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2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40篇
安全科学   69篇
废物处理   65篇
环保管理   90篇
综合类   709篇
基础理论   135篇
污染及防治   54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41.
许万璐  范一凡  钱新 《环境科学》2024,45(4):2142-2149
微塑料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一类新污染物.淡水系统沉积物作为微塑料重要的汇,能反映出当地微塑料的长期污染水平.为探究典型城市河网沉积物中微塑料的时空分布特征,于2018年12月和2019年6月在望虞河西岸河网区分别采集了17个采样点的沉积物样品,使用体视显微镜和显微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微塑料进行形态观察以及成分鉴定.结果表明,微塑料的平均丰度(以dw计)为323.37 n·kg-1,形状主要为碎片和纤维,颜色以黑色和蓝色为主,粒径主要分布在50~500μm之间,成分以PET、PE、PVE、PS和PP为主.夏季微塑料的丰度低于冬季,河网区上游地区微塑料的丰度高于中游和下游地区,最高丰度出现在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口采样点,沉积物中微塑料的丰度与表层水中微塑料的丰度无显著相关性.应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解析微塑料的来源,发现微塑料的主要来源有农用塑料薄膜、生活废水、塑料垃圾以及工业生产.研究可为典型城市河网微塑料污染防控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42.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兴的污染物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城市是微塑料污染产生的重点区域,而城市水体则是微塑料向其他淡水环境传输的重要载体.以宜昌市城区东山运河为研究对象,于2022年7月和10月分别通过现场采样、显微镜观察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测定等方法,鉴定和分析了东山运河水体中微塑料的赋存特征和潜在污染来源,并依据风险指数(H)、污染负荷指数(PLI)模型和比例流量法定量评估了水体中微塑料的生态风险和年排放量.结果表明,东山运河表层水中微塑料的平均丰度为(7 295±1 051) n·m-3(7月)和(5 145±762.6) n·m-3(10月);其中,纤维状(27.63%~63.23%)、尺寸<0.5 mm(75.68%~96.2%)和彩色(22.73%~61.83%)的微塑料占据主导地位,材质以PE(30.1%)和PET(26.33%)为主;两种模型的评估结果显示,东山运河生态风险指数属于Ⅲ类,总体污染负荷属于Ⅰ类,部分点位污染负荷达Ⅱ类;通过估算得出东山运河每年向长江输送微塑料约3.37 t.总体而言,宜昌市东山运河微塑料污染程度属于中等,其污染来源可能是洗衣废水、个人护理产品和塑料废弃物等.  相似文献   
843.
刘文娟  郭玉峰  邓文博 《环境科学》2024,45(6):3708-3715
为评估老化作用和粒径等因素对微塑料(MPs)吸附重金属的影响,对紫外光老化作用下3种不同粒径聚苯乙烯(PS:1、50和100 μm)吸附Cu(Ⅱ)的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紫外光老化显著改变了PS的表面形貌和理化性质,1 μm粒径PS的老化程度最强.PS对Cu(Ⅱ)的吸附动力学符合伪二阶动力学模型,而Freundlich模型更好地拟合了PS对Cu(Ⅱ)的等温吸附实验数据,表明PS对Cu(Ⅱ)的吸附过程发生在其非均匀表面,吸附行为为多层吸附;Freundlich模型参数n值均小于1,表明PS对Cu(Ⅱ)的吸附行为为强度较高的物理吸附;不同粒径PS对Cu(Ⅱ)的理论最大吸附量依次为:1 μm> 50 μm> 100 μm,说明粒径是影响PS吸附污染物的重要因素,而老化作用增强了同一粒径PS对Cu(Ⅱ)的吸附能力.对不同环境条件下PS吸附Cu(Ⅱ)的研究结果表明,PS对Cu(Ⅱ)的吸附能力随环境pH升高而增强,而盐度升高则产生相反的效果,表面络合和电性吸附是PS吸附Cu(Ⅱ)的主要机制.研究可为全面了解环境中MPs对重金属的吸附行为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44.
