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8篇
安全科学   52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116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杨帆  陈挚  翟星  杨桂朋  何真 《环境科学》2023,44(10):5852-5860
挥发性卤代烃(VHCs)是一类重要的痕量温室气体和臭氧破坏物质,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微藻释放VHCs受海洋环境因素的影响.微塑料作为海洋中一种重要新型污染物其对海洋微藻释放VHCs的影响研究比较少见.基于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 f.minutissima)和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的室内单种培养实验,通过测定其藻细胞密度、最大光量子效率(Fv/Fm)、活性氧(ROS)和VHCs浓度,研究聚乙烯(PE)微塑料长期暴露对小新月菱形藻和东海原甲藻生长和VHCs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PE微塑料胁迫对小新月菱形藻生长主要表现抑制作用,而对东海原甲藻生长表现出促进作用.50 μm的PE微塑料的添加对小新月菱形藻和东海原甲藻的光合作用起到遮蔽作用,导致二者的Fv/Fm受到抑制,且其对东海原甲藻的抑制作用更显著.与对照组相比,PE微塑料胁迫刺激藻细胞的ROS产生量增加,引起小新月菱形藻和东海原甲藻的氧化应激反应,从而促进两种微藻3种溴代烃的释放.  相似文献   
132.
阻燃聚乙烯热解燃烧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通过六氯环三磷腈三聚体的亲核取代反应制备了三邻苯二胺基环三磷腈、六酚氧基环三磷腈和六异丙氧基环三磷腈阻燃剂。选用磷腈类化合物与氢氧化镁配合作为阻燃剂添加到聚乙烯中,通过锥形量热计和热分析等研究其燃烧热解特性,结果表明加入合适的磷腈化合物和氢氧化镁可得到无卤低毒的聚乙烯电缆料。  相似文献   
133.
采用超声辅助-水热法将聚乙烯亚胺(PEI)成功接枝到玉米芯生物炭表面,制备了PEI改性生物炭材料(PBC),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分析仪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等方法对其表征.结果表明,虽然PEI通过CN、C-N和离子键与生物炭表面的活性基团链接,但制备的PBC材料仍保持原生炭的无定型结构和形貌,且比表面积高达928.1 m2·g-1.同时,还研究了PBC的吸附性能和热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机制,属于微孔单层吸附过程,而且随温度的降低,吸附量增大,在10、20和30℃时,饱和吸附量(Qm)分别为6.47、4.75和2.64 mmol·g-1.此外,PBC重复利用性能良好,容易实现热再生,即使循环利用10次,吸附性能也无显著变化(p>0.05),且穿透吸附量(QB)保持在2.6~2.7 mmol·g-1.  相似文献   
134.
地膜可保持土壤湿度,调节土壤温度及限制杂草生长从而促进农作物增产,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地膜主要成分聚乙烯(PE)性质稳定,难以降解,极易在农田土壤中残留并积累.此外,地膜在生产过程中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作为塑化剂,该类有机物极易在土壤和水体环境中积累和迁移,且生物毒性大,对生态环境、粮食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极大威胁.聚乙烯和邻苯二甲酸酯复合污染是土壤有机污染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农用地膜污染土壤修复是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亦是作物生产安全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保障.微生物降解的生物修复较物理化学技术具有效率高、无二次污染、成本低、环境扰动小等优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由此,本文综述农用地膜使用和土壤残留现状及其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地膜污染农田土壤的生物修复提供基础信息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5.
以实验室制备的大分子多烯多胺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制备新型高分子重金属螯合剂二硫代氨基甲酸盐(DTC)。在单因素实验中,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NaOH∶PEI和CS2∶PEI等4种因素对Cd~(~(2+))去除率的影响,随后采用了响应曲面法中常用的中心复合设计模型以Cd~(2+)去除率为响应值建立二次回归方程对DTC的合成条件进行了分析与优化。得到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时间10.4 h,反应温度70℃,NaOH∶PEI为1.78,CS_2∶PEI为0.8。此条件下制备的DTC去除Cd~(2+)的效率为99.9%,与模型预测值(100%)相对偏差仅为-0.1%,模型与实际拟合良好,并利用红外傅立叶与扫描电镜对螯合剂进行了理化性质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6.
为解决水体中重金属Cu2+污染,本研究首先采用水热法制备得到超顺磁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然后使用对Cu2+具有强络合作用的含有丰富氨基官能团的支化聚乙烯亚胺接枝到纳米粒子表面,得到Fe3O4@BPEI磁性纳米吸附剂。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其结构、尺寸及形貌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吸附因素对吸附剂吸附Cu2+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并通过吸附动力学模型和吸附等温线模型进一步探讨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支化聚乙烯亚胺成功接枝到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表面。最佳吸附条件为pH=6.0、吸附平衡时间为40 min、吸附剂用量为10 mg。通过实验数据拟合,Fe3O4@PEI吸附Cu2+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吸附过程为化学吸附控制的单分子层覆盖,在303 K时,模型理论饱和吸附量为141.24 mg/g。表明支化聚乙烯亚胺修饰的磁性纳米吸附剂对Cu2+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对水体中Cu2+的去除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7.
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塑料对土壤基质中16种多环芳烃(PAHs)吸附的影响.通过批实验考察了PAHs在聚乙烯(PE)和聚苯乙烯(PS)微塑料上的吸附过程,系统地评价了pH和腐殖酸(HA)浓度等环境因素对微塑料吸附土壤PAHs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塑料对土壤中PAHs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Freundlich模型对吸附结果的拟合程度(R2=0.9868~0.9931)明显高于Langmuir模型(R2=0.8638~0.8927), 说明微塑料对PAHs的吸附过程主要为化学吸附.通过吸附热力学计算的ΔH均为正值,ΔG为负值,表明微塑料对土壤PAHs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过程.pH和HA对PE和PS微塑料吸附PAHs的影响显著,PE和PS微塑料对PAHs的吸附量分别在pH=5.0和pH=7.0时达到峰值;腐殖酸浓度的增加抑制了PAHs在PE微塑料上的吸附,吸附量从9363.95 ng·g-1降到4877.42 ng·g-1,但促进了PAHs在PS微塑料上的吸附,吸附量从9422.71 ng·g-1增加到13259.73 ng·g-1,这表明PAHs对腐殖酸的亲和力高于对PE微塑料的亲和力.微塑料对土壤PAHs的吸附主要与静电 作用、π-π作用和疏水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8.
为了实现对不同温度下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老化程度检测,提出基于量化回归分析的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老化程度检测方法。构建不同温度下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老化程度的统计数据分析模型,采用谱特征分析方法进行不同温度下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老化程度的谱分析,提取反映不同温度下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老化程度的谱信息特征量,采用关联特征分析和定量递归图分析方法,进行不同温度下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老化程度的自适应检测,构建电缆绝缘老化程度的模糊相关性统计分析模型,结合模糊参数自适应寻优控制方法,实现电缆绝缘老化程度的检测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电缆绝缘老化程度检测的准确性较高,检测结果可靠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9.
利用热裂解法可将废塑料制成液体燃料和化学品,其对保护环境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对废塑料的裂解油化现状及热裂解反应做了初步的研究,并确定了一种适合的工艺流程;通过设计计算确定了聚乙烯废塑料流化床裂解炉中影响裂解的主要性能参数,对裂解炉的结构设计过程做了较详细的阐述,为流化床反应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0.
安全卫士(1)     
春天到了,早春三月,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田野里,山坡上,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风悄悄的,草绵软软的,离老远就能闻到泥土的气息.山上的桃树、杏树、梨树都开了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在湿润的空气中,花里都带着甜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