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2篇
  免费   269篇
  国内免费   951篇
安全科学   377篇
废物处理   193篇
环保管理   219篇
综合类   2070篇
基础理论   260篇
污染及防治   703篇
评价与监测   60篇
灾害及防治   3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光活性二氧化钛膜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76,自引:0,他引:76  
自80年代末以来,光活性膜由于诱人的应用前景而成为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溶胶-凝胶法等制备二氧化钛膜的方法及其并根据基于二氧化钛膜的光催化技术的特点简单讨论了光活性二氧化钛膜的可能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42.
梁惠枫 《环境科技》1996,16(2):90-92,84
本文论述了目前国内外关于膜分离技术之一的反渗透方法在水处理上的研究,应用的进展,例举作者实验的数据论述了反渗透法处理水的技术经济可行性,阐述了应用该种方法进行学费与净化的较适宜的诸种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目前反渗透面临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43.
研究了以固定相TiO2为催化剂光催化降解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的可行性。试验了制备TiO2膜的适宜条件以及光照时间等各种因素对COD的去除率和UV335脱色率的影响。研究表明,COD为418mg/L的垃圾渗滤液经400W高压汞灯光照30min,COD的去除率和UV335脱色率分别为44.3%和75.0%。光照时间60min时,COD的去除率和UV335脱色率可提高至54%和90%。光照30min后与活性炭柱联用,COD的去除率和UV335脱色率分别提高到68.3%和84.6%。  相似文献   
44.
膜生物反应器去除废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环境中分布广泛且具有代表性的一类有机污染物.采用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MBR)进行去除模拟废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荆(LAS)的实验,结果表明:MBR对阴离子表面活性荆的去除率高于90%.同时考察了阴离子表面活性荆生物降解的影响因素,确定其适宜降解条件为:气体流量为0.3m3/h、活性污泥浓度为6948mg/L.初步探讨了降解动力学和降解机理,研究表明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去除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过程,且生物降解对其去除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5.
CMFC连续微滤装置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管式膜连续微滤装置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处理回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应用试验,在试验中分别研究了运行压力和反冲间隔时间与膜通量关系,不同的混凝剂对处理后的出水COD、NH3-N以及浊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装置在运行压力为0.12~0.15MPa,反冲洗间隔为18min的条件下连续运行,吨水能耗仅为0.45kW·h/m3。此时对COD、氨氮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75.71%、40.26%和94.49%,处理后出水COD、氨氮、浊度均明显优于《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中的相关规定。该装置成本低、操作简单,用于污水回用具有较高技术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46.
采用SAF-化学絮凝-微滤分离膜组合工艺对高浓度生活污水进行处理.SAF处理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良好,CODCr,BOD5,SS和NH4 -N的去除率分别为92%,93%,90%和98%.SAF生物处理系统的出水再经化学絮凝和微滤分离膜深度处理后,CODCr,BOD5,NH4 -N,PO43--P的浓度分别低于40 mg/L,10mg/L,4mg/L,0.3mg/L;浊度小于0.5NTU,色度小于10度.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处理后的污水水质优良,可满足生活杂用和市政杂用.  相似文献   
47.
不对称氧化铝膜管的微滤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熔模离心法制备的不对称氧化铝微滤膜管的孔径沿径向呈样度分布,控制层孔径均匀。最可几孔径为0.05μm,最大孔径为0.1μm的管能滤原液中全部的细菌,获得完全无菌的水,但过滤速率太慢,最可几孔径为0.1μm,最大孔径为0.2μm、最大孔径0.3μm。  相似文献   
48.
PVA阴离子交换纤维对水中苯酚的吸附与解吸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苯酚在PVA阴离子交换纤维(PVAF)上的吸附—解吸特征。等温吸附平衡浓度与吸附量关系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求出了不同温度下的饱和吸附量、吸附系数及热力学参数。尝试了几种动力学方程在苯酚—PVAF体系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鲛岛方程q=K(?)nt+B能较好地反映体系的特征。PVAF用于处理含酚废水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9.
本文引进生态膜和自组织概念 ,并运用此概念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环境污染的特点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作者认为我国现阶段的环境污染与我国社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的固有特性有关 ,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社会的自组织性功能。  相似文献   
50.
采用了活性炭纤维吸附法净化水中微量的氯苯酚。在25℃和35℃下,实验测定活性炭纤维吸附氯苯酚的吸附平衡等温线.该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型。水溶液的pH值将影响吸附容量。在碱性条件下吸附容量显著下降。这将有利于吸附剂的再生。测量氯苯酚在活性炭纤维填充床的穿透曲线.在5%突破点处的动态吸附容量为0.23kg(氯苯酚)/kg(活性炭纤维)在25℃下。采用40℃、5%NaOH溶液再生被氯苯酚饱和的活性炭纤维填充床。再生后吸附效率达93%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