Ce^4+, and the atomic ratio of Ce^3+/Ce^4+ was 1.86. When boron and cerium were doped, the UV-Vis adsorption band wavelength showed an obvious shift toward the visible range (〈526 nm). As the atomic ratio of Ce/Ti increased to 1.0, the absorbance edge wavelength increased to 481 nm. The absorbance edge wavelength decreased for higher cerium doping levels (Ce/Ti=2.0). The particles size ranged from 122 to 255 nm with a domain at 168 nm (39.4%). The degradation of ARB dye indicated that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of boron- and cerium-codoped TiO2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P25 (a standard TiO2 powder). The activities increased as the boron doping increased, whereas decreased when the Ce/Ti atomic ratio was greater than 0.5. The optimum atomic ratio of B/Ti and Ce/Ti was 1.6 and 0.5,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993.
四湖地区渍害稻田土壤有机质及其氧化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定点调查和大田采样的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渍害程度的稻田土壤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与土壤主要农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活性有机质与土壤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等肥力指标间的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且比土壤有机质与其对应肥力指标间的相关系数均要大,比有机质更能反映出土壤有效养分的供应。(2)从通径分析结果看出:碱解氮对活性有机质的直接效应要小于速效磷对活性有机质的直接效应,前者为27.3%,后者为46.1%。渍害土壤中与活性有机质关系最密切的土壤肥力指标是速效磷和碱解氮。(3)初步认为用有机质氧化稳定性(Kos值)比用有机质含量或活性有机质含量能够更好地作为渍害土壤判断渍害程度的标准。  相似文献   
994.
农田固碳措施对温室气体减排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田是CO2,CH4和N2O三种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在全球范围内农业生产活动贡献了约14%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58%的人为非CO2排放,不合理的农田管理措施强化了农田温室气体排放源特征,弱化了农田固碳作用。土壤碳库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碳库之一,同时也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源/汇。研究表明通过采取合理的农田管理措施,既可起到增加土壤碳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又能提高土壤质量。农田土壤碳库除受温度、降水和植被类型的影响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受施肥量、肥料类型、秸秆还田量、耕作措施和灌溉等农田管理措施的影响。本文通过总结保护性耕作/免耕,秸秆还田,氮肥管理,水分管理,农学及土地利用变化等农田管理措施,探寻增强农田土壤固碳作用,减少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合理途径。农田碳库的稳定/增加,对于保证全球粮食安全与缓解气候变化趋势具有双重的积极意义。在我国许多有关土壤固碳与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尚不系统或仅限于短期研究,这也为正确评价各种固碳措施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增加了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95.
地铁盾构施工泡沫剂改良土体控制渗害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铁建设中地下水影响是环境损伤事故最重要的诱因,分析了近年地铁施工及渗害诱发地层沉降、建筑坍塌的典型工程事故.鉴于泡沫剂改良渣土是盾构隧道施工中维护开挖面稳定及控制地层渗害的极端重要性,研制了一种新型泡沫剂发泡装置,进行了泡沫剂改良地层的系列实验研究,获得了泡沫剂对粘性土和砂土的渗透性影响、流动性影响的实验规律,可为盾构施工中开挖面稳定性与渗害控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96.
某大型企业于2004年5月26日丢失1台核子土基密度含水量联合测定仪,该单位在内部查找未果的情况下,于5月27日17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现将事故经过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997.
通过25季种植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稻麦轮作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和培肥制度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的影响。免耕土壤0~5 cm土层的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稍高于耕翻土壤; 5~15 cm的则有低于耕翻的趋势; 15~30 cm的无明显规律。长期休闲的土壤在整个耕层有明显的有机质和氨素累积,其中碳的累积快于氮的累积,免耕条件下比耕翻条件下累积量更大。 0~5 cm和5~15 cm土层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的处理,其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和不施肥处理,但均低于休闲处理; 15~30 cm土层各培肥处理则无明显差异;单施化肥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高于不施肥处理,但这种差异只在表层( 0~5 cm)较显著。  相似文献   
998.
湖南省稻田土壤硫素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湖南省主要母质类型的稻田土壤,进行土壤全硫、有效硫及其相关性质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供试耕层土壤全硫含量在0.266~0.885 g/kg 之间,平均0.539 g/kg。土壤有效硫变动范围为17.7~135.1 mg/kg,平均56.7 mg/kg。土壤全硫和有效硫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423**(n =40)。(2)随着土壤剖面层次的加深,土壤有效硫和全硫含量逐渐减少。(3)耕层土壤C∶N,C∶S,N∶S比率分别为9.3~14.5,34.5~62.8和3.1~6.3;土壤C∶N∶P∶S比率平均为48.7∶4.67∶1.4∶1。(4)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全硫与土壤全N、 全P、有机C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以N、S之间的相关性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999.
张晋华  王雷等 《环境化学》2001,20(4):356-361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测定了水稻土中含硫气体的释放,结果表明,该土壤中有硫化氢(H2S),羧基硫(COS),二甲基硫(DMS)三种气体释放,当土壤中加入半胱氨酸后,COS和H2S气体的浓度有了明显增加,并有CS2和CH3SH测出,而DMS的浓度变化不大,这些结果表明法胱氨酸的分解可能是COS,H2S,CS2和CH3SH的产生源之一,在好氧(正常大气)条件下,H2S,COS,CS2和CH3SH的释放量低于氧(氮气氛围)条件下的释放量,DMS则高于厌氧条件下,这表明水稻土中半胱氨酸分解产生H2S,COS,CS2和CH3SH需较强的还原条件,产生这四种气体的微生物需要严格的厌氧条件,产生DMS的微生物则比前者需要高一些的含氧量,在光照条件下,各含硫气体的释放量普遍高于无光照条件下的释放量,释放含硫气体的大多数微生物适宜的含水率为50%且对土壤的pH值有一定要求。  相似文献   
1000.
以凹凸棒土为原料,采用原位晶化法制备了Al-MCM-41有序介孔分子筛,再采用超声辅助浸渍法将Mn或Co负载于分子筛表面及孔道中,制备出一系列M/Al-MCM-41催化剂(M=Mn,Co)。采用XRD、N2吸附-脱附、SEM、TEM、H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对甲苯、乙酸甲酯、乙醇等VOCs的催化氧化性能。当Mn或Co的负载量(w)为6%时,催化剂的催化氧化性能最佳。在甲苯、乙酸甲酯、乙醇质量浓度分别为2 000,10 000,6 000 mg/m3,气时空速为60 000 mL/(g·h)的条件下,负载量为6%的Mn/Al-MCM-41和Co/Al-MCM-41催化剂能够分别将甲苯的T90降至281 ℃和306 ℃,将乙酸甲酯的T90降至295 ℃和324 ℃,将乙醇的T90降至247 ℃和238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