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4篇
  免费   298篇
  国内免费   932篇
安全科学   318篇
废物处理   223篇
环保管理   197篇
综合类   1994篇
基础理论   340篇
污染及防治   460篇
评价与监测   83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43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探究铁碳微电解技术对硝基苯废水预处理的稳定性,基于市售的3种铁碳微电解填料构建硝基苯模拟废水的连续处理装置,结合材料表征结果探究了铁碳微电解填料的板结机制,并提出了抗板结功能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号、3号填料为烧结型填料,2号填料为免烧型填料。3种铁碳填料对硝基苯的去除率为20%~40%,其中2号填料具有最高的去除率和最好的稳定性。1号和3号填料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堆积的含铁化合物,影响铁碳微电解的反应界面,从而导致硝基苯的去除率降低。填料抗板结的构型主要受到非铁碳组分骨架的影响,防止剥落的铁碳颗粒堵塞铁碳填料的反应界面,同时铁碳元素空间分布均匀,可为抗板结铁碳填料的制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酸性条件下Fe3+氧化SO2的脱硫反应机理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讨论酸性条件下Fe^3+液相氧化SO2的几何可能反应机理,设计了不同的缓冲和非缓冲Fe^3+溶液脱硫试验。通过对不同反应体系SO2吸收特性的测量,得出了反应符合半导体或过渡态金属的催化机理,液相氧化反应的速率受Fe^3+的老化进程所控制,从而为低浓度Fe^3+溶液烟气脱硫和解释雾水酸化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3.
为进一步提高钢铁企业高炉出铁区域人员风险管控水平,确实保障一线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基于UWB、门禁、红外热成像等物联网技术,提出人员风险管控技术。从高炉出铁区域存在的固有风险和动态风险出发,科学综合判断高炉出铁区域现状,针对风险现状予以声光报警、自动联锁等反馈,在提高预警信息可靠度的同时提供了丰富的自动化升级空间,可高效防止高炉出铁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994.
聚丙烯酰胺结构复杂、难降解,进入环境会造成污染。从大庆油田周边土壤中富集、驯化和分离获得1株聚丙烯酰胺降解率较高的菌株JBX-006,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琼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junii)。对JBX-006降解聚丙烯酰胺的影响因素开展研究,分析了不同外碳源、外氮源和金属离子对其降解聚丙烯酰胺的影响,结果表明,JBX-006在5 g/L蔗糖、10.0 g/L硝酸钾、30 mg/L Fe2+的基础培养液中,30℃培养5 d对300 mg/L的聚丙烯酰胺降解率达到81.65%,明显高于优化前。研究获得的高效降解聚丙烯酰胺菌株JBX-006为修复聚丙烯酰胺污染土壤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5.
为了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实现赤泥(RM)的再利用,利用废弃活性炭(WAC)作为碳源,通过还原焙烧-磁选二步法制备了赤泥基零价铁(ZVI/RM)材料作为类芬顿催化剂催化氧化废水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罗丹明B (RhB)和磺胺嘧啶(SD).材料表征结果表明,零价铁均匀分布在材料上,且材料具有明显的介孔结构.当初始pH为...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基于Fe(Ⅲ)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DBH—PF)OP体系的荧光熄灭效应,提出一种测定微量铁(Ⅲ)的新荧光方法,在pH3848的缓冲介质范围内和OP存在下,Fe(Ⅲ)与DBHPF形成1∶3的络合物,络合物的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是365nm和560nm。铁(Ⅲ)量在016~180μg/L范围内与△F成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16μg/L,方法用于地面水中微量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7.
气象灾害案例是气象业务部门归纳与总结预报经验的前提与基础,但是当需要的灾害性天气没有时空定位档案,或档案不够完整和全面,那么就势必要从海量的历史数据中逐一进行查找定位,因此针对这种海量数据中逐一查找的低效问题,应用一种改进的密度峰值聚类方法进行灾害天气识别。该方法首先以气象要素为维度计算每个数据点的密度、距离、路径、分布四大属性,然后用回归分析提取簇心并判定其灾害类型及级别,最后判定同簇剩余数据点划入对应的灾害得到识别结果,由于可以同时定位多种类型和级别的灾害天气,且无需低效地逐一比对数据和灾害等级标准,因此具有适用性强、速度快、控制参数少的优点。使用该方法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ECMWF)的再分析资料进行聚类分析,进而识别出江苏省2018年各类气象灾害出现的时间和地点,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一次性识别出暴雨、烈风、暴雪、高温、寒潮、重旱六种灾害,而k-means聚类识别率为其53%,层级聚类识别率为其77%,密度峰值聚类(Clustering by density peaks...  相似文献   
998.
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于多种环境过程至关重要,如碳封存、温室气体排放以及营养元素和有毒金属的迁移和转化。近年来,随着分离培养方式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发展,作为铁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微氧生物铁氧化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微氧型亚铁氧化菌广泛分布于近中性环境中,其分离栖息地从地下水、湿地、溪流延展至深海环境。微氧生物亚铁氧化成矿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表面,生成比表面积较大的无定型铁氧化物。大部分微氧型亚铁氧化菌通过形成鞘状或螺旋柄状结构的胞外多聚物吸附生成的铁氧化物,防止自身被铁氧化物包埋,导致无法正常代谢而死亡。亚铁氧化成矿过程可吸附和共沉淀重金属元素,降低重金属的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从而缓解重金属的污染,为治理环境污染提供新的思路。文章主要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嗜中性微氧型亚铁氧化菌的研究进展,包括其代谢特征、种类及分布、以及亚铁氧化菌的成矿机制和成矿过程对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最后对如何快速有效地分离微氧型亚铁氧化菌、明确成矿过程中的特殊结构的形成机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999.
铁同位素方法在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同位素分析方法的改进和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的使用,近年来Fe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有了很大进展,成为国际地学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Fe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分布于各类矿物、岩石、流体和生物体中,并广泛参与成岩成矿作用、热液活动和生命活动过程。自然界中各类无机过程(从高温到低温)、生物及有机过程均能使Fe同位素发生分馏,δ56Fe值约为-1.62‰~+0.91‰。文章系统介绍了Fe同位素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Fe同位素测试方法简介、样品前处理、质谱测定、Fe同位素分馏机理和应用前景展望等,着重对该技术在环境地球化学、生物示踪、古海洋学研究等领域中的应用及前景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00.
聚乙醇酸(poly glycolic acid,PGA)因其良好的降解性能会加快其老化过程,可能比传统塑料具有更大的环境风险,因此,评估PGA在环境迁移中对污染物的载体效应尤为重要。选用PGA颗粒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为研究对象,盐酸四环素(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TCH)为代表性污染物,探究老化过程对PGA吸附TCH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GA在经过15 d H2O2和H2SO4老化后,表面均变得粗糙,比表面积由0.017 m2·g-1分别增至0.327 m2·g-1和0.467 m2·g-1,官能团含量分别增加了1.89%和3.49%,接触角由83.19°分别降至81.58°和50.07°。吸附动力学均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老化后PGA对TCH的吸附量均高于老化前,P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