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34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88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旋转切向流与轴向流PA管式膜微滤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种新型旋转切向流聚丙烯管式膜器。通过建立的旋转切向流强化微滤实验装置系统 ,测定了聚丙烯PA管式膜在不同SiO2 悬浮液浓度和不同流体压力下的膜通量及其相应的时间 ;同时还测定了与旋转切向流相同工况下轴向流PA管的膜通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旋转切向流强化微滤不但系统结构简单 ,而且PA管式膜稳态通量是轴向流稳态通量的 1 6 5~ 2 5倍  相似文献   
82.
分析了某石化企业高压聚乙烯装置料仓静电燃爆危险性,从工艺操作、设备管理、可燃气体控制、静电控制、静电消除等方面提出了防止料仓燃爆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3.
高蔓青 《安全》2006,27(6):16-19
同时应用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设备故障分析评价法、工艺偏差分析评价法、现场操作分析评价法和事故树分析法,对聚丙烯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工艺介质危险性;现场操作过程的危险性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安全预防措施,为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一定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85.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将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的氢氧化铝(Al(OH)3)填充到聚丙烯(PP)中,得到了Al(OH)3/PP复合材料。通过对Al(OH)3/PP复合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测试,发现当Al(OH)3的填充质量分数为8%时,聚丙烯的熔融指数由3.69 g/10 min提高至7.71 g/10 min,弯曲强度由28.87 MPa提高到了33.23 MPa,起始分解温度由428.5℃提高到了449.6℃,物理化学等性能与纯聚丙烯相比均有一定的提高。此外,加入Al(OH)3后聚丙烯的起始结晶温度和结晶度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86.
存在于环境水体中的亚硝基二甲胺(NDMA)是一种强致癌性有机物,采用零价铁催化还原技术可以将其降解转化为低毒性物质,针对水中痕量NDMA的去除,需要深入开展基于高效零价铁材料、还原性能及还原机制方面的研究.以聚丙烯(PP)纤维为基材,采用紫外辐射接枝-金属离子配位-化学还原方法制备了含Pd/Fe~0双金属的复合催化纤维(Pd/Fe~0-PP-gAA),开展水中亚硝基二甲胺的去除研究.通过SEM、ICP-AES和XPS分析等对Pd/Fe~0/PP-g-AA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下,复合催化纤维对NDMA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丙烯酸单体质量分数为20%时,通过配位还原制备的复合催化纤维对NDMA的催化降解效果最佳,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在痕量浓度范围,NDMA初始浓度和溶液pH对复合纤维还原NDMA的性能影响不大.CO_3~(2-)和NO_3~-的存在显著抑制NDMA的降解,SO_4~(2-)、HCO_3~-和腐殖酸的存在对NDMA降解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7.
沧州炼油厂化工公司于2006年3月中旬成功实施膜法丙烯回收系统扩能改造,有效降低了聚丙烯生产成本,年可增效150万元。  相似文献   
88.
以熔喷聚丙烯(PP)纤维为基体、丙烯酸(AA)和三乙烯四胺(TETA)为功能单体,通过低温等离子接枝和胺化反应制备了PP-g-AA-TETA螯合纤维,并将其用于吸附废水中的Pb2+,考察了影响Pb2+吸附量的主要因素和PP-g-AA-TETA的再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Pb2+质量浓度为250 mg/L、PP-g-AA-TETA加入量为10 g/L、初始溶液p H为6、吸附时间为120 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PP-g-AA-TETA对Pb2+的吸附量为13.46 mg/g;PP-g-AA-TETA经5次重复使用后,对Pb2+的吸附量仍可达到初始值的80%以上;Na+、Mg2+和Ca2+的存在对PP-g-AA-TETA吸附Pb2+的过程影响不大。PP-g-AA-TETA对Pb2+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PP-g-AA-TETA对...  相似文献   
89.
我国华南地区废塑料循环利用技术种类众多,尚未形成多元循环技术综合绩效对比分析的方法体系.以华南地区废聚丙烯(PP)为例,构建了废PP循环技术的环境-经济综合绩效评价计算方法.综合绩效结果表明,改性再生技术具有最高的综合绩效.华南地区各循环技术的综合绩效对比结果表明,应对降级利用技术进行升级,减少化学裂解与焚烧发电技术的...  相似文献   
90.
天然植物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琴  杨明 《环境化学》2014,(11):1828-1840
介绍了天然植物纤维(NVF)的种类和性质;概述了NVF与聚丙烯(PP)基体材料相容性的改性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NVF增强PP基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进展;展望了PP/NVF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