解决塑料发展与环境问题 ,西欧提出三R原则 ,即塑料制品的减量(Reduce)、再利用(Reuse)和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Recycle)。为了更好的实施三R原则以及减轻一次性塑料废弃物污染环境的问题 ,需研究开发塑料稳定化(StableTechnology)和可降解技术(DegradableTechnology),以提高塑料废弃物的综合治理能力。因此 ,实施三R原则和应用S和D二项技术是当前塑料发展环境无害化主要对策。塑料制品减量减少塑料废弃物的产生 ,应当作为其首选的环境战略。应当推动塑料制品的设计…  相似文献   
845.
各种新型餐具生产使用及优缺点比较和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次性发泡餐具已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限期淘汰的产品。与此同时,一批替代产品应运而生。究竟哪种餐盒更符合环保的要求?哪种餐具能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站在住脚?本文对目前市场上的几种主要可降解具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46.
废旧家用电器回收利用及处理处置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大量家用电器进入报废期,废旧家用电器的资源化回收利用成为一个新的环境问题。介绍了国内外废旧家电的回收利用状况、处理方法和工艺流程,重点介绍了废印刷线路板的处理工艺和废塑料的再生利用,并针对我国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847.
以具有相同结构的两个多层介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湿地单元进水、出水和植物根系附近的微塑料丰度、物理尺寸变化特征,并分析了湿地内部植物根系、湿地生物系统、悬浮物等去除微塑料的机理。结果表明,近年来在河道水质提升工程中常使用的较大粒径多层介质人工湿地能够有效降低天然河流水体中的微塑料丰度。在连续7 d的监测中,两个湿地单元对微塑料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6.91%和27.00%,最高分别达到了44.83%和44.59%。湿地单元对400~<800μm的微塑料去除率在20%~50%,而对800~<1 200μm和≥1 200μm的较大尺寸微塑料去除率可达到50%以上。湿地单元前部的植物根系对微塑料具有更明显的截留作用,且对≥800μm的较大尺寸微塑料截留效率更佳。人工湿地去除微塑料的效率可能与微塑料形状、湿地植物、水流速度、内部填料粒径及生物膜生长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48.
通过红外光谱(IR)、热失重分析(TGA)、差热扫描量热分析(DSC)、毛细管流变分析、力学性能分析等多种手段,对不同抗氧体系对聚碳酸酯(PC)的加工热稳定性进行评估和研究.研究表明,与单纯的酚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互配体系相比,内酯稳定剂的加入能进一步提高聚碳酸酯在高温加工条件下的热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材料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849.
农用薄膜的长期使用和低回收利用导致遗留在土壤中塑料碎片与微塑料明显增加,严重影响了农业土壤的可持续利用。重点阐述了中国1994-2020年农用地膜的增长规模、时空分布及地区差异,总结了农膜微塑料的赋存特征与生成途径,分析了中国农田土壤微塑料污染的潜在风险。数据表明:1994-2020年中国塑料薄膜用量呈大幅度上升态势,年增长率约为6.51%,农用薄膜使用量在2015年到达峰值,之后逐渐下降,地膜占总使用量的50.0%以上。地膜覆盖是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直接来源,区域分布来看,西北干旱绿洲区是中国地膜使用量最高的区域,使用强度最高达38.0 kg·hm-2。农膜微塑料的生成是残留地膜在自然、农业和生物多种途径共同作用的结果,其速率主要取决于微生物和塑料类型及环境条件。西北长期种植区及华北、华东和西南集约农区是中国微塑料污染较严重区域,最高可达4.83×104ind·kg-1。土壤的多孔特性使小颗粒微塑料通过重力沉降和降水渗透发生迁移,造成土壤微塑料污染及其携带的其他污染物的迁移扩散,对土壤结构、土壤动植物、微生物群落及人体健...  相似文献   
850.
微/纳塑料污染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微/纳塑料进入土壤后会长期累积在土壤中,并对土壤生态系统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该文从土壤生物健康效应和食物链传递风险角度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土壤微/纳塑料调查研究进展,分类介绍了土壤中微/纳塑料对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影响及在陆地生物和食物链中的传递,并展望了土壤中微/纳塑料的未来研究方向。该文指出,微/纳塑料广泛存在于不同功能的土壤中,可以被植物吸收和动物摄食,通过食物链传递进入人体。未来需要加强土壤中微/纳塑料污染过程与生物健康效应研究,加强对微/纳塑料在土壤生态系统和食物链中传递的风险评估,为土壤中微/纳塑料的监测、管控和治理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