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3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320篇
安全科学   100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174篇
综合类   1045篇
基础理论   229篇
污染及防治   96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230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71.
三峡水库水体溶解磷与颗粒磷的输移转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根据河流上、下游断面间水、沙和磷的输运系数差异,建立了一种分析河流水体磷的输移转化特征的判定方法.基于2015年1月(枯水期)和7月(丰水期)三峡水库的径流量、输沙量和水体磷形态数据,应用该方法分析了三峡水库水体磷的输移转化特征.结果表明,两个水期三峡水库水体均以TDP为主要磷形态,TDP通量占总磷(TP)通量的51%~96%;枯水期,三峡水库TDP表现为移出作用,主要由三峡拦坝蓄水促进泥沙颗粒吸附TDP引起,丰水期则表现为添加作用,与外源性含高浓度TDP的水量输入有关.在两个水期,三峡全库区泥沙和TPP均呈明显的沉降滞留特征,且TPP相对于沙量呈添加作用,一定程度上说明TDP被泥沙颗粒吸附而转化为TPP作用相对更强.三峡水库清溪场至万州段为水、沙和磷的主要滞留区域,与该区段泥沙颗粒粒径细化、颗粒吸附磷能力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872.
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不同水体氢氧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水体间同位素特征及水体转化关系,可以更好了解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循环特征,为评价区域环境、气候、生态建设和水资源形成机制提供依据.通过野外采集2017年整年生态建设治理条件良好的韭园沟研究区降水、河水及浅层地下水中δD和δ18O日及月平均数据及相关气象资料,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不同水体中稳定氢氧同位素的组成关系、影响因子及时空变化,结合二端元混合模型揭示了研究区不同水体中稳定同位素间转化特征.结果显示:河水氘盈余参数在观测期间内呈现出随海拔升高而增大的趋势,河水δ18O值随着距河源距离的增大而富集,随着高度的递增而降低;气温、风速、相对湿度和降水量对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值均影响显著;河水在非汛期表现为降水和浅层地下水补给河水,比例分别为46%和54%,在汛期为河水和降水补给浅层地下水,比例分别为60%和40%.表明研究区"降水-河水-浅层地下水"间具有良好转化关系,生态建设措施的实施对小流域不同水体转化产生了一定影响.通过以上结果可为流域水资源开发保护及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研究提供帮助,为建立黄土丘陵沟壑区流域水循环模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73.
《中国劳动科学》2011,(6):42-45
主持人:各位好!培训与员工发展系列话题迄今已经连续进行了五期的讨论。在这五期讨论中,我们涉及了培训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关注培训)、新型的培训学习方式对于企业和员工各自发展的重要性、培训体系设计与培训管理对企业有效培训的重要意义、培训需求分析与培训组织实施、培训效果评估与培训成果转化等方面话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874.
1996年,云南银发绿色环保产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魏东出任公司法人代表兼总经理。在他的带领下,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在此基础上于2006年成立云南银发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一家集环境保护科技开发及成果转化、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875.
数字     
《环境教育》2011,(3):6
1.23亿亩目前,中国耕地面积约为,比1997年的19.49亿亩减少1.23亿亩,保护耕地的压力不断增大。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近日审议《发展改革委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家粮食安全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时指出,"目前,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由10多年前的1.58亩减少到1.38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  相似文献   
876.
考察了两亲性共聚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PEO-PPO-PEO(F127)]共混聚偏氟乙烯(PVDF)铸膜液,在水相凝胶浴中的相转化动力学过程.结合衰减全反射傅立叶转变红外光谱(ATR-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等表征手段,分析了F127含量在PVDF膜表面的PEO富集率、膜微观形貌及结构参数的影响规律.以静态吸附量、过滤比通量衰减及膜污染阻力模型,评价了F127/PVDF共混膜对牛血清蛋白(BSA)的抗污染性能.结果表明随着F127添加量增大,相转化延迟分相行为增强,膜表面及内部孔径和孔隙率升高,表面粗糙度增大,膜面PEO富集率的增幅在F127含量达15%后趋于稳定.F127含量在15%~25%之间的共混膜有较高的渗透通量和BSA截留率,静态吸附量低,比通量衰减速度慢,不可逆污染指数低,堵孔阻力及滤饼层阻力分布系数小,表现了良好的抗污染性能.  相似文献   
877.
微囊藻水华对水体中氮转化及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洁  张思凡  肖琳 《环境科学》2016,37(6):2164-2170
氮是水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限制性生源要素,认识水体中氮的转化特征有利于调控和削减水体中过量的氮,对维持水生态健康十分重要.氨氧化细菌、氨氧化古菌以及反硝化细菌在氮循环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在室内构建微宇宙模拟蓝藻水华的重复暴发,发现在蓝藻水华暴发和衰亡短期内,TN、氨氮、TOC浓度快速升高和DO急剧降低,但后期逐渐得到恢复,且水体中的TN在高浓度藻存在下迅速降低.在蓝藻水华暴发和衰亡过程中,太湖水体中氨氧化菌演化为AOB占优势,氨氧化功能活性逐渐恢复,有利于水体中氨氮的去除.蓝藻水华暴发促进太湖水体中含nir S和nir K基因反硝化菌的数量增加至起始的100倍左右,从而促进水体中总氮的去除.  相似文献   
878.
硫酸盐/氨的厌氧生物转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张丽  黄勇  袁怡  李祥  刘福鑫 《环境科学》2013,34(11):4356-4361
采用厌氧上流式生物膜反应器,通过控制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进水n(NH+4-N)/n(SO2-4-S)和HCO-3浓度研究了无机营养条件下硫酸盐/氨的厌氧生物转化特性.结果表明,反应器中NH+4和SO2-4发生了同步去除,最大NH+4-N和SO2-4-S去除速率分别为47.6 mg·(L·d)-1和16.9 mg·(L·d)-1,稳定去除率最高分别超过了80%和43%;反应过程中有NO-3-N的明显生成,出水NO-3-N浓度最大时为77.6 mg·L-1,整个过程中,未检测到S2-的生成,有单质硫附着在生物污泥表面;由于控制条件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n(NH+4-N)/n(SO2-4-S)转化比,表明NH+4和SO2-4的厌氧生物反应并不是简单地接续反应,反应器中存在更为复杂的反应过程和转化途径.  相似文献   
879.
本文分析了新时期我国耕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新时期提升我国耕地保护实效的措施提出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80.
ISO10015(培训质量管理标准)是国际标准组织(ISO)于1999年12月底颁布的一项新的国际标准,2000年初进入中国,在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主持下,于2001年转化成国家正式的推荐性标准(GB/T19025-2001标准),正式中文名称为:质量管理培训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