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80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26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197篇
基础理论   44篇
污染及防治   38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61.
化纤聚合(锦纶)废水浓度高,处理难度大,费用高,采用“化学催化氧化+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可将具有毒性、抑制性的高分子苯环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易生化有机物,再通过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出水化学需氧量<50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62.
为降低疏水性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VDF)微滤膜在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中的膜污染情况,采用多巴胺(Dopamine, DA)对PVDF膜进行表面改性,制得PVDF/DA改性膜。通过多种分析手段对改性膜进行化学结构、形态结构、亲水性表征,并评估抗污染性能;同时考察PVDF膜和PVDF/DA改性膜的胞外聚合物组分。结果显示:添加多巴胺可以增加PVDF膜的粗糙度和亲水性,PVDF/DA改性膜的接触角降至33.9°。PVDF/DA改性膜还具有良好的抗污染性能,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 SA)截留率为86.71%,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 BSA)吸附量为223μg/cm2,通量恢复率高达98.92%,远高于PVDF膜90.24%的通量恢复率。在挂膜对比试验中,相较于PVDF/DA改性膜,PVDF膜的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s, EPS)总量增加了1.46倍,膜表面滤饼层中蛋白质、多糖和DNA含量均高于改性膜。  相似文献   
363.
为有效减小安全帽检测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并提高算法对于小目标的检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Pytorch深度学习框架的轻量化安全帽检测模型。使用轻量化网络设计减小模型的计算量;设计可变形双向聚合网络提高模型对检测对象尺度和形状多样性的适应能力,优化对小目标的检测效果;通过网络收集的施工现场图像验证安全帽检测算法的检测效果。与已有安全帽检测算法相比,该方法检测精度有明显提高、模型参数量显著下降,并以137帧/s的速度运行。可变形双向聚合网络利用深层语义特征和浅层细节特征,并自适应调整感受野,可以适应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检测对象,提高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364.
针对目前吸油材料吸油倍率低、吸油速度慢的问题,提出核壳结构的高分子吸油微球,以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十二脂为聚合单体、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高分子吸油微球,然后以二乙烯基苯和苯乙烯为单体在高分子吸油微球表面制备了表层结构,制备了核壳状高分子吸油微球,并考察里、表层单体及比例、交联剂种类和用量、引发温度等因素对吸油性能的影响,核壳微球的吸油倍率可达29倍,饱和吸油时间为3min,吸油速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365.
以自制的松香基三烯丙酯(triallyl maleopimarate, TAMP)为交联剂,通过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松香基三烯丙酯交联聚合树脂(triallyl maleopimarate-acrylic copolymer, TAMPA),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N2吸附脱附曲线和热重(TG)分析等方法对其物理化学结构及热稳定性等进行表征,采用批量吸附实验探讨了TAMPA投加量、溶液pH、温度、接触时间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TAMP树脂对Pb(II)、Cd(II)和Cu(II)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值为2.0~5.0,TAMPA树脂对Pb(II)、Cu(II)和Cd(II)吸附量呈先增大后平缓的趋势,pH=5.0为最大值.随着离子溶液的增加对TAMP树脂去除重金属离子有抑制作用;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模型;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TAMPA对3种重金属的吸附;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其能自发对相关金属离子进行吸附.以EDTA为洗脱剂,重复再生3次后TAMPA仍有可观的吸附性能.结合XPS和量子化学计算模拟结果,提出了TAMPA对Pb(II)、Cd(II)和Cu(II)的吸附作用机制,主要为重金属离子与材料基体中的C?O氧配位螯合作用.  相似文献   
366.
为了智能监控井工煤矿综采工作面危险区域人员闯入和安全帽佩戴问题,避免监控视频受粉尘干扰、光照不均等因素影响图像检测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s的目标检测算法(简称YOLOv5s-DPE),并建立相关模型。首先,在颈部网络部分,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DwConv)替换普通卷积,降低参数量和计算量;然后,引入改进的路径聚合网络(PANet)提升特征提取能力,替换边界框损失函数完全交并比(CIOU)为有效交并比(EIOU),提升检测准确率;最后,选取综采工作面视频中的人员图像进行检测,选取煤矿井下人员闯入和安全帽佩戴监控视频作为检测数据集,并进行训练和验证。结果表明:对比初始YOLOv5s算法模型,YOLOv5s-DPE算法模型的参数量下降14.2%,浮点数计算量下降7.6%,算法网络模型大小下降12.5%,均值平均精度(mAP)@0.5提升到93.7%,mAP@0.5∶0.95提升到65.8%,YOLOv5s-DPE模型对小目标检测效果更好,误检漏检等情况